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6)
2023(13007)
2022(10785)
2021(9914)
2020(8041)
2019(18301)
2018(17499)
2017(33586)
2016(17596)
2015(19936)
2014(19381)
2013(19408)
2012(18622)
2011(17166)
2010(17353)
2009(16191)
2008(15209)
2007(13316)
2006(11922)
2005(11176)
作者
(48984)
(40762)
(40433)
(38608)
(26259)
(19678)
(18452)
(15912)
(15596)
(14536)
(14131)
(13851)
(13180)
(12932)
(12861)
(12813)
(11832)
(11815)
(11744)
(11247)
(10272)
(9817)
(9803)
(9334)
(9318)
(9187)
(8924)
(8728)
(8137)
(8065)
学科
(87646)
经济(87571)
(45951)
管理(45197)
(33973)
企业(33973)
方法(33968)
中国(33609)
数学(31055)
数学方法(30924)
(27808)
金融(27807)
地方(25813)
(25646)
银行(25638)
(24966)
(23667)
(20627)
(18899)
贸易(18878)
(18331)
业经(18261)
(17845)
农业(16518)
(13391)
环境(13219)
地方经济(13150)
(12975)
(11751)
(11615)
机构
学院(250141)
大学(248828)
(118908)
经济(116880)
研究(94079)
管理(91331)
中国(79480)
理学(77351)
理学院(76467)
管理学(75576)
管理学院(75098)
(55147)
(53458)
科学(51402)
(46474)
中心(43628)
财经(43258)
研究所(41744)
(39523)
经济学(39335)
(38388)
(36641)
经济学院(35670)
北京(35076)
(33927)
(32966)
师范(32690)
财经大学(32306)
业大(31305)
(30338)
基金
项目(161557)
科学(128714)
研究(122637)
基金(118983)
(102634)
国家(101806)
科学基金(87108)
社会(82051)
社会科(78181)
社会科学(78166)
基金项目(61516)
(60596)
教育(55018)
自然(51611)
(51350)
自然科(50372)
自然科学(50359)
自然科学基金(49495)
资助(49403)
编号(48022)
(41077)
成果(39448)
(37201)
重点(37025)
国家社会(35618)
课题(34392)
发展(34215)
(33924)
(33699)
教育部(32637)
期刊
(133313)
经济(133313)
研究(84860)
中国(54625)
(42224)
金融(42224)
(40026)
(36350)
管理(34397)
科学(33546)
学报(33294)
大学(26411)
教育(25687)
学学(24875)
农业(24620)
经济研究(23530)
财经(22411)
业经(20875)
技术(19838)
(19339)
问题(17788)
(16992)
国际(15780)
世界(15015)
(13689)
技术经济(12275)
商业(11492)
统计(11289)
理论(11250)
经济问题(11047)
共检索到40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树忠  朱一鸣  
根据中国1990—2012年省级官员任职信息的数据,考察具有金融背景的地方官员对辖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那些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到地方任职,会对当地金融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在中国金融改革的不同阶段,这种影响的效果存在差异,在1990年至2000年,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在2001年至2012年,这种影响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进一步讨论这种影响的滞后性和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在地方任职,其执政业绩通常会在2至3年中体现出来。因此,虽然"市场加政府干预"的模式在中国经济转轨期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的发展职能终会让位于市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尔升  
在现行体制下,我国地方官员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不同来源渠道的省委书记、省长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差异的。本文构造了1992—2007年我国省委书记、省长与其省份经济增长相匹配的面板数据,从个人层面考察了企业背景的省委书记、省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绩效,定量识别了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区域经济增长是弱负效应,引入控制变量后呈弱正效应,其影响在0.2个百分点之内。1992年以后来自企业的地方官员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0.8个左右的百分点,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对于推进产业发起到了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罗奇  龚玲  赵纯凯  
基于我国2005—2013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背景下官员晋升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晋升会通过金融发展路径加剧环境污染,特别是当官员籍贯与任职地不一致、任期长于平均任期以及官员来自于平调时,官员晋升和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官员晋升中的就业压力会加剧环境污染,而财政压力也会通过金融发展路径加剧环境污染;地方官员不会因环保考核压力而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即使在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中纳入环保指标,官员晋升的环境污染效应依然存在,且会通过金融发展路径放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臧传琴  初帅  
在治理环境的问题上,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会受到主政官员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官员不同特征和地方官员交流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官员特征上,有过中央从政和在非特殊领域以及有过系统性管理工作经验的官员更有利于控制污染。除此之外,官员交流与环境污染治理也呈现了正相关关系。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加深理解具有何种特征的官员与为何加强地方官员交流会有助于治理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王贤彬  舒元  
通常认为地方官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积极角色,近来国家也有意通过干部交流促进省区平衡发展,但国内还没有定量识别地方官员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本文基于1978—2005年间省长(书记)交流样本构造了省长(书记)与省区相匹配的面板数据,系统地实证分析省长(书记)交流对流入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即省长交流效应),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省长交流能够使流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这种省长交流效应是通过在流入地采取大力发展二产、重视一产、忽视三产的产业发展取向实现的。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增进对加强干部交流破解省区发展不平衡的理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张克中  
