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6)
2023(12450)
2022(10769)
2021(9731)
2020(8294)
2019(19250)
2018(18841)
2017(36262)
2016(19487)
2015(21889)
2014(22141)
2013(22144)
2012(21356)
2011(19724)
2010(20318)
2009(18871)
2008(18700)
2007(17110)
2006(15475)
2005(14518)
作者
(58650)
(49179)
(49061)
(46892)
(31435)
(23562)
(22414)
(19085)
(18546)
(17809)
(16901)
(16295)
(15899)
(15672)
(15495)
(15308)
(14525)
(14497)
(14195)
(14167)
(12554)
(12219)
(12040)
(11443)
(11189)
(11085)
(10919)
(10906)
(10064)
(9754)
学科
(105045)
经济(104948)
管理(51695)
(48548)
(37214)
企业(37214)
方法(36408)
数学(31510)
数学方法(31231)
地方(28544)
中国(28291)
(25647)
业经(20916)
(20589)
(20071)
农业(17459)
(17179)
地方经济(16714)
(16513)
贸易(16498)
(15823)
(15673)
金融(15671)
(15454)
银行(15421)
(14933)
环境(13882)
(13729)
(13674)
理论(12966)
机构
大学(289713)
学院(288990)
(130317)
经济(127645)
研究(108359)
管理(106201)
理学(89373)
理学院(88264)
管理学(86809)
管理学院(86242)
中国(82758)
科学(63981)
(63073)
(59642)
(56538)
研究所(50633)
(50565)
中心(48564)
(46318)
财经(45869)
(41308)
北京(40850)
经济学(40760)
业大(40695)
(39842)
师范(39477)
农业(39260)
(38102)
(36565)
经济学院(36355)
基金
项目(179525)
科学(140736)
研究(132989)
基金(128676)
(111654)
国家(110691)
科学基金(93584)
社会(85201)
社会科(80745)
社会科学(80722)
(70492)
基金项目(67601)
教育(60384)
(59047)
自然(57774)
自然科(56410)
自然科学(56390)
自然科学基金(55385)
编号(54104)
资助(52971)
成果(45456)
(44556)
重点(40903)
(39922)
课题(38282)
(36571)
发展(36249)
(35676)
国家社会(35217)
创新(34239)
期刊
(158171)
经济(158171)
研究(94724)
中国(65145)
(47093)
(46262)
学报(43685)
科学(40951)
管理(40685)
大学(32952)
教育(32421)
农业(31479)
(31023)
金融(31023)
学学(30722)
经济研究(26126)
技术(26115)
业经(24527)
财经(23734)
问题(20547)
(20544)
(17299)
(16540)
技术经济(16410)
世界(15136)
统计(14618)
国际(14456)
商业(14332)
图书(14285)
理论(13471)
共检索到465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广珍  彭坤  
本文在对地方官员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官员行为的多个方面,即财政分权、政治晋升和腐败,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这一分析框架,我们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官员行为(主要是努力和腐败)的影响,并得到了相关命题。与那些只研究一方面因素对地方官员行为影响的文献相比,利用我们的框架得到的结论更加全面。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瑞  文雁兵  史晋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誉为"中国模式"和"中国奇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试图用不同理论和视角揭示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背后的动力机制与发展逻辑。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强调直接因素(劳动、资本、技术)的作用和"市场作用论"的解释,本文基于中国国情和既有文献:一是强调了间接因素(制度、政府和官员)的作用和提炼出"制度作用论"、"政府作用论"和"官员作用论"三类解释;二是鉴于地方官员在辖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梳理了中国地方官员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代表性理论与实证文献,分析了作用机制和指出研究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星文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改革开放以来年均9.7%的高增长速度下滑到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下调的压力大,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R&D作为企业的一项投资活动,虽然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但也不可能不受到"操心"政府的影响。地方政府官员的异质性使得其对企业R&D投资有抑制和促进两方面的作用,企业R&D投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影响,即企业R&D投资的增加意味着技术创新成果量的增加,而技术创新成果的增加意味着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导致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肖坤  彭坤  
政府债务是衡量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执政水平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实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地方官员在其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而政治晋升、财政分权和软预算约束是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了考虑三因素的地方官员和地方政府债务关系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对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用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框架的解释能力进行了证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鹏飞  刘新智  
文章通过构建DSGE分析框架,依据2004—2019年按季度插值所选取的61期经济运行实际数据,考察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产业集聚使得集聚区域经济增长了1.6%,显著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产业集聚引起的大量非技术劳动力集中改变了要素投入结构,长期内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在短期内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但不具有持续性;产业集聚引起的政府创新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城市产业集聚引起的基建投资增加使经济发展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动趋势。各城市应致力于其产业集聚水平和质量提升,注重技术创新持久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政府创新投资与基建投资比例的合理分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红伟  靳涛  
