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9)
- 2023(13730)
- 2022(11275)
- 2021(10272)
- 2020(8800)
- 2019(19888)
- 2018(19286)
- 2017(37836)
- 2016(19887)
- 2015(21823)
- 2014(21300)
- 2013(20713)
- 2012(18613)
- 2011(15791)
- 2010(15659)
- 2009(14396)
- 2008(13848)
- 2007(12078)
- 2006(10089)
- 2005(8861)
- 学科
- 业(89110)
- 济(88756)
- 经济(88661)
- 企(81274)
- 企业(81274)
- 管理(77330)
- 方法(43136)
- 数学(34854)
- 数学方法(34509)
- 财(32011)
- 业经(29594)
- 农(27966)
- 务(22819)
- 财务(22781)
- 财务管理(22753)
- 企业财务(21625)
- 农业(20684)
- 中国(19506)
- 技术(18416)
- 制(16095)
- 划(15846)
- 地方(15399)
- 理论(15067)
- 和(15031)
- 策(14942)
- 贸(13971)
- 贸易(13959)
- 易(13604)
- 体(12998)
- 企业经济(12546)
- 机构
- 学院(274400)
- 大学(267624)
- 济(121364)
- 管理(120571)
- 经济(119502)
- 理学(105401)
- 理学院(104565)
- 管理学(103294)
- 管理学院(102771)
- 研究(76729)
- 中国(61706)
- 财(58347)
- 京(52553)
- 财经(46615)
- 经(42610)
- 科学(42066)
- 江(39723)
- 农(39348)
- 中心(37774)
- 经济学(37365)
- 业大(36555)
- 财经大学(34691)
- 所(34400)
- 经济学院(34088)
- 商学(33938)
- 商学院(33647)
- 经济管理(32633)
- 北京(31376)
- 州(30880)
- 研究所(30700)
- 基金
- 项目(188359)
- 科学(153727)
- 基金(142139)
- 研究(141532)
- 家(120657)
- 国家(119596)
- 科学基金(108100)
- 社会(95325)
- 社会科(90745)
- 社会科学(90726)
- 基金项目(75850)
- 省(73642)
- 自然(68578)
- 自然科(67169)
- 自然科学(67155)
- 自然科学基金(66043)
- 教育(64968)
- 划(59772)
- 资助(56332)
- 编号(56163)
- 部(42956)
- 成果(42755)
- 创(42656)
- 重点(41195)
- 国家社会(40516)
- 发(40215)
- 业(39300)
- 创新(39039)
- 人文(38488)
- 制(38477)
- 期刊
- 济(128734)
- 经济(128734)
- 研究(75942)
- 财(50332)
- 管理(48856)
- 中国(45496)
- 农(35742)
- 科学(33543)
- 学报(31084)
- 技术(27196)
- 大学(26182)
- 学学(25277)
- 农业(25002)
- 业经(23666)
- 财经(23438)
- 融(22124)
- 金融(22124)
- 教育(21234)
- 经济研究(20851)
- 经(20223)
- 问题(16951)
- 技术经济(16354)
- 业(15641)
- 财会(15636)
- 商业(13895)
- 现代(13835)
- 统计(13160)
- 策(13011)
- 会计(12853)
- 世界(12465)
共检索到387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仲鸣 傅建华 俞中坚
文章基于政府代理视角构建企业效用决策模型,分析地方官员行为如何影响不同类型企业的增长。研究发现,出于自利性考虑,地方官员通过偏向性配置资源来推动辖区企业的增长,但同时也形成对创新型企业增长的挤出效应,导致经济发展更依赖于规模扩张而不是依靠创新驱动;而官员的利他性对不同类型企业增长的影响并不存在差异。因此,地方官员的自利性动机为理解我国经济增长易陷入低端技术锁定的路径依赖提供了符合逻辑的解释。
关键词:
地方官员 增长质量 政府代理 寻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陈秀英
本文基于地方官员更替视角,利用1999-2013年省级官员变更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克服政策不稳定性给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抑制性作用相对更弱。(3)地方官员任期与服务业可持续增长有"U型"关系,表明在换届过渡期,短视性政策行为会诱发政策的不连续,引发企业不确定性预期,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但随着任期延续,政策环境趋于稳定连续,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有助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星文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改革开放以来年均9.7%的高增长速度下滑到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下调的压力大,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R&D作为企业的一项投资活动,虽然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但也不可能不受到"操心"政府的影响。地方政府官员的异质性使得其对企业R&D投资有抑制和促进两方面的作用,企业R&D投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影响,即企业R&D投资的增加意味着技术创新成果量的增加,而技术创新成果的增加意味着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导致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尔升
在现行体制下,我国地方官员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不同来源渠道的省委书记、省长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差异的。本文构造了1992—2007年我国省委书记、省长与其省份经济增长相匹配的面板数据,从个人层面考察了企业背景的省委书记、省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绩效,定量识别了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弱负效应,引入控制变量后呈弱正效应,其影响在0.2个百分点之内。1992年以后来自企业的地方官员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0.8个左右的百分点,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于推进产业发起到了明显...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企业背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李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更替成为一种常态,现有文献忽视了其对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我们讨论了多种地方官员更替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机制,强调省长、省委书记更替会对辖区经济增长带来短期的负面影响。在实证上,我们采用1979—2006年间我国29个省区的官员更替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省长省委书记更替对辖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因地方官员更替频率、更替的地方官员的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地方官员更替主要影响辖区的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并非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增进对如何现实省区经济平稳增长的理解。
关键词:
地方官员更替 经济增长 政治晋升激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磊
利用手工搜集的2008—2014年我国各地级市市委书记变更数据,以A股非金融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了我国地方官员变更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变更当年,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提高,而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降低。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地方官员变更的作用下,政府干预的力度越大,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就越多,而应计盈余管理就越少。该结论有助于全面认识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因素,同时为完善地方官员考核及企业财务行为监管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颜洪平 王贤彬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在于理顺了中央政府、地方官员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稳定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委托代理框架下,抓住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特征,考察了中央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博弈行动,将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行为模型化。地方经济发展本身面临不确定性,其发展绩效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官员的努力程度,发展收益在政府和企业间的分配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清廉程度,而地方官员的努力程度和清廉程度均取决于中央提供委托代理合约的具体特征。研究发现,中央能够对地方官员设置合理的政治激励与经济报酬激励,以获得高政治支持,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经济收益的合理分配,增进经济增长与和谐共融。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中央政府 地方官员 企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晓慧 邹肇芸
