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0)
2023(13940)
2022(11840)
2021(11447)
2020(9598)
2019(22062)
2018(21392)
2017(40242)
2016(21538)
2015(24703)
2014(24065)
2013(23475)
2012(21882)
2011(19590)
2010(19260)
2009(17738)
2008(17457)
2007(14691)
2006(12622)
2005(11312)
作者
(58572)
(49141)
(48911)
(46625)
(31292)
(23640)
(22221)
(19278)
(18878)
(17242)
(16851)
(16650)
(15544)
(15324)
(15250)
(15237)
(14498)
(14117)
(14065)
(13991)
(12144)
(11893)
(11703)
(11297)
(11076)
(11048)
(10645)
(10322)
(9825)
(9657)
学科
(92592)
经济(92500)
管理(62593)
(56969)
方法(47138)
(47072)
企业(47072)
数学(42384)
数学方法(41886)
中国(26170)
(24611)
(22754)
(18841)
贸易(18831)
(18394)
(17842)
业经(17625)
(16816)
环境(16370)
地方(15535)
(14718)
财务(14676)
农业(14660)
财务管理(14638)
(14144)
金融(14143)
企业财务(14001)
(13570)
(13568)
银行(13552)
机构
大学(303893)
学院(298786)
(132059)
经济(129892)
管理(117899)
研究(103618)
理学(102559)
理学院(101517)
管理学(99829)
管理学院(99285)
中国(81315)
(63463)
(61115)
科学(59813)
(50039)
财经(49017)
中心(48752)
研究所(45478)
(45107)
(44313)
经济学(42377)
(41729)
业大(40663)
北京(39913)
(38512)
经济学院(38336)
师范(38159)
(38061)
财经大学(36945)
农业(34592)
基金
项目(206509)
科学(165553)
基金(155927)
研究(149960)
(136108)
国家(135088)
科学基金(117061)
社会(99773)
社会科(94742)
社会科学(94715)
基金项目(81557)
(75545)
自然(74927)
自然科(73259)
自然科学(73245)
自然科学基金(71980)
教育(69343)
(65533)
资助(64513)
编号(57727)
(48134)
重点(46986)
成果(46846)
国家社会(43380)
(43310)
(42810)
教育部(42075)
科研(40279)
创新(40229)
人文(39933)
期刊
(134138)
经济(134138)
研究(89102)
中国(57179)
(47812)
学报(44771)
科学(43639)
管理(43099)
(38435)
大学(35545)
学学(33368)
教育(29118)
(27209)
金融(27209)
农业(26768)
技术(25645)
财经(24877)
经济研究(23017)
(21391)
业经(18502)
问题(17922)
(17841)
世界(16217)
国际(15991)
(15911)
统计(15809)
技术经济(14521)
(14014)
资源(13973)
(13939)
共检索到443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臧传琴  初帅  
在治理环境的问题上,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会受到主政官员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官员不同特征和地方官员交流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官员特征上,有过中央从政和在非特殊领域以及有过系统性管理工作经验的官员更有利于控制污染。除此之外,官员交流与环境污染治理也呈现了正相关关系。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加深理解具有何种特征的官员与为何加强地方官员交流会有助于治理环境污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吴洁雯  
本文手工搜集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省级官员政治生涯变动的经验数据,构建了"官员历练"指数,以GDP增长率的加速度作为经济增长的替代,研究了官员历练和经济增长因素对省级官员的政治擢升产生的竞争性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官员历练与经济增长因素均显著影响了省级官员的擢升:(1)省级官员(含总体、省委书记子样本、省长子样本)的擢升概率与官员历练(包括虚拟变量及历练指数)、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但对官员历练因素更为敏感;(2)区分具体的官员历练类型后的结果表明,省级官员的擢升概率与中央工作经历、企业工作经历、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3)按照地域与时间区间的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官员历练与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建军  张蕊  
本文通过构建晋升Probit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2000—2014),实证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发现,近15年来,以固定资产增速反映的传统经济增长与省级官员晋升无显著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省级官员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互联网经济与省委书记晋升正相关,与省长晋升无关;环保绩效与省级官员晋升呈"倒U"型曲线关系;民生支出与省委书记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与省长晋升无关。这些发现说明经济增长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重要内容,激励指标已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民生改善与社会公平也在地方激励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经济社会转型中地方政府围绕GDP...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廖俊平  王珏  
官员变更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当地企业的正常经营投资活动。本文研究这样的问题:地方官员的变更是否会加剧当地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加剧或减弱这种作用机制?本文以1999—2012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官员变更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将显著加剧当地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同时,若新任官员与省级官员存在"老乡"关系时会降低这种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当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低时,企业风险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程度更大,但由官员变更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处于不同行业管制的企业以及产权不同的企业风险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聂辉华  王梦琦  
从长远来看,腐败阻碍了经济发展,因而反腐败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然而,反腐败又会影响政治稳定。因此,反腐败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文章构建了一个最优反腐败力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政治周期与反腐败之间的关系。文章推测,在政治敏感时期,反腐败力度会减弱。文章收集了2003~2013年中国352个厅级以上官员的腐败案例。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国和地方"两会"或春节等政治敏感时期,反腐败力度显著减弱。此外,从中央直接调任纪委书记的省份,或者媒体曝光度越高的省份,政治周期对反腐败力度的影响越是显著。文章的发现对于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杨  王蔚  
