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1)
2023(2694)
2022(2291)
2021(2058)
2020(1788)
2019(4036)
2018(3877)
2017(8230)
2016(4454)
2015(4745)
2014(4627)
2013(4712)
2012(4531)
2011(4010)
2010(4000)
2009(3569)
2008(3407)
2007(3150)
2006(2679)
2005(2394)
作者
(11813)
(9885)
(9753)
(9456)
(6120)
(4603)
(4547)
(3782)
(3669)
(3535)
(3381)
(3271)
(3218)
(3157)
(3152)
(3108)
(3019)
(2851)
(2701)
(2686)
(2562)
(2497)
(2377)
(2232)
(2195)
(2189)
(2155)
(1999)
(1941)
(1939)
学科
(24462)
经济(24455)
(12176)
管理(10994)
(10219)
企业(10219)
方法(9126)
产业(7991)
数学(7904)
数学方法(7878)
地方(7789)
结构(6485)
业经(6256)
(5806)
(5689)
中国(5516)
(4674)
地方经济(4593)
技术(4353)
(4184)
产业结构(3783)
体制(3727)
(3640)
农业(3607)
(3034)
贸易(3029)
(2896)
(2784)
(2757)
金融(2757)
机构
学院(62122)
大学(60594)
(31347)
经济(30943)
管理(24480)
研究(21729)
理学(21455)
理学院(21240)
管理学(20997)
管理学院(20881)
中国(15653)
(13469)
(12268)
科学(12203)
财经(10629)
经济学(10499)
(10394)
中心(9698)
经济学院(9618)
(9602)
研究所(9437)
(9181)
(8653)
业大(8186)
(7999)
财经大学(7857)
北京(7600)
(7286)
(7201)
师范(7196)
基金
项目(42908)
科学(34698)
研究(32254)
基金(31453)
(26788)
国家(26624)
科学基金(23298)
社会(22094)
社会科(21273)
社会科学(21269)
(17685)
基金项目(16839)
(14053)
教育(13851)
自然(13622)
自然科(13291)
自然科学(13288)
自然科学基金(13103)
资助(12790)
编号(11957)
(11185)
重点(9956)
(9609)
发展(9540)
国家社会(9472)
(9452)
(9425)
成果(9317)
创新(8862)
课题(8644)
期刊
(34401)
经济(34401)
研究(19371)
中国(10850)
(10130)
管理(9439)
科学(8431)
学报(7947)
(7845)
大学(6327)
经济研究(6285)
业经(6238)
学学(6181)
财经(5741)
农业(5454)
技术(5275)
(5146)
问题(4955)
(4934)
金融(4934)
教育(3881)
技术经济(3863)
商业(3787)
经济问题(3262)
科技(3236)
统计(3212)
现代(3168)
(3143)
(3133)
经济管理(2984)
共检索到89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凌云  王贤彬  徐现祥  
新结构经济学在理论上揭示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引领产业结构变动的可能性。本文构造了中国省级官员与四位数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相匹配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省级官员对辖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998—2007年间,平均而言,省委书记省长在短期内能引领辖区产业结构变动;其引领效应随任期增加而下降。本文的发现是相当稳健的,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在短期可以靠官员,在长期主要靠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尔升  胡国柳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高级化将是必然的趋势,它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中国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地方官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定量识别地方官员的影响?本文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志,构造了1992-2007年间中国省委书记省长与其相匹配的面板数据。用计量模型方法,从个人特征(企业背景、专业禀赋)方面定量识别了地方官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个人特征的地方官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企业背景的地方官员的影响通常是通过控制变量发挥作用才显著的;专业禀赋的地方官员的影响不需要控制变量的作用就显著了,而在稳健性分析中,情况则相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如何激励地方官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  魏建  
传统分权理论通常将财政分权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未考虑政治结构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断改变着地方官员的构成。以交流制度实施后省委常委层面官员的构成情况作为衡量指标,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结构变动及其他因素对省际财政分权的影响,发现:一是官员交流对财政分权产生了方向相反的双重影响,即随着交流官员比例的提高,以财政收入衡量的分权水平在下降,以财政支出衡量的分权水平却在提高;二是与多数国家表现和研究判断相反,中国城市化降低了财政分权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旭杰  郭庆旺  李明  
本文试图从制度视角分析我国通胀水平变动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我们同时考察财政分权、官员治理模式下的地方官员任职特征对地方投资结构的影响,进而通过国有经济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对通胀水平产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79-1997年间,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分别降低和提高了通胀率,年龄较大、任期较长以及曾有中央部门任职经历的地方官员所辖地区通胀率较低。1998-2012年,财政分权对于通胀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官员治理模式显著降低了通胀水平。因此,在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治理模式下,为了抑制当前通胀水平进一步下降趋势,我国应积极推进稳增长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晔  刘志彪  
已有文献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解释,主要集中于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制对选择产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上。本文在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变量,建立了一个基于古诺-纳什均衡的羊群模型,证明了在地方官员业绩比较的收益结构和风险规避倾向的条件下,如果博弈一方对某一产业投资价值的主观评价发生改变,或是某一产业的投资回报发生相对变化,将不仅引起自身产业投资额的改变,还会导致另一方同样反应和彼此的模仿投资行为,最终导致博弈双方的产业投资结构趋同。因此中国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官员的经济业绩竞争制和风险规避倾向,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佘国满  
