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1)
2023(8837)
2022(7226)
2021(6514)
2020(5637)
2019(12304)
2018(11909)
2017(23347)
2016(12890)
2015(14363)
2014(14110)
2013(14308)
2012(12978)
2011(10974)
2010(11504)
2009(11069)
2008(11607)
2007(10604)
2006(9581)
2005(9178)
作者
(34322)
(28591)
(28156)
(27346)
(18359)
(13460)
(12857)
(10793)
(10539)
(10472)
(9793)
(9674)
(9509)
(9310)
(8993)
(8631)
(8513)
(8191)
(8104)
(8040)
(7159)
(6981)
(6963)
(6717)
(6465)
(6449)
(6387)
(6385)
(5708)
(5607)
学科
(75330)
(72338)
企业(72338)
管理(60802)
(56029)
经济(55945)
(38410)
业经(24951)
方法(23465)
(22185)
财务(22173)
财务管理(22121)
(22053)
企业财务(20998)
税收(20601)
(20419)
(20376)
数学(16057)
(16049)
数学方法(15937)
财政(15564)
技术(14967)
农业(14900)
(14860)
中国(13971)
(13003)
(12668)
(12344)
(12204)
企业经济(11922)
机构
学院(181619)
大学(174511)
(79983)
经济(78605)
管理(74978)
理学(63249)
理学院(62779)
管理学(62243)
管理学院(61898)
(54792)
研究(52298)
中国(46323)
财经(37568)
(35316)
(33826)
(31325)
科学(27638)
财经大学(27106)
(26442)
(25829)
中心(24585)
经济学(24244)
(23869)
商学(22509)
商学院(22322)
北京(22320)
经济学院(22079)
研究所(21730)
业大(21335)
(20477)
基金
项目(106033)
科学(85476)
研究(82623)
基金(78347)
(65020)
国家(64335)
科学基金(58429)
社会(54806)
社会科(52095)
社会科学(52081)
(42508)
基金项目(40719)
教育(36620)
自然(35619)
自然科(34881)
自然科学(34872)
自然科学基金(34359)
编号(33386)
(32927)
资助(32006)
(28911)
成果(27577)
(25778)
(23739)
(23734)
(23624)
创新(23118)
重点(22915)
国家社会(22826)
课题(22355)
期刊
(97481)
经济(97481)
研究(64555)
(51507)
中国(37732)
管理(33843)
(25506)
学报(19914)
科学(19594)
财经(19401)
(19361)
金融(19361)
(18351)
技术(17317)
农业(17130)
业经(17048)
(16653)
大学(16349)
(15884)
经济研究(15797)
学学(15603)
财会(14722)
教育(14503)
税务(14115)
会计(13310)
问题(12133)
技术经济(11680)
(11451)
(9949)
(9832)
共检索到298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泰劼  罗曼璐  宋献中  
本文以2001-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级地方官员任期考核压力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市委书记与市长的任期越长,距离任期考核时点越近,其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官员主要通过增强辖区内税收稽查力度来影响企业实际税率。进一步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官员面临任期考核压力时,企业实际税率提升更多;地方法律制度越完善,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弱,两者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受地方财政收入压力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企业相较东部地区,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更强。长期均衡检验发现:官员在结束任期考核后,企业实际税率会显著降低,在新主政官员上任后第三年才会实现再次增长。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地方官员任期考核与企业实际税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对认识地方政府行为,制定税收政策以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志华  余明桂  
环境污染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此中央组织部于2013年12月颁布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的颁布能否实现预期效果?本文以晋升锦标赛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为基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知》颁布能显著抑制高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政策制定目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上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支持晋升锦标赛理论,与财政分权理论预期不符;本文结论也表明,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政府部门间的联动与合作对于实现《通知》制定的目标至关重要。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波  周颖  陈世来  
文章利用2007—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省委书记(1)任期资料,运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省委书记任期考核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在省委书记任期考核年,企业盈余管理显著增加。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任期考核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省委书记干预能力或干预动机强的情况下。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认识,同时也为完善中国官员考核和企业监管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陶东杰  李成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同时会提升地方财政压力,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以及企业实际税负。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企业两部门博弈模型,并基于我国低碳城市试点的准自然试验,利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力度提升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负向冲击显著加剧了地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因此提高了税收努力,平均而言,使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上升了0.5个百分点。这一效应主要发生在环境治理压力更大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文的发现从财政治理的视角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与地区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德  杨晓璇  刘剑民  
地方主要官员变更引致的财政支出波动会对地方经济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加剧当地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笔者以2006—2016年沪深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官员变更引致的财政支出波动及其对企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影响当地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财政支出对企业系统性风险存在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系统性风险受到财政支出波动的影响较小;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缓解企业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  魏建  
传统分权理论通常将财政分权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未考虑政治结构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断改变着地方官员的构成。以交流制度实施后省委常委层面官员的构成情况作为衡量指标,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结构变动及其他因素对省际财政分权的影响,发现:一是官员交流对财政分权产生了方向相反的双重影响,即随着交流官员比例的提高,以财政收入衡量的分权水平在下降,以财政支出衡量的分权水平却在提高;二是与多数国家表现和研究判断相反,中国城市化降低了财政分权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姚凯辛  李为  项后军  
