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1)
2023(3032)
2022(2568)
2021(2447)
2020(2127)
2019(4751)
2018(4457)
2017(9422)
2016(4991)
2015(5593)
2014(5538)
2013(5481)
2012(5083)
2011(4475)
2010(4536)
2009(4356)
2008(4552)
2007(4410)
2006(3722)
2005(3757)
作者
(13623)
(11102)
(10968)
(10598)
(7279)
(5395)
(5220)
(4479)
(4194)
(4153)
(3953)
(3801)
(3727)
(3678)
(3477)
(3467)
(3422)
(3324)
(3184)
(2922)
(2897)
(2630)
(2610)
(2546)
(2542)
(2485)
(2483)
(2294)
(2252)
(2230)
学科
(19725)
经济(19702)
(16728)
管理(15474)
(12955)
企业(12955)
方法(11102)
(10735)
保险(10644)
数学(10336)
数学方法(10298)
(9196)
(7917)
银行(7917)
(7453)
金融(7453)
中国(7418)
(7395)
(7119)
(6070)
财务(6068)
财务管理(6052)
企业财务(5871)
市场(4842)
各种(4398)
类型(4317)
种类(4291)
各种类型(4288)
(4195)
制度(4097)
机构
大学(71691)
学院(70451)
(33660)
经济(33021)
管理(29160)
中国(24446)
理学(23648)
理学院(23485)
管理学(23223)
管理学院(23082)
(22231)
研究(21286)
财经(16759)
(15313)
(14418)
(13437)
金融(13211)
财经大学(12853)
经济学(11542)
(11194)
中心(11107)
银行(10644)
(10563)
经济学院(10477)
(10158)
(9784)
北京(9706)
人民(9142)
科学(9049)
国人(8829)
基金
项目(39975)
科学(32208)
基金(31518)
研究(29616)
(26127)
国家(25937)
科学基金(23394)
社会(20372)
社会科(19390)
社会科学(19383)
基金项目(15997)
自然(15065)
自然科(14750)
自然科学(14746)
资助(14558)
自然科学基金(14530)
(13547)
教育(13303)
(11636)
编号(11215)
(9883)
成果(9345)
教育部(9142)
(8859)
人文(8823)
国家社会(8598)
(8560)
重点(8402)
大学(8246)
社科(8013)
期刊
(36723)
经济(36723)
研究(28078)
(20643)
金融(20643)
(18600)
中国(14285)
管理(11152)
财经(9698)
(7974)
科学(7381)
学报(7254)
大学(6128)
经济研究(6115)
学学(6012)
(5999)
理论(5615)
实践(4965)
(4965)
技术(4530)
(4456)
问题(4400)
业经(4346)
保险(4301)
(4301)
国际(4204)
财会(4136)
统计(3748)
会计(3633)
技术经济(3621)
共检索到11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瑾  徐梓涵  崔传涛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考察地方政府行为性因素在债券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以地方政府行为作为切入点,基于中国信用债市场与地级市官员数据,考察因官员变更导致的地方政府行为非连贯性对债券市场违约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官员变更会导致债券市场违约率上升,且主要作用于非国有企业,在官员任期较长、透明度较低、营商环境较差的地区更为明显。中国债券市场存在政府兜底行为,城投债拓展了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兜底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债券市场违约样本中,官员变更年度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高于未变更年度,说明原有政企关系使一些财务质量不佳的企业留在了债券市场。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多  
交易商协会针对企业总体债务率偏高、债券信用风险事件有所增加的形势,建立健全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推动债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中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取得新的成就,为圆满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多  
交易商协会针对企业总体债务率偏高、债券信用风险事件有所增加的形势,建立健全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推动债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中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取得新的成就,为圆满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佘国满  
近年来城投债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引起了中央、投资者对城投债风险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变更对城投债发行概率和发行规模的影响,以及与发债风险和发债成本的关系。通过对2004—2012年我国省级、地级市发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由官员更替引发的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城市的发债概率,并减少发债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官员变更与发债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书记或市长更替会提高城投债的发债风险,增加发债成本。且当变更引发的不确定性程度更高时,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当城市面临更高的偿债压力时,官员更替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地方债的理解。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子宪  卢海峰  关伟  
自2014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不断发酵,一方面受世界经济下行、供给侧结构改革、金融去杠杆和监管规范化影响,局部风险逐渐暴露,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提升了对信用风险暴露的容忍度,不再一味对违约债务承诺风险兜底和刚性兑付。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权衡利弊,认为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势在必行。今后,应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市场基础设施,发挥信用衍生品市场作用,丰富人民币投资标的,健全做市商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等,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债券市场信用风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李潇璇  朱广印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是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构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以全面准确度量发债主体的债务风险,利用2015-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数据,基于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比照,从发行利差的风险溢价角度对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专项债券自身来看,其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发债主体之间的债务风险差异;但专项债券与一般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行利率扭曲,相对于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定价对债务风险的溢价程度明显偏低。上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定价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化水平,但并不充分也不到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廖俊平  王珏  
官员变更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当地企业的正常经营投资活动。本文研究这样的问题:地方官员的变更是否会加剧当地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加剧或减弱这种作用机制?本文以1999—2012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官员变更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将显著加剧当地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同时,若新任官员与省级官员存在"老乡"关系时会降低这种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当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低时,企业风险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程度更大,但由官员变更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处于不同行业管制的企业以及产权不同的企业风险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小锐  翟旭东  
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与收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小锐,翟旭东自1981年我国首次发行国库券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历了13个年头。在这13年中,债券种类由1981年时的国库券一种发展为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家代理机构债券、外币债券等五大类共2...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凤华  
2016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违约风险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对公募债市场已经发生实质性违约及重大信用风险事件的33家企业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建议发行人、中介机构和监管层三方形成合力,以引导我国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力  张自力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工作紧密围绕着:规范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科学界定市政债券的违约概念和统计口径、建立有效的偿债担保机制等具体内容展开,这些措施在保持市场风险分析的准确性、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违约风险监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的监管经验对于仍处于尝试发展中的我国市政债券市场颇具借鉴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晓虹  孙洪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国债协会赴英国培训考察团  陈勇  刘红生  
英国在债券市场管理与风险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承担国债市场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债务管理局和金融服务局,其他监管机构有伦敦股票交易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立红   吕琦   邹明锦  
绿色债券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其市场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各国“脱碳”目标的实现。对于绿色债券风险溢出效应中的均值效应、波动效应以及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可以采用DY、BK溢出指数模型来测度。绿色债券市场与传统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产业及市场之间普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且具有时变性以及非对称性;此外,极端环境的出现也会导致溢出效应的增强。因此,研究绿色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进一步促进绿色债券市场与相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进行相关风险管控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军  
中国债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风险,在防风险的背景下需要重新检视,建立相应的方法论和工具箱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已稳居世界三大债券市场之一。截至2016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超过60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债券余额占GDP比重超过86%,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累积了一些风险。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又是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