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6)
- 2023(4399)
- 2022(3509)
- 2021(3465)
- 2020(2597)
- 2019(5987)
- 2018(5947)
- 2017(10176)
- 2016(6648)
- 2015(6923)
- 2014(7127)
- 2013(6006)
- 2012(5573)
- 2011(5292)
- 2010(5422)
- 2009(4480)
- 2008(4175)
- 2007(3942)
- 2006(3534)
- 2005(3283)
- 学科
- 济(19465)
- 经济(19457)
- 教育(18412)
- 中国(11802)
- 地方(9889)
- 管理(9498)
- 地方经济(6483)
- 理论(6219)
- 学(6049)
- 教学(5776)
- 方法(5660)
- 数学(5253)
- 数学方法(5171)
- 业(4990)
- 发(4966)
- 农(4513)
- 发展(4265)
- 财(4144)
- 展(4143)
- 研究(3655)
- 革(3301)
- 环境(3220)
- 改革(3212)
- 思想(3146)
- 技术(3100)
- 高等(3088)
- 财政(3076)
- 政治(3070)
- 企(3012)
- 企业(3012)
- 机构
- 大学(78185)
- 学院(74297)
- 研究(31039)
- 教育(26549)
- 济(23327)
- 经济(22586)
- 范(22464)
- 师范(22405)
- 管理(20860)
- 师范大学(18719)
- 理学(18207)
- 京(18100)
- 科学(18094)
- 理学院(17817)
- 管理学(17322)
- 管理学院(17138)
- 中国(15923)
- 所(14917)
- 研究所(13730)
- 中心(12758)
- 江(12677)
- 北京(12137)
- 职业(12106)
- 技术(11753)
- 院(11463)
- 财(11262)
- 教育学(10202)
- 州(10030)
- 研究院(9235)
- 财经(8614)
- 基金
- 项目(50096)
- 研究(44856)
- 科学(41991)
- 基金(32887)
- 教育(28905)
- 家(27709)
- 国家(27336)
- 社会(26876)
- 社会科(25237)
- 社会科学(25233)
- 科学基金(23053)
- 省(21635)
- 编号(20846)
- 划(20318)
- 成果(19399)
- 课题(18182)
- 基金项目(16610)
- 年(15575)
- 规划(14037)
- 重点(13357)
- 发(13353)
- 部(12720)
- 资助(12484)
- 自然(12271)
- 性(12097)
- 项目编号(12082)
- 自然科(11955)
- 自然科学(11952)
- 自然科学基金(11704)
- 教育部(11569)
共检索到119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艺明 刘志红 杨雨迪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教育供给中的地域偏袒问题,以及省级官员的其他背景经历和个人特征对当地教育供给的影响。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份省级领导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省委书记对当地教育供给的影响有显著的地域偏袒特征,省长与省委书记对当地教育供给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而省级官员的经历背景和个人特征也会对当地教育供给产生影响。最后,本文还研究了省委书记未来晋升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地域偏袒 教育供给 政治锦标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春方 张婷婷 范子英
分割的国内市场与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中国转轨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现有研究将之归因于制度性的政府行为,而忽视了政府集体行动背后的官员偏好。本文从地方官员个体的地区偏袒角度探讨了非制度性因素对市场整合的影响。我们利用各地区的商品价格差异度量了市场整合程度,基于关联地的信息构造了地区偏袒的度量,研究发现:(1)与非关联地相比,官员会对其关联地实施更弱的市场分割策略,平均下降7个百分点,存在地区偏袒的市场整合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2)这种效应更多体现在官员出生地、母校、下乡等成长关联地上;
关键词:
地区偏袒 关联地 市场整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训婷 邹媛媛
文章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地方偏袒主义、研发投入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偏袒主义具有双管齐下的作用。地方偏袒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比,企业的生产率将提高0.031个百分比,研发投入每提高一个百分比,企业的生产率提升0.064个百分比。同时,基于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在政治偏袒程度较高的地方,地方企业研发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具体的,当地方偏袒指数跨越2.25的门槛值时,地方企业研发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由0.0428增至0.0536,且促进效应均在1%的
关键词:
地方偏袒主义 研发投入 企业生产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依妮 易雯
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利用2004年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地方官员特征及相应的晋升激励对地方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地方官员对当地教育支出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官员晋升激励并未对教育支出形成显著的消极作用:在东部地区,年龄、任期和性别等官员特征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东北地区,市级官员的某些特征呈现了与东部不同的影响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官员对教育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峰 龙硕 胡军
本文在晋升锦标赛框架下,研究财政分权、政绩偏好与地方官员腐败之间的关系。与现有文献认为财政分权对腐败产生单向影响不同,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腐败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在传统研究公共支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厂商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我们发现财政分权对腐败呈现倒U型影响,且这一关系受到地方政府对经济绩效偏好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地,使用中国30个省1998—2010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以上理论假说,即:当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时,分权会恶化腐败问题,但政绩偏好的提高能够弱化这一恶化效应;而当财政分权较高时,分权会缓解腐败问题,而政绩偏好又可以放大这一缓...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锦标赛 政绩偏好 官员腐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张莉 徐现祥
文章采用全国省级党政首长的官员数据,对地方官员的财政支出行为及其特征和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识别与分析。研究发现,在"任命制"之下,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显著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模式: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张偏向随着地方官员的任期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地方官员学历差异导致显著的财政支出结构差异,高学历的官员倾向于降低建设性支出比重而提高科教文卫支出比重。文章基于地方官员微观主体提出了一个考察地方财政支出的新视角,有望为破解公共品供给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扩张偏向 结构偏向 地方官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伟 田红云
本文以地方官员是"理性经济人"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将现有政治晋升机制中的"相对绩效考核"方式体现于官员的效用函数,从而考察了晋升博弈中的地方官员之所以存在行为差别的原因,为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一个并非仅仅基于经济因素的解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现有的晋升机制下,发达地区地方官员会(较不发达地区地方官员而言)更多地对地区经济增长伸出"援助之手",这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容易引发官员出现不良行为,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发散"的恶性循环;第二,中央政府旨在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有利于官员行为的"趋同",但中央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却有可能加剧官员行为的"发散";第三,在晋升博弈中,随着市...