本文综合以前各个学派、各个学者关于经济发展的见解,认为经济发展是由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合力决定的。这个系统包括形成人与人的关系的制度,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人与物的关系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经济活动本身的内容和结构;以及经济活动的承载平台,如自然地理、资源能源、基础设施、虚拟经济、历史背景、国际环境等。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技术和制度会相互作用,技术创新会提高生产力,引起制度变迁,良好的制度创新也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生产力提高,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决定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本文从四个方面梳理、研究了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并据此评析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出路。一是马克思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如果背离了这一目的,就会为发展而发展,并因此难以持续。二是马克思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是生产端、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一些地方拔苗助长地发展服务业会导致产业的"空心化",这也是拉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三是马克思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结构的匹配为枢纽,研究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问题。在市场经济下,结构调整的途径是竞争、兼并、破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全  张熇铭  李泰宏  
本文通过一个协调博弈的分析框架,对区域内参与协调博弈的地方政府主体的偏好、相互间的策略互动和一致性行为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协调博弈的均衡条件以及协调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协调失败的对策,如建立基于地方收益增大的合作动力机制,加强地方主体之间协调互动的互惠机制,以及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机制等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广珍  李绍平  黄险峰  
本文同时考虑财政分权、政治晋升和腐败三个因素对地方官员行为的影响,进而构建了理论模型。从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基本模型中,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的偏好程度越高,则其努力程度越高、腐败程度越低。而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官员的努力也越高,但对腐败水平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在进一步假设腐败会被惩罚的拓展模型中,基本模型的大部分结论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分权程度的对努力的影响也变得不确定了。除此之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对官员腐败惩罚的力度和对官员腐败的惩罚准确程度的影响,相关命题表明,如果对官员腐败惩罚的越严厉,并且对官员腐败的惩罚越准确,官员努力水平和官员腐败程度都会变低。通过对研究结论的分析,我们还对以往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爱平  
传统发展经济学包括早期发展经济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古典主义思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存在缺陷。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吸收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开展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从利益关系、主体行为、制度安排、激励结构等方面建立发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针对发展中国家现实问题确立研究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新和  
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在考察教育的经济学内涵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规模与结构、竞争与垄断、成本与收益等概念等作为分析工具,可构建一个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能为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尹振东  桂林  
2003年以来中国出现信访高峰,研究信访问题对建立和谐社会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契约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把信访中的上访看作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一种问责机制,上访后中央通过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可以约束地方官员行为,激励地方官员更努力地为当地居民服务。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应当适度,太严厉的问责反而可能强化地方截访,结果会降低地方官员的努力水平。上访给中央带来的成本越大,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越严厉。根据模型推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将逐渐加强。最后本文还探讨了中央打击地方截访等方面的含义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晔  刘志彪  
已有文献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解释,主要集中于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制对选择产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上。本文在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变量,建立了一个基于古诺-纳什均衡的羊群模型,证明了在地方官员业绩比较的收益结构和风险规避倾向的条件下,如果博弈一方对某一产业投资价值的主观评价发生改变,或是某一产业的投资回报发生相对变化,将不仅引起自身产业投资额的改变,还会导致另一方同样反应和彼此的模仿投资行为,最终导致博弈双方的产业投资结构趋同。因此中国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官员的经济业绩竞争制和风险规避倾向,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少安  韦倩  
本文对合作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了以竞争作为主线的自利模型不能解释的大量事例,因此笔者试图将亲社会性他涉偏好纳入到经济学理论体系假设中来构建合作经济学,并为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证据。本文还讨论了合作、亲社会情感、他涉偏好等一些基本范畴,并对合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东勋  
内陆欠发达传统农业区在发展中较少能够得到外援和国家级改革开放优惠政策的支持。如何能够摆脱传统农业和资源禀赋约束下的生存经济体系和马尔萨斯陷阱?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加速工业化进程,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应该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我们认为,这些方案都没有根据内陆传统农业区的特征给出针对性的回答。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的观念相对落后,行为模式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半封闭经济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里的关键是,开放产生了对本地资源比较优势的认识和外部市场的信息,从而能够真正把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然而,如何才能让半封闭地区的人们主动对外开放呢?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