利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下省级官员异质性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碳排放量的减少,这说明财政分权会降低官员对碳排放管制的努力。官员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省级官员职位、来源类别和任期长短的不同对碳排放控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京官而言,本省晋升的省长不利于碳排放的减少;加入省级官员来源类别与财政分权的交互项后,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对碳减排的净效应都是正的。随着任期的增加省级官员对碳减排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直辖市和非直辖市,自治区与非自治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耀军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熊彼特增长模型,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长期经济增长。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对银行信贷决策自主性程度的考虑,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被用来度量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专利保护水平以及证券化水平之后,本文发现金融中介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解释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晓慧  邹肇芸  
文章利用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省份任职的党政主要领导在1994年至2012年的详细信息与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与经济增长等绩效指标,与政府开支等工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率与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政府收支与任期时长的关系更为复杂。结果说明,以经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政治晋升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和财政行为,地方官员或许还面临着其它不同于经济绩效的激励和约束。这一发现契合了最近中央下发的不能简单把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唯一标准的规定,说明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官员治理和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义刚  林婷  邓贤琨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地方官员更替、辖区企业知名度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市级政府官员变更所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辖区企业的股价同步性,并且相对于新任官员来源于本地而言,新任官员来源于异地更能够显著地降低辖区内企业的股价同步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地市级政府官员发生变更时,相对于辖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而言,辖区知名度较低的企业会披露更多的企业私有信息以应对政治不确定性风险,从而其股价同步性有了更大程度的降低。研究的结论证实了政治不确定风险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辖区内企业的股价同步性,客观上有助于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经  
过去五年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职能调整,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大力改善金融生态,全面促进辖内经济金融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2008年是巩固近年宏观调控效果的关键之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将加强货币政策效应的监测分析和调查研究,贯彻落实从紧货币政策;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扎实做好地方金融改革和金融稳定工作;强化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继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建军  张蕊  
本文通过构建晋升Probit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2000—2014),实证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发现,近15年来,以固定资产增速反映的传统经济增长与省级官员晋升无显著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省级官员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互联网经济与省委书记晋升正相关,与省长晋升无关;环保绩效与省级官员晋升呈"倒U"型曲线关系;民生支出与省委书记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与省长晋升无关。这些发现说明经济增长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重要内容,激励指标已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民生改善与社会公平也在地方激励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经济社会转型中地方政府围绕GDP...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董钢锋  
主流文献认为,在推动技术进步上,重要的是金融发展水平而非金融结构。但根据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只有适宜的金融结构才能够满足不同产业和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可以从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例构成及其大、小银行的相对重要性两个方面来测度金融结构。同时,基于2005-201 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发展与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相对地位的提升皆有助于技术进步。因此,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优化金融结构,对于促进技术进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重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晋升锦标赛"以及环境约谈、问责等多重约束下,地方政府官员可能面临着"减"或"不减"的"减排窘境"。在构建中国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采用非线性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节能减排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CO2排放强度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这为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政治前途而开展"节能锦标赛"提供了较好的经验证据,基于增长率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均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地,节能减排对省长晋升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对省委书记晋升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晋升锦标赛"以及环境约谈、问责等多重约束下,地方政府官员可能面临着"减"或"不减"的"减排窘境"。在构建中国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采用非线性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节能减排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CO2排放强度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这为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政治前途而开展"节能锦标赛"提供了较好的经验证据,基于增长率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均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