关键词:
官员行为 政治晋升 地区差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忠 彭甲超 程胜
现有经济增长文献强调要素市场扭曲的消极作用,且在研究中忽视产业的特殊性和禀赋特征。本文基于Hsieh和Klenow模型引入资本偏袒,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扭曲“良性”影响能源企业TFP,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能源企业TFP将上升1.43%;而劳动力扭曲则制约能源企业TFP,劳动力扭曲程度下降1%,能源企业TFP将提升4.33%;要素市场扭曲对TFP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特征根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征与区位因素等。“反事实”框架指出,纠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后,能源企业TFP提升分别约51.8259%和9.8093%。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友宏
科举被认为是古代中国在贤能政治上的重要制度创新,但权力仍可能对科举的公正性造成侵蚀。本文利用明代科举数据,考察了明代权力中枢(内阁)对科举取士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阁对科举会试阶段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殿试阶段,与阁臣拥有相同籍贯(同府或同省异府)的考生将获得更高的甲第,并且更有可能在馆选中被选为庶吉士。阁臣中,首辅对殿试和庶吉士选拔的影响较次辅更大。研究还发现阁臣卸任之后对科举的影响即不复存在,而次辅对科举殿试的影响则随着任职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因此,顶层权力的影响导致了明代科举中地域偏袒主义的存在。
关键词:
科举 偏袒主义 明代政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尚植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所以中国式标尺竞争就表现为"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论文基于政治委托代理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来研究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一方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地方政府官员必然追求本届政府或个人任职期限的短期政绩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了能使自己在政治锦标赛中获胜,各个地方政府在配置财政资源时会竞相模仿从而使财政支出出现"结构趋同",这种趋同性会随着政治锦标赛的升级而一直处于锁定状态。所以,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佘国满
近年来城投债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引起了中央、投资者对城投债风险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变更对城投债发行概率和发行规模的影响,以及与发债风险和发债成本的关系。通过对2004—2012年我国省级、地级市发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由官员更替引发的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城市的发债概率,并减少发债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官员变更与发债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书记或市长更替会提高城投债的发债风险,增加发债成本。且当变更引发的不确定性程度更高时,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当城市面临更高的偿债压力时,官员更替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地方债的理解。
关键词:
官员变更 政策不确定性 地方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向杨
如何给予地方官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领导干部跨域流动所呈现出的方向性特征,即从政治或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区域流向相对较高的区域,提炼出治域进阶这一地方官员激励模式。治域进阶模式运行的基本前提是存在多层级、大数量的行政区域,同级行政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以及存在自上而下的人事任免和管理制度。在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中,治域进阶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地方官员激励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矫正有限职位晋升所带来的激励失灵问题。与历史上的官员跨域流动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官员治域进阶现象深刻反映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对稳定高效官僚体制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治域进阶 跨域流动 地方官员 激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官员治理。为了提高地方官员的协调性努力水平,必须对地方官员进行适当的治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来看,在对地方官员的治理上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降低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的成本,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提高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时获得的收益,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的不同着眼点会使得地方官员治理安排不尽相同。不管是哪一个视角来寻找相应的制度安排,都需要在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探索,在积极探索中逐渐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适的地方官员治理安排。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 地方官员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官员治理。在模型化方面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引入了公共选择学派经常使用的竞赛成功函数,基于此发展出了一个总体性分析框架。框架避开了周黎安(2004)所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处理陶然(2009)等对官员政治锦标赛在逻辑上提出的政治网络质疑。本文发现,在基准情形下,中央政府赋予地方官员的均衡政治收益随着中央政府对其他可比地区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对私下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的私下收益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激励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扩展情形下,当存在对某个地区...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地方官员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艳 罗党论
地方官员如何影响地方企业发展?借用地方城市市长更替视角,本文考察2000—2008年277个地区的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更替导致辖区企业的投资支出增加,投资效率下降;官员更替频率越大,辖区内企业投资波动率也越大。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内企业投资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影响尤甚;同时,也受到地方官员的特质影响,如地方官员升迁动机更强以及官员由外地调任会导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治经济周期与政府干预的相关文献,对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干预企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