近年来城投债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引起了中央、投资者对城投债风险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变更对城投债发行概率和发行规模的影响,以及与发债风险和发债成本的关系。通过对2004—2012年我国省级、地级市发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由官员更替引发的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城市的发债概率,并减少发债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官员变更与发债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书记或市长更替会提高城投债的发债风险,增加发债成本。且当变更引发的不确定性程度更高时,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当城市面临更高的偿债压力时,官员更替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地方债的理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牧扬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模型,分析了在晋升锦标赛的体制下拥有不完全私人信息的地方官员在地方财政支出方向上的选择。我们发现,在官员自身的私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事前能力较高的官员倾向于选择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经济性支出",而能力较低的官员则倾向于选择不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社会性支出"。通过对1994—2005年地市级分项财政支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个人能力较高的官员任期内,地方财政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显著上升,而教育和公检法方面的支出显著下降。这一实证结论与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并且不能被干中学效应和异质性晋升激励所解释。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赛制度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尚植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所以中国式标尺竞争就表现为"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论文基于政治委托代理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来研究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一方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地方政府官员必然追求本届政府或个人任职期限的短期政绩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了能使自己在政治锦标赛中获胜,各个地方政府在配置财政资源时会竞相模仿从而使财政支出出现"结构趋同",这种趋同性会随着政治锦标赛的升级而一直处于锁定状态。所以,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的产业后,这一扭曲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偏向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官员治理。在模型化方面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引入了公共选择学派经常使用的竞赛成功函数,基于此发展出了一个总体性分析框架。框架避开了周黎安(2004)所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处理陶然(2009)等对官员政治锦标赛在逻辑上提出的政治网络质疑。本文发现,在基准情形下,中央政府赋予地方官员的均衡政治收益随着中央政府对其他可比地区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对私下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的私下收益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激励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扩展情形下,当存在对某个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艳  罗党论  
地方官员如何影响地方企业发展?借用地方城市市长更替视角,本文考察2000—2008年277个地区的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更替导致辖区企业的投资支出增加,投资效率下降;官员更替频率越大,辖区内企业投资波动率也越大。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内企业投资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影响尤甚;同时,也受到地方官员的特质影响,如地方官员升迁动机更强以及官员由外地调任会导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治经济周期与政府干预的相关文献,对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干预企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艺明  刘志红  杨雨迪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教育供给中的地域偏袒问题,以及省级官员的其他背景经历和个人特征对当地教育供给的影响。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份省级领导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省委书记对当地教育供给的影响有显著的地域偏袒特征,省长与省委书记对当地教育供给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而省级官员的经历背景和个人特征也会对当地教育供给产生影响。最后,本文还研究了省委书记未来晋升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莉  徐现祥  王贤彬  
中国地方官员在层出不穷的土地违法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首次利用1999~2007年省级层面的土地违法案件样本,分析地方官员合谋对土地违法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地方政府官员合谋参与土地违法时,平均而言,涉案的土地面积增加30%以上,涉案的耕地面积增加50%以上,查出的案件数量下降15%以上。这意味着,由地方政府官员合谋参与的土地违法案件更隐蔽、更难查处,影响更大,对耕地保护的负面影响也就更为严重。本文的发现具有稳健性,增进了人们对如何治理土地违法的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业坤  马光源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匹配地级市市委书记数据,本文证实了地方官员对于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变更会加剧辖区内企业的产能过剩,表现为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下降。企业产能过剩随着官员任职变化、党代会召开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当新任市委书记为本地籍贯或者临近退休时,企业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非正常换届时,官员变更会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官员变更的情况下,与潮涌效应相比,企业产能过剩更可能是地方官员迫于政绩压力施加干预的结果;地方官员会通过税收、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关键资源的配置推动企业产能扩张;处于非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官员更替时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去产能政策能够抑制官员变更导致的企业产能过剩。本文对于从地方官员视角和微观层面理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现象以及监管部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