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0)
- 2023(17586)
- 2022(15009)
- 2021(13877)
- 2020(11849)
- 2019(27126)
- 2018(26609)
- 2017(51380)
- 2016(28001)
- 2015(31147)
- 2014(30548)
- 2013(30075)
- 2012(27590)
- 2011(24340)
- 2010(24142)
- 2009(22273)
- 2008(21783)
- 2007(19098)
- 2006(16662)
- 2005(14765)
- 学科
- 济(114328)
- 经济(114196)
- 业(100861)
- 管理(94188)
- 企(90869)
- 企业(90869)
- 方法(53677)
- 数学(43717)
- 数学方法(43146)
- 财(35126)
- 业经(34007)
- 农(33433)
- 中国(26910)
- 务(25073)
- 财务(25004)
- 财务管理(24967)
- 企业财务(23700)
- 农业(23503)
- 学(23256)
- 技术(21996)
- 制(21325)
- 理论(20879)
- 地方(20423)
- 和(20243)
- 划(19083)
- 贸(18772)
- 贸易(18764)
- 易(18227)
- 策(17885)
- 环境(17050)
- 机构
- 学院(393021)
- 大学(390779)
- 管理(159529)
- 济(155863)
- 经济(152688)
- 理学(138267)
- 理学院(136851)
- 管理学(134402)
- 管理学院(133710)
- 研究(126223)
- 中国(95955)
- 京(82788)
- 科学(79926)
- 财(72385)
- 农(68504)
- 所(62792)
- 业大(61438)
- 财经(58166)
- 中心(58081)
- 江(57836)
- 研究所(57242)
- 农业(54029)
- 经(53090)
- 北京(51352)
- 范(48111)
- 师范(47531)
- 院(46580)
- 州(46369)
- 经济学(46261)
- 财经大学(43306)
- 基金
- 项目(271992)
- 科学(214352)
- 基金(198441)
- 研究(196219)
- 家(173765)
- 国家(172281)
- 科学基金(149095)
- 社会(123305)
- 社会科(116871)
- 社会科学(116838)
- 省(106976)
- 基金项目(105167)
- 自然(99104)
- 自然科(96839)
- 自然科学(96809)
- 自然科学基金(95081)
- 教育(89452)
- 划(89359)
- 资助(81968)
- 编号(79520)
- 成果(62814)
- 重点(60611)
- 部(59180)
- 创(58271)
- 发(57460)
- 创新(53933)
- 课题(53704)
- 科研(52525)
- 国家社会(50782)
- 业(50740)
- 期刊
- 济(170063)
- 经济(170063)
- 研究(111078)
- 中国(71078)
- 学报(63923)
- 管理(62545)
- 农(62139)
- 科学(58716)
- 财(58693)
- 大学(48735)
- 学学(46304)
- 农业(43250)
- 教育(38696)
- 技术(35889)
- 融(31116)
- 金融(31116)
- 业经(29815)
- 财经(28723)
- 经济研究(26726)
- 经(24646)
- 业(24599)
- 问题(22013)
- 技术经济(20617)
- 科技(19279)
- 图书(19189)
- 版(18779)
- 现代(18622)
- 理论(18064)
- 财会(17632)
- 商业(17357)
共检索到56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孝挺 左翔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对地方官员激励与企业产权保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当地市委书记的年龄小于55岁,企业所获得的产权保护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2)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对产权保护的作用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具有结构性差异。具体而言,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地方官员更倾向于保护大企业,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则更倾向于保护小企业。这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经济总量和增速有不同的边际贡献率有关,地方官员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更关心经济总量,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则更关注经济增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刚 陈敬之
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将促使企业家把更多的才能配置到生产性活动中;反之,不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则会促使企业家把更多的才能配置到非生产性活动中。因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家精神的繁荣。文章使用4期CGSS调查数据研究证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可显著提高个人的创业概率,平均而言,产权保护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个人的创业概率将会提高0.8个百分点左右。但是,产权保护制度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显著提高"低收入组"的创业概率,但对"高收入组"创业概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显著提高了个人从事"自我雇佣"的创业概率,但对个人从事"自己是老板"的创业概率的影响不...
