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1)
- 2023(12212)
- 2022(10806)
- 2021(9996)
- 2020(8371)
- 2019(19394)
- 2018(19350)
- 2017(37650)
- 2016(20304)
- 2015(22826)
- 2014(22804)
- 2013(22680)
- 2012(20880)
- 2011(18861)
- 2010(18989)
- 2009(17422)
- 2008(16577)
- 2007(14454)
- 2006(12902)
- 2005(11399)
- 学科
- 济(100828)
- 经济(100736)
- 管理(57606)
- 业(51894)
- 企(42805)
- 企业(42805)
- 方法(39946)
- 数学(34721)
- 数学方法(34403)
- 地方(24969)
- 中国(22155)
- 农(21509)
- 学(21208)
- 财(20276)
- 业经(19442)
- 农业(15047)
- 地方经济(14967)
- 贸(14681)
- 贸易(14670)
- 和(14186)
- 环境(14148)
- 制(14142)
- 易(14074)
- 理论(13707)
- 融(11791)
- 金融(11789)
- 技术(11731)
- 划(11644)
- 务(11591)
- 财务(11531)
- 机构
- 大学(291780)
- 学院(289649)
- 济(123612)
- 经济(121081)
- 管理(115432)
- 研究(101094)
- 理学(100211)
- 理学院(99044)
- 管理学(97386)
- 管理学院(96870)
- 中国(72950)
- 科学(62023)
- 京(61768)
- 财(54490)
- 所(50700)
- 研究所(46253)
- 农(43999)
- 中心(43987)
- 财经(43849)
- 业大(42127)
- 江(41200)
- 经(39834)
- 北京(39256)
- 范(38027)
- 师范(37732)
- 经济学(37591)
- 院(36670)
- 农业(34121)
- 州(33632)
- 经济学院(33592)
- 基金
- 项目(198680)
- 科学(155850)
- 研究(144882)
- 基金(144480)
- 家(125641)
- 国家(124631)
- 科学基金(106925)
- 社会(91957)
- 社会科(87123)
- 社会科学(87099)
- 基金项目(77237)
- 省(76575)
- 自然(69348)
- 自然科(67644)
- 自然科学(67629)
- 自然科学基金(66400)
- 教育(65074)
- 划(64353)
- 资助(59639)
- 编号(58288)
- 成果(47194)
- 重点(44110)
- 部(43490)
- 发(42915)
- 创(40644)
- 课题(39913)
- 创新(37916)
- 国家社会(37670)
- 科研(37596)
- 教育部(37377)
- 期刊
- 济(140197)
- 经济(140197)
- 研究(89941)
- 中国(51893)
- 学报(45092)
- 管理(42873)
- 科学(42295)
- 财(40381)
- 农(39394)
- 大学(33823)
- 学学(32068)
- 教育(28399)
- 农业(27416)
- 技术(24638)
- 经济研究(23288)
- 融(22586)
- 金融(22586)
- 财经(21939)
- 业经(20580)
- 经(18754)
- 问题(17900)
- 技术经济(15599)
- 图书(14609)
- 理论(14410)
- 业(13656)
- 科技(13523)
- 现代(13411)
- 资源(13045)
- 实践(12943)
- 践(12943)
共检索到426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伟 崔万田
以2010~2015年中国90个经开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官员任期、晋升压力与经开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与省市主政官员的研究相似,经开区一把手官员任期较短、更替频繁,样本经开区官员平均任期2.56年,任期现象与晋升指挥棒下官员的晋升竞赛有关。二是官员任期与总量经济指标正相关,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晋升压力与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一方面从官员治理的角度验证了经开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暗含这种晋升竞赛将影响官员任期,助推官员的短视行为,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
官员任期 晋升压力 经开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本文重新考察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的存在性及其具有的机制和模式。基于度量地方官员之间政治竞争的变量,本文发现,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政治竞争显著地刺激了地方经济增长,政治激励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推动作用。在相同的政治竞争和政治激励下,职业前景差异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地方官员经济增长行为的差异,具有较好的职业前景的地方官员有更大的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居于中间地区禀赋水平的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效果相对较弱。从阶段差异上看,这种地方官员的相互政治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的阶段。
关键词:
地方官员 职业竞争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地方官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被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探讨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经济增长对于官员晋升有哪些影响?经济绩效一官员晋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种晋升激励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本文从激励机制、官员治理的体制安排、官员的个人特征、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就经济增长与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找到相关脉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曹春方 马连福 沈小秀
本文将官员个体动机与地方政府群体动机分开讨论,实证检验财政压力、晋升压力以及官员任期对地方国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和晋升压力均能导致地方国企过度投资,并且财政压力部分中介了晋升压力对过度投资的作用;官员任期与地方国企过度投资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而晋升压力导致的过度投资也随任期倒U形变化。进一步发现,这些影响因官员来源及控制人政治级别而异;官员任期以及任期调节下的晋升压力对地方国企过度投资的"掠夺之手",部分是通过影响企业长期贷款的"支持之手"来实现的。本文从官员个体和地方政府群体动机角度探讨了过度投资的原因和具体途径,拓展和丰富了政府"掠夺之手"的研究。
关键词:
政府动机 官员任期 过度投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佟健 宋小宁
对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省长推动经济增长知识的不完备、公共部门内部激励机制的特点、中央给予各省发展资源的不均等、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不准确、省以下官员晋升与经济绩效关联弱五个角度,在理论和经验上系统地分析了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框架的缺陷,指出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经验要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仍然为时尚早。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晋升竞赛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英姿 许丹
本文以我国34个大中城市为样本,研究了地方官员晋升压力、金融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我们发现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对其辖区内主要城市房价的增长有正向作用,金融市场化程度与房价增长呈倒U型关系。另外,在政府资源控制力强的城市中,晋升压力对房价增长的促进作用和金融市场化对房价增长的抑制作用都更加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地方官员以GDP增长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导致地方政府有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激励,地方政府对于经济资源的控制为这种干预创造了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先航 曹廷求 李维安
