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3)
2023(8732)
2022(7046)
2021(6354)
2020(5658)
2019(12656)
2018(12455)
2017(24849)
2016(13405)
2015(14906)
2014(14514)
2013(14755)
2012(13592)
2011(11729)
2010(11903)
2009(11261)
2008(11505)
2007(10510)
2006(9098)
2005(8428)
作者
(36028)
(30294)
(29898)
(28445)
(19972)
(14459)
(13547)
(11656)
(11556)
(11021)
(10399)
(10382)
(9898)
(9526)
(9428)
(9344)
(8909)
(8775)
(8726)
(8647)
(7472)
(7429)
(7373)
(7089)
(6793)
(6766)
(6648)
(6603)
(6049)
(5840)
学科
(76670)
(71913)
企业(71913)
(70650)
经济(70576)
管理(58863)
方法(35214)
数学(27696)
数学方法(27595)
(26599)
业经(25929)
(22597)
(20183)
财务(20180)
财务管理(20153)
企业财务(19188)
农业(16960)
技术(15726)
(14060)
中国(14004)
(13175)
(13088)
地方(12720)
企业经济(11992)
(11683)
经营(11454)
(11136)
理论(11069)
技术管理(10508)
(10361)
机构
学院(194909)
大学(188887)
(89452)
经济(88091)
管理(85432)
理学(73820)
理学院(73229)
管理学(72528)
管理学院(72158)
研究(54562)
中国(47288)
(44385)
(38617)
财经(35028)
(31989)
(30621)
(29749)
科学(28876)
经济学(27635)
中心(27169)
财经大学(25829)
业大(25540)
商学(25503)
经济学院(25328)
(25318)
商学院(25293)
(24009)
北京(23767)
经济管理(23452)
农业(23138)
基金
项目(125022)
科学(102059)
基金(94470)
研究(94233)
(79017)
国家(78253)
科学基金(71316)
社会(63996)
社会科(60933)
社会科学(60913)
基金项目(50460)
(48858)
自然(44981)
自然科(44027)
自然科学(44017)
自然科学基金(43360)
教育(42593)
(39330)
资助(38484)
编号(36859)
(31529)
(29684)
(28907)
成果(28041)
重点(26820)
国家社会(26799)
创新(26756)
(26558)
(26255)
人文(26133)
期刊
(101386)
经济(101386)
研究(57138)
(39389)
管理(36443)
中国(35297)
(27814)
科学(23354)
学报(21483)
(21133)
金融(21133)
农业(19036)
财经(18881)
技术(18867)
业经(18494)
大学(18272)
学学(17689)
(16196)
经济研究(15807)
问题(13627)
技术经济(13081)
(12677)
教育(12443)
财会(11639)
现代(10710)
商业(10612)
(10510)
世界(10068)
会计(9817)
统计(9577)
共检索到292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在多期滞后效应;但官员变更引致的退出风险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有所不同,其中,对国有企业、尤其是非中央国有企业的风险增加尤为明显;任期的稳定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且任期对官员变更导致的风险有调节作用。本文还特别关注了官员自身特征对变更引致风险的影响,发现本地晋升的官员、在出生地任职的官员、学历水平较高的官员引致的企业倒闭风险较低。本研究为如何降低官员变更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决策依据,同时为科学制定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党论  赖再洪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官员为追寻地方经济增长牺牲了环境,然而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都影响官员晋升。重污染企业投资能带动当地GDP增长,也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本文以我国1999-2010年重污染行业(1)上市公司所在的191个地级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重污染企业投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显示:重污染企业投资的增加对地方官员晋升概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环境绩效在官员晋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晋升机制改革的政策起到了初步作用;并且这种负面影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城市中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勇  张丽  
采用2008-2015年各地级市主政官员(市长或者市委书记)更替事件作为政策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地方主政官员更替产生的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银行关联和政治关联的作用。研究发现:存在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会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水平,且这种影响对短期债务融资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考察结果发现:建立政治关联或者银行关联的企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的影响更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宇  
政府官员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一直是个重要的研究话题,近年来,我国企业高杠杆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心。基于全国234个地级市的数据,本文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考察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官员晋升激励显著影响了企业负债率。从静态负债率来看,官员晋升激励越强,企业负债率水平越高;从负债率动态的调整过程来看,官员晋升激励阻碍了企业负债率的调整速度,并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偏离目标水平的程度增大。由此形成了企业静态负债率长期偏高的结果,并且上述现象在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官员晋升激励主要是通过增加企业短期债务比重而影响企业负债率的,且在后果上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更可能陷入财务困境。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已有文献,提供了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证据,为解释中国企业债务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强  施龙中  陈轩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重机遇叠加,为提升粮食安全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选取2012—2020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水平和扩大信贷规模促进粮食安全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创新水平与信贷规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门限效应。因此,当前应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并使其努力跨越门限值,以期通过拓展数字金融发展溢出空间多维度来提升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岳龙  袁旺平  