地方政府有限借债放开之后,如何使得地方政府合理借债是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制建立的关键。只有找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膨胀的原因,才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笔者建立了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官员晋升激励对债务扩张影响的研究框架,通过对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主要发现:第一,财政集权的不断深化,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和债务水平;第二,土地财政与预算内市政投资中的借债资金之间表现出收入上的互补性;第三,省级官员的政治网络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软约束,且省长比省委书记更为显著。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激励背离了地方政府应有的职能目标是造成地方债务膨胀的重要原因。规范政府融资渠道...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党论  赖再洪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官员为追寻地方经济增长牺牲了环境,然而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都影响官员晋升。重污染企业投资能带动当地GDP增长,也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本文以我国1999-2010年重污染行业(1)上市公司所在的191个地级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重污染企业投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显示:重污染企业投资的增加对地方官员晋升概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环境绩效在官员晋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晋升机制改革的政策起到了初步作用;并且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城市中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晓慧  邹肇芸  
文章利用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省份任职的党政主要领导在1994年至2012年的详细信息与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与经济增长等绩效指标,与政府开支等工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率与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政府收支与任期时长的关系更为复杂。结果说明,以经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政治晋升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和财政行为,地方官员或许还面临着其它不同于经济绩效的激励和约束。这一发现契合了最近中央下发的不能简单把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唯一标准的规定,说明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官员治理和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勇  刘星  干胜道  
以股权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亏损逆转程度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选取中国证券市场上2003~2011年发生亏损的1508家公司年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对其亏损逆转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国有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管理层持股与否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控制权市场并没有对亏损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市场化进程会对股权结构特征与亏损逆转程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产生影响,即在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对其亏损逆转程度的影响较强;反之,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上市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王贤彬  舒元  
通常认为地方官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积极角色,近来国家也有意通过干部交流促进省区平衡发展,但国内还没有定量识别地方官员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本文基于1978—2005年间省长(书记)交流样本构造了省长(书记)与省区相匹配的面板数据,系统地实证分析省长(书记)交流对流入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即省长交流效应),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省长交流能够使流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这种省长交流效应是通过在流入地采取大力发展二产、重视一产、忽视三产的产业发展取向实现的。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增进对加强干部交流破解省区发展不平衡的理解。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晋升锦标赛"以及环境约谈、问责等多重约束下,地方政府官员可能面临着"减"或"不减"的"减排窘境"。在构建中国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采用非线性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节能减排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CO2排放强度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这为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政治前途而开展"节能锦标赛"提供了较好的经验证据,基于增长率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均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地,节能减排对省长晋升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对省委书记晋升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晋升锦标赛"以及环境约谈、问责等多重约束下,地方政府官员可能面临着"减"或"不减"的"减排窘境"。在构建中国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分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采用非线性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节能减排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CO2排放强度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这为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政治前途而开展"节能锦标赛"提供了较好的经验证据,基于增长率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均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飞跃  王轩  
文章基于2005-2008年市长(书记)交流样本构造了市长(书记)与市区相匹配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系统地实证分析了市长(书记)交流对流入地FDI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效应因空间和官员职务而异,东部沿海地区的官员交流对FDI流入呈现不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内陆地区的市长交流则显著阻碍了FDI流入。进一步考察发现,内陆地区的市长交流效应是通过对非市辖区地区的影响实现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树忠  朱一鸣  
根据中国1990—2012年省级官员任职信息的数据,考察具有金融背景的地方官员对辖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那些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到地方任职,会对当地金融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在中国金融改革的不同阶段,这种影响的效果存在差异,在1990年至2000年,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在2001年至2012年,这种影响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进一步讨论这种影响的滞后性和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具有金融背景的官员在地方任职,其执政业绩通常会在2至3年中体现出来。因此,虽然"市场加政府干预"的模式在中国经济转轨期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的发展职能终会让位于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生  陈少凌  罗党论  佘国满  
以1999~2013年地级市官员变更为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不确定性预期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2)官员变更对经济增长的财政影响总体上要强于其信贷影响,但财政政策渠道传导的主要是官员短视性政策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而信贷政策渠道传导的则主要是官员变更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预期。(3)经济增长对官员变更有正向的刺激作用,但经济增长风险却是官员晋升体系中的一个负向考核指标。我们还发现,随着科学发展观对官员变更制度中的经济考核指标的弱化,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政策因素和政策风险显著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