文章利用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省份任职的党政主要领导在1994年至2012年的详细信息与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与经济增长等绩效指标,与政府开支等工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率与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政府收支与任期时长的关系更为复杂。结果说明,以经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政治晋升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和财政行为,地方官员或许还面临着其它不同于经济绩效的激励和约束。这一发现契合了最近中央下发的不能简单把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唯一标准的规定,说明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官员治理和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任期时长 经济增长 政府开支 政治晋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艳 罗党论
地方官员如何影响地方企业发展?借用地方城市市长更替视角,本文考察2000—2008年277个地区的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更替导致辖区企业的投资支出增加,投资效率下降;官员更替频率越大,辖区内企业投资波动率也越大。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内企业投资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影响尤甚;同时,也受到地方官员的特质影响,如地方官员升迁动机更强以及官员由外地调任会导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治经济周期与政府干预的相关文献,对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干预企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业坤 马光源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匹配地级市市委书记数据,本文证实了地方官员对于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变更会加剧辖区内企业的产能过剩,表现为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下降。企业产能过剩随着官员任职变化、党代会召开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当新任市委书记为本地籍贯或者临近退休时,企业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非正常换届时,官员变更会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官员变更的情况下,与潮涌效应相比,企业产能过剩更可能是地方官员迫于政绩压力施加干预的结果;地方官员会通过税收、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关键资源的配置推动企业产能扩张;处于非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官员更替时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去产能政策能够抑制官员变更导致的企业产能过剩。本文对于从地方官员视角和微观层面理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现象以及监管部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现有实证文献已经发现我国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倒U型,但还鲜有文献深入地讨论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讨论了地方官员的职位适应、任期波动、晋升可能以及政策滞后等因素对地方官员发展经济努力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倒U型轨迹的重要来源。我们采用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对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了区分考察,发现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倒U型轨迹,反映了中央对两者激励和治理以及两者对政治激励反应的差异。
关键词:
地方官员 任期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任佳宝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边界 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 风险偏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本文重新考察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的存在性及其具有的机制和模式。基于度量地方官员之间政治竞争的变量,本文发现,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政治竞争显著地刺激了地方经济增长,政治激励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推动作用。在相同的政治竞争和政治激励下,职业前景差异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地方官员经济增长行为的差异,具有较好的职业前景的地方官员有更大的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居于中间地区禀赋水平的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效果相对较弱。从阶段差异上看,这种地方官员的相互政治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的阶段。
关键词:
地方官员 职业竞争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倩 孔祥 孙铮
基于我国省级主要官员变更事件,文章检验了区域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官员变更当年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会显著减少当年投资,而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省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或管理层不具有政治身份时,换届的经济后果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官员变更会影响投资者定价,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率显著提高。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政策是影响经济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有利于本地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地方官员变更 企业投资 政府干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全景
官员变更引发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面板Logit模型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发现:(1)官员变更显著降低了企业创新水平;(2)新任官员是异地调任时,这种抑制作用更强;(3)新任官员与省"一把手"同乡或前任官员升迁时,这种负向影响越小。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市场竞争度越高的行业、融资约束越小的企业以及在国有企业中,官员变更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受到弱化;官员变更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在管制性行业内得到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