本文采用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地方债务对实体企业杠杆率结构分化的影响以及财政压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地方债务规模扩张,总体上挤出了实体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杠杆率。第二,地方债务对于实体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存在显著的产权结构和期限结构分化,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企部门和企业长期融资,对国企部门和企业短期融资影响不大。第三,财政压力催化地方债务导致企业杠杆率的产权结构分化和期限结构分化更加显著。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合理控制地方债务扩张速度,避免实体企业融资被过度挤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红建  汤泰劼  宋献中  
本文选择2000-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环境投资衡量企业环境治理力度,实证检验了省级官员任期考核与五年规划目标考核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境投资整体上呈现显著的五年规划周期性规律,而官员任期周期性规律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随着中央明确将"环境绩效"纳入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后,企业环境投资的官员任期周期性规律开始变得显著,而五年规划周期性规律则变得不显著,两者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机制检验还发现:整体环保补贴与排污费用征收均呈现显著的五年规划周期性规律,且当官员任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获宝  黄大禹  邹梦婷  
本文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地方经济考核压力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则会加剧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上述核心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不变。渠道机制检验发现,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会造成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约束增强和融资成本提高,并迫使企业有着更强的脱实向虚偏好,进而带来显著的财务不稳定,这些变化都会冲击企业的正常财务行为,带来短贷长投行为强度的增大。从企业和地区异质性来看,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能够显著推升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本文可以为明晰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偏好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的支持,为理解企业财务投融资行为提供来自政府制度层面的相关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曹春方  马连福  沈小秀  
本文将官员个体动机与地方政府群体动机分开讨论,实证检验财政压力、晋升压力以及官员任期对地方国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和晋升压力均能导致地方国企过度投资,并且财政压力部分中介了晋升压力对过度投资的作用;官员任期与地方国企过度投资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而晋升压力导致的过度投资也随任期倒U形变化。进一步发现,这些影响因官员来源及控制人政治级别而异;官员任期以及任期调节下的晋升压力对地方国企过度投资的"掠夺之手",部分是通过影响企业长期贷款的"支持之手"来实现的。本文从官员个体和地方政府群体动机角度探讨了过度投资的原因和具体途径,拓展和丰富了政府"掠夺之手"的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艳  罗党论  
地方官员如何影响地方企业发展?借用地方城市市长更替视角,本文考察2000—2008年277个地区的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更替导致辖区企业的投资支出增加,投资效率下降;官员更替频率越大,辖区内企业投资波动率也越大。地方官员更替对辖区内企业投资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影响尤甚;同时,也受到地方官员的特质影响,如地方官员升迁动机更强以及官员由外地调任会导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治经济周期与政府干预的相关文献,对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干预企业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业坤  马光源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匹配地级市市委书记数据,本文证实了地方官员对于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变更会加剧辖区内企业的产能过剩,表现为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下降。企业产能过剩随着官员任职变化、党代会召开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当新任市委书记为本地籍贯或者临近退休时,企业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非正常换届时,官员变更会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官员变更的情况下,与潮涌效应相比,企业产能过剩更可能是地方官员迫于政绩压力施加干预的结果;地方官员会通过税收、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关键资源的配置推动企业产能扩张;处于非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官员更替时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去产能政策能够抑制官员变更导致的企业产能过剩。本文对于从地方官员视角和微观层面理解中国式产能过剩现象以及监管部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峰  龙硕  胡军  
本文在晋升锦标赛框架下,研究财政分权、政绩偏好与地方官员腐败之间的关系。与现有文献认为财政分权对腐败产生单向影响不同,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腐败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在传统研究公共支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厂商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我们发现财政分权对腐败呈现倒U型影响,且这一关系受到地方政府对经济绩效偏好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地,使用中国30个省1998—2010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以上理论假说,即:当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时,分权会恶化腐败问题,但政绩偏好的提高能够弱化这一恶化效应;而当财政分权较高时,分权会缓解腐败问题,而政绩偏好又可以放大这一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旭杰  郭庆旺  李明  
本文试图从制度视角分析我国通胀水平变动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我们同时考察财政分权、官员治理模式下的地方官员任职特征对地方投资结构的影响,进而通过国有经济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对通胀水平产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979-1997年间,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分别降低和提高了通胀率,年龄较大、任期较长以及曾有中央部门任职经历的地方官员所辖地区通胀率较低。1998-2012年,财政分权对于通胀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官员治理模式显著降低了通胀水平。因此,在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治理模式下,为了抑制当前通胀水平进一步下降趋势,我国应积极推进稳增长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泳泽   冯栋琨  
地方财政压力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使用手工整理的2003—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收入增长目标数据来衡量地方财政目标压力,研究了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财政目标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政支出中的科技支出规模,但地方政府也会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努力来完成财政收入目标,进而提升了企业实际税负。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以发明专利产出为代表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财政目标压力对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和处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的创新活动的抑制最为明显,且这种抑制效应更多体现在存在财政赤字的地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改革来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