- 年份
- 2024(4235)
- 2023(5960)
- 2022(4976)
- 2021(4835)
- 2020(3801)
- 2019(8641)
- 2018(8623)
- 2017(14457)
- 2016(8994)
- 2015(10597)
- 2014(10748)
- 2013(9526)
- 2012(8726)
- 2011(7767)
- 2010(8182)
- 2009(6925)
- 2008(6646)
- 2007(6212)
- 2006(5279)
- 2005(4714)
- 学科
- 管理(20980)
- 济(20758)
- 经济(20713)
- 业(16160)
- 企(12939)
- 企业(12939)
- 中国(11984)
- 理论(9933)
- 教学(9452)
- 教育(9208)
- 农(8181)
- 财(7313)
- 制(7127)
- 学(6875)
- 方法(6762)
- 学法(6424)
- 教学法(6424)
- 体(6248)
- 地方(6213)
- 业经(5607)
- 学理(5481)
- 学理论(5481)
- 技术(5411)
- 农业(5197)
- 数学(5098)
- 数学方法(4963)
- 银(4890)
- 银行(4863)
- 行(4675)
- 融(4640)
- 机构
- 学院(111601)
- 大学(105647)
- 研究(39560)
- 管理(34281)
- 济(33284)
- 经济(32117)
- 理学(28284)
- 理学院(27895)
- 中国(27651)
- 管理学(27129)
- 管理学院(26928)
- 科学(25403)
- 京(23610)
- 农(21506)
- 技术(21317)
- 所(20616)
- 江(20194)
- 职业(18951)
- 研究所(18686)
- 财(18489)
- 中心(18065)
- 范(18010)
- 师范(17725)
- 业大(17461)
- 农业(16834)
- 州(16094)
- 院(15140)
- 教育(15083)
- 北京(14946)
- 省(14261)
- 基金
- 项目(74031)
- 研究(60489)
- 科学(55756)
- 基金(46002)
- 家(40337)
- 国家(39857)
- 省(33837)
- 教育(32942)
- 科学基金(32481)
- 社会(32427)
- 社会科(30251)
- 社会科学(30242)
- 编号(28523)
- 划(27736)
- 成果(25005)
- 基金项目(23652)
- 课题(22926)
- 年(19789)
- 自然(19255)
- 自然科(18795)
- 自然科学(18782)
- 资助(18584)
- 自然科学基金(18414)
- 重点(17895)
- 项目编号(16817)
- 创(16388)
- 发(16096)
- 性(15828)
- 规划(15715)
- 部(15486)
共检索到18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璐
就业能力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构成,在其职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地方工科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理念和方法滞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以及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地方工科院校要切实结合自身的特点,坚持人本、发展、实践和服务地方的原则,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力度,建立起一套集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实习实践、就业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毕业生 就业能力 培养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继平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为了实现更多更好的就业,高职院校应以就业素养为立足点,重新探索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以就业背景为依据,分析就业课程体系的实际状况,并借鉴"板块"原理,探索一套"以就业专业素养为基础,以就业通识素养为重点,以就业实践素养为载体,以就业科研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就业素养 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 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翠凤 卢新国
我国高校在扩招之后,毕业生人数猛增,但社会就业岗位却未有明显增加,而社会对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则提出了高标准的全新要求,致使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地方工科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所占比重较高,一般都设有会计学专业。与综合性大学及财经院校相比,地方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一般不占优势,没有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持续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可以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有利于促进学校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根据现行评估工作存在的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过程静态化、评估指标不全面、过分注重评估结果等问题,通过建立多层次就业评估体系、合理确定就业评估时点、建立"质""量"完备的就业评估指标、实训网络就业统计等决策重新构建完善的就业评估体系,包括就业条件保障评估、就业指导评估、就业服务评估、就业管理评估、就业成效评估及就业附加页评估六大方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评估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可以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开展就业评估的意义,总结了当前就业评估工作开展的概况与存在的问题,试图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公正的就业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评估 体系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睿祺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简明实用性、超前性、主客观指标结合等原则,其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就业率、人职匹配率、职业稳定性、毕业生待遇、自主创业率、主客观满意度、工作创新率等指标,对每一个指标都有具体的测算公式和权重划分。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上述七大评价指标不可能涵盖全部,因此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讨和提炼。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晓舒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 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影响较大。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高校的教学模式有关。而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着眼需求,立足就业,由重课堂教学转向重实际能力,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全面发展,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优秀大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宝成 何万丽
通过对宁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发现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职业核心能力欠缺。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就业 问卷分析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金昌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困难和冲突。为了保证大众化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根据现实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多样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
大众化 多样性 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利 史国栋 龚方红
工科高校是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时代课题。工科高校应正确分析现状,找出原因,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黎平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加剧了高等院校之间从优秀生源到就业市场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的"产品"——毕业生的质量及其就业竞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菊华
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应把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完整的就业工作体系建设是做好就业工作的保障,高职院校要切实建设好就业管理、指导和推荐三大体系,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 毕业生就业 工作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秋梅 罗清萍 江辉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2008年一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数据,对如何在高职院校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建立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和就业质量的年度报告制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发现就业质量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推进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 调查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方盛
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关乎高校声誉和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特征,将市场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市场营销学中的4P理论,尝试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以期为整合高校资源,改善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4P理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柯羽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引入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等五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主创业率、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加以解析。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率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