基于晋升激励的视角,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样本验证了政府股东的"政治观"。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及任期对城商行贷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晋升压力大时,城商行会减少贷款,但官员任期会弱化这种作用;从期限结构看,减少的是短期贷款,且会增加中长期贷款。同时城商行会减少批发零售业而增加建筑、房地产业贷款,也会有较高的集中度、关联贷款及不良贷款率,且除关联贷款外,官员任期大多对二者关系有强化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晋升压力会通过增加中长期贷款、增加房地产贷款、提高集中度的途径形成不良贷款,且在官员考核中增加环境、民生指标能够有效抑制不良贷款的累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李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更替成为一种常态,现有文献忽视了其对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我们讨论了多种地方官员更替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机制,强调省长、省委书记更替会对辖区经济增长带来短期的负面影响。在实证上,我们采用1979—2006年间我国29个省区的官员更替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省长省委书记更替对辖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因地方官员更替频率、更替的地方官员的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地方官员更替主要影响辖区的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并非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增进对如何现实省区经济平稳增长的理解。
关键词:
地方官员更替 经济增长 政治晋升激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党论 佘国满 陈杰
本文首先从政权合法性和政权权威的视角重新阐释官员晋升与经济增长业绩间的关联性,将其更多地视为官员选拨合法性的体现。利用1999—2009年的地级市数据进行研究表明,官员在任期内的相对经济增速与其晋升显著正相关,而前任官员的经济绩效被视为当期官员的"标杆"。同时,具有高校或高管背景、拥有交流经历、政治生涯表现更好的官员晋升概率更大,但它们不会弱化经济绩效与晋升的关系。此外,我们通过对经济增长进行分解后发现,具有经济效率(TFP)提升的经济增长与晋升的关系更强。
关键词:
地方官员晋升 经济增长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建军 张蕊
本文通过构建晋升Probit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2000—2014),实证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发现,近15年来,以固定资产增速反映的传统经济增长与省级官员晋升无显著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省级官员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互联网经济与省委书记晋升正相关,与省长晋升无关;环保绩效与省级官员晋升呈"倒U"型曲线关系;民生支出与省委书记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与省长晋升无关。这些发现说明经济增长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重要内容,激励指标已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民生改善与社会公平也在地方激励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经济社会转型中地方政府围绕GDP...
关键词:
晋升激励 经济增长 民生绩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现有实证文献已经发现我国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倒U型,但还鲜有文献深入地讨论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讨论了地方官员的职位适应、任期波动、晋升可能以及政策滞后等因素对地方官员发展经济努力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倒U型轨迹的重要来源。我们采用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对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了区分考察,发现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倒U型轨迹,反映了中央对两者激励和治理以及两者对政治激励反应的差异。
关键词:
地方官员 任期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任佳宝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边界 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 风险偏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犇 宋艳伟
本文将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与信贷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之间通过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行为联系到一起。首先,分析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如何由于增长方式的原因强化成为投资的竞争,而地方政府又如何利用金融体系制度控制干预信贷资源,助长了其非理性的投资。其次,从吸引内外资的手段入手,分析吸引内外资中本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再通过分析我国政府主导型投融资体制下地方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行为选择,以及其中信贷资源的支持作用。最终归结到地方政府主导下投资拉动的增长过程中,信贷资源为这一目标的贡献。最后分析,这种扭曲机制如何形成投资效率低下而造成对信贷资源的浪费。之后,运用我国1985-2005年的省...
关键词:
晋升 地方经济增长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刚强 程恒祥 吴斯
基于2006—2016年中国70个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情况和任职的市委书记的详细个人信息,系统地研究了地方官员治理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追求政治晋升激励下,城市官员晋升压力越大,他们就越有可能为个人私利去干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导致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不佳。并且在晋升锦标赛的模式下,城市官员任期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呈现显著的正U型关系,正U型曲线的最低点出现在3. 14年处,略低于官员任期的均值。当官员任期较短时,晋升压力会增强官员任期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负效应;而当官员任期延长到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起到促进作用时,晋升压力的增大会缓解这一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官员任期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正U型关系对于上任年龄小于55岁的市委书记更为明显,对于上任年龄大于等于55岁的市委书记则趋于消失。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伟 田红云
本文以地方官员是"理性经济人"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将现有政治晋升机制中的"相对绩效考核"方式体现于官员的效用函数,从而考察了晋升博弈中的地方官员之所以存在行为差别的原因,为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一个并非仅仅基于经济因素的解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现有的晋升机制下,发达地区地方官员会(较不发达地区地方官员而言)更多地对地区经济增长伸出"援助之手",这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容易引发官员出现不良行为,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发散"的恶性循环;第二,中央政府旨在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有利于官员行为的"趋同",但中央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却有可能加剧官员行为的"发散";第三,在晋升博弈中,随着市...
关键词:
官员行为 政治晋升 地区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