地铁开通能有效促进人们的交流,本文使用2001—2016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地铁开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地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能解释同时期城市创新水平变化的24.13%,且结果高度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地铁开通后导致的校企联系增加、诱使的人力资本和FDI流入,是解释其提高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机制,这种机制可能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西低东高”的区域创新格局。本文研究结论为政府如何利用地铁网络引导区域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提供了经验层面的证据,同时为缓解当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强  施龙中  陈轩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重机遇叠加,为提升粮食安全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选取2012—2020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水平和扩大信贷规模促进粮食安全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创新水平与信贷规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门限效应。因此,当前应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并使其努力跨越门限值,以期通过拓展数字金融发展溢出空间多维度来提升粮食安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沫  邢炜  
文章先是通过理论分析发现金融波动通过影响企业投资项目成功概率的途径来影响投资率的高低。进而基于2001-2015年中国286个地级市数据对金融波动性和投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第一,金融波动性与投资率之间负相关。第二,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影响呈非线性:随着金融波动剧烈程度的增加,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抑制效应逐渐减弱。第三,无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非东部地区,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抑制效应都很显著。但是金融波动对投资率的非线性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在非东部地区则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家庭  张邓斓  孙哲  
城市居民依赖于私家车的出行方式是城市蔓延的典型特征之一,对汽车消费是否加剧了城市蔓延进行实证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私人汽车消费影响城市蔓延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2010-2012年247个地级市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汽车消费显著地加剧了城市蔓延;(2)城市蔓延的交通影响因素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有不同体现;(3)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启示:(1)根据城市的增长边界,控制特大城市的私人汽车消费数量;(2)未采取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应谨慎推行,杜绝突袭式限购;(3)适度提高私人汽车的出行成本,大力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利用2009—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小规模城市、人口收缩型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越明显。推进紧凑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秉承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未来提升城市创新质量的努力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月涛  胡子煜  王云  
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代表的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政策对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可显著降低地区污染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研究得到同样结论,进一步说明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调节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地方财力增长可有效驱动自贸试验区的减排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自贸区建设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总体而言,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助于降低地区污染排放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  唐珏  
雾霾治理是重大的民生工程,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关注地方领导人变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文章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地方领导人变更这一具有"准自然实验"性质的事件,检验了官员变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变更显著加剧了雾霾污染水平,而这一效应由市长变更所导致,主要发生在东部、中部和资源型城市。同时,官员变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因官员个体特征而存在差异,在外地官员的子样本中更为显著,并且更年轻、59岁特定年龄的市长有利于缓解官员变更对雾霾污染的加剧作用。进一步,官员变更也显著增加雾霾污染的波动水平,降低环境规制强度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官员变更加剧雾霾污染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的结论丰富了官员与污染相关的政治与环境经济学文献,为构建雾霾治理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自愿  李腾  雄伟  
地方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容易受到地方官员更替与企业高管变更的影响,以2005—2014年沪深上市的地方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剖析地方官员更替、高管变更与地方国企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官员更替能够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缓解投资不足;地方官员更替会提高地方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的概率,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同时,地方国企高管变更在地方官员更替与投资效率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地方官员更替通过影响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的决策,更容易干预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对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增强。整体而言,地方官员更替对地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管变更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应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经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