关键词:
产权保护 企业家精神 才能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永友 叶倩雯
为实现创新驱动,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政府对创新型企业投入大量财政补贴。那么,政府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会带来企业创新行为吗?本文基于国家科技部公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微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政府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及其实现机制进行研究。结论证实,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财政补贴并没有激励企业更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产出。研究发现,获得科技补贴的创新型企业实际上有两种类型行为反应,一种类型反应是,获得补贴的企业没有实施任何创新活动,这部分所谓科技型创新企业更多是通过虚假"创新信号"骗取科技型创新企业认定和财政补
关键词:
R&D补贴 创新激励 两步决策 机制识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李峰波 王雪利
选取2007—2017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地方官员异地交流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官员异地交流显著降低了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且减排效应主要来自市长异地交流,多发生在非资源型城市和"十八大"以后;(2)市长任期与城市碳排放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初始任职年龄更大和拥有文科教育背景的官员异地交流对降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更加显著;(3)地方官员异地交流的碳减排效应通过加强环境规制和打破流入城市原有社会人情网络的渠道来实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魁早
探寻地方官员干预要素市场的动因是治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前提,而地方官员对要素市场的干预可能主要源于财政、晋升和寻租等方面的激励。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理论上分析了地方官员激励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晋升激励和寻租激励对地区要素市场都产生了显著的扭曲效应,而"入世"后的这种扭曲效应下降了。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着差异。金融和法律环境的改善以及产权明晰程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产生的扭曲效应。本文既拓展了官员激励和要素市场扭曲等研究领域,又启发了中国要素...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制度环境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志华 余明桂
环境污染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此中央组织部于2013年12月颁布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的颁布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本文以晋升锦标赛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为基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知》颁布能显著抑制高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政策制定目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上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支持晋升锦标赛理论,与财政分权理论预期不符;本文结论也表明,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政府部门间的联动与合作对于实现《通知》制定的目标至关重要。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治晋升 政绩考核 企业投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焦智康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命题,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研发投入。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我国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类激励政策。目前学界对政府研发激励政策效果如何有颇多争议。本文以我国工业企业研发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等多种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政府投入的效果进行多维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的两种工具适用条件和环境有所不同,如东中部地区适宜采用税收减免优惠,而东北地区则建议直接采取补贴。此外国有性质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对政策有不同反应。通过分类挖掘政府影响企业研发的有效工具组合,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炳利
本文针对企业年金发展滞后,利用博弈论考察信息不对称下雇主和雇员参与企业年金的微观激励机制。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是雇主的主要激励。在企业内部,雇主希望通过提供企业年金提升工作效率并留住雇员,但效果有待检验;在企业外部,雇主希望以企业年金为信号吸引优秀雇员,但雇主间的竞争、雇员对雇主行为的理解以及雇员的预期增大了雇主收益的不确定性。雇员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养老提供储备,这有赖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质量和费率。政府规制无法确保机构的质量,增加了雇员收益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规制可能导致的垄断和高费率,侵蚀雇员利益。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推演。政策应该着眼于提高雇主和雇员在企业年金市场的预期收益。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企业年金 激励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相对忽视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政策上的自主行为。深入探究地方自主性环境治理政策演进的内在机制,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长制这一地方自主性水污染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将2004—2010年手工整理的河长制演进数据、地级市官员数据与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匹配,从地方官员年龄角度,研究河长制演进的官员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年龄与河长制推行概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地方官员年龄的增长,晋升概率的下降,污染的边际回报也随之降低,但在中央政府加强环境事件问责的背景下,潜在惩罚成本却不断增加,从而使年长的地方官员更有动力推行河长制政策,以避免潜在的惩罚成本。因此,加大官员晋升考核中的环境指标权重,并将环境违规问责常态化是破解地方环境治理难题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官员年龄 河长制 水污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相昱 唐亮 石雪梅 张晨
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对降低企业税负、盘活企业流动资金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欧拉方程投资框架构建回归模型,给出了税收影响投资决策的现实路径,运用2008-2019年的微观动态非均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税收激励依旧是影响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积极因素,而市场需求与融资约束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投资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企业投资对税收激励比较敏感,而非国有企业则对市场需求更敏感。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制定税收激励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激励 融资约束 投资决策 市场需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地方官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被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探讨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经济增长对于官员晋升有哪些影响?经济绩效一官员晋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种晋升激励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本文从激励机制、官员治理的体制安排、官员的个人特征、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就经济增长与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找到相关脉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佳 吴小萌
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金支持和创新激励双重作用下专精特新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特征企业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性影响。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易受到专精特新政策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西部和东北地区尚未普遍享受到政策红利。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政策体系,强化政府资金支持对企业生产经营及技术创新的放大效应,同时构建企业融通生态体系,加大对特定地区的政策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志华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这些政策和文件的效果如何?本文以中共中央组织部2013年12月颁布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研究。具体而言,本文研究了《通知》对高污染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知》显著抑制了高污染企业的负债融资,经济发展水平对上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通知》对高污染企业的权益融资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晋升锦标赛理论提供了微观实证依据。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治晋升 企业融资 高污染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焱 李开颜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探究了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对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的影响。具体考察了中央降低GDP激励强度与加强债务审计问责力度这两项改革会如何影响地方官员的负债规模与公共品投资。研究发现,当中央降低GDP激励强度时,地方官员会减少地方性债务,减少经济型公共品提供,而民生型公共品的提供不受影响;当加强债务审计问责力度时,地方债务、经济型公共品与民生型公共品的供给都会减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祥炎 郭红卫
完整的产权激励包括微观机制与宏观机制两个方面,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倾向于微观与效率分析,产权和政府被处理为两个独立的要素,因而使得西方产权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政府职能上存在着诸多困难。深入研究产权的宏观激励机制,剖析政府介入产权的价值与"适度"问题,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权激励 微观机制 宏观机制 利益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