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2)
- 2023(6075)
- 2022(4855)
- 2021(4885)
- 2020(4089)
- 2019(9227)
- 2018(9292)
- 2017(17401)
- 2016(9947)
- 2015(11516)
- 2014(11307)
- 2013(10253)
- 2012(9043)
- 2011(8175)
- 2010(8492)
- 2009(7586)
- 2008(7384)
- 2007(6514)
- 2006(5696)
- 2005(5077)
- 学科
- 济(34003)
- 经济(33973)
- 管理(25271)
- 业(21479)
- 企(19055)
- 企业(19055)
- 方法(18880)
- 数学(17049)
- 数学方法(16544)
- 中国(10025)
- 财(8672)
- 理论(8546)
- 农(8319)
- 学(7909)
- 教育(7725)
- 业经(7067)
- 教学(6611)
- 制(6461)
- 地方(6006)
- 和(5320)
- 工作(5011)
- 体(5010)
- 划(4919)
- 农业(4917)
- 贸(4794)
- 贸易(4790)
- 环境(4776)
- 务(4764)
- 技术(4740)
- 财务(4732)
- 机构
- 大学(131841)
- 学院(127653)
- 管理(48762)
- 济(44440)
- 经济(43292)
- 理学(42588)
- 理学院(42072)
- 研究(41263)
- 管理学(40736)
- 管理学院(40519)
- 中国(30012)
- 京(27775)
- 科学(26207)
- 财(22331)
- 所(19724)
- 范(19546)
- 师范(19387)
- 江(19231)
- 中心(19201)
- 业大(18289)
- 研究所(18059)
- 农(17916)
- 财经(17596)
- 北京(17573)
- 经(16064)
- 院(15775)
- 师范大学(15547)
- 州(15401)
- 技术(14346)
- 教育(14220)
- 基金
- 项目(88729)
- 科学(70471)
- 研究(65447)
- 基金(63394)
- 家(55249)
- 国家(54823)
- 科学基金(47588)
- 社会(40225)
- 社会科(38056)
- 社会科学(38045)
- 省(35492)
- 教育(33525)
- 基金项目(32749)
- 自然(31398)
- 自然科(30719)
- 自然科学(30715)
- 划(30534)
- 自然科学基金(30119)
- 编号(27363)
- 资助(26600)
- 成果(23278)
- 重点(20807)
- 课题(20137)
- 部(19491)
- 大学(19031)
- 创(18761)
- 发(17934)
- 创新(17309)
- 科研(17188)
- 项目编号(17119)
共检索到188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地方大学治理是指在地方大学、地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地方大学的善治,其治理结构和功能均呈现独特性,相应的治理模式也展现出复杂性。地方大学的治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办学特色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选择行走于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价值观。地方大学的治理条件包括健全保障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型为市场引导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关键词:
地方大学 大学治理 治理模式 价值诉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兢
地方大学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问题。在实践层面,必须避免对欧美大学制度的简单引介、模仿;在理论层面,要在跨学科的视野下,系统研究地方大学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我国地方大学治理结构呈现扁平化,办学特色呈现多样性特征。正是这种独特的发展背景,预设了我国地方大学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道路。第一,规范地方政府角色;第二,健全法律规章体系;第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四,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关键词:
地方大学治理 结构特征 建设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晓辉 刘敏 谷小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教育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其引发的各类全球和区域性问题,是开展教育全球治理研究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既非一个同质化的过程,亦非一个平衡发展的过程。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治理的发展特点,探索高等教育全球治理可能形成的新格局,试求全球化问题解决过程中国际合作的责任分担模式,讨论"和而不同"价值观下如何维护本国高等教育传统和学术自由,是本书的出发点。通过比较研究,本书最终仍旨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旨在提高我国大学治理实现"善治",并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储德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而朝向预定目标前进的所有具体措施的落实,都有赖于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当前,认真思考"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思政"教育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构建与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相适应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娟
尽管有着相同的起源,欧洲大陆大学和英美大学的治理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大学治理是专家治校还是外行领导内行,是把政府"圈进来"还是"挡出去",能否运用市场机制?欧洲大陆法系更强调理性主义、国家主义、平等主义的法治理念与思想传统,英美法系更强调经验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法治理念与思想传统,这与两种治理模式的不同有着密切关系。大学治理终究要依托社会的法律架构和治理环境,没有能够指导一切的绝对理性,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所谓模式。只有尊重本土性,同时又能保持开放性和实用性,才能建设具有一国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治理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煊 程立茹
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演变成全球价值系统乃至全球价值网络的整体抗衡。企业价值网络运营理念特征包括群体竞争系统、客户价值驱动、核心企业统筹、信息系统整合、集体合作共赢、功能模块分工、知识流动共享和动态成长优化。与价值链的行业局限性不同,企业价值网络能够整合跨行业的价值系统,满足客户的组合价值需求。稳定型组合价值包、个性化组合价值包和解决方案型组合价值包是企业价值网络实现竞争优势主要载体。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爽 景维民
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大学治理模式阶段性演进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变迁相伴相随。考察国家治理变革背景下中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路径演进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能型大学治理"模式"、教育大革命"后的"政治导向型大学治理"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服务型大学治理"模式和新时期"科学发展型大学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和归纳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更加注重治理依据战略性、治理目标全局性、治理结构系统性、治理改进创新性、治理评价科学性等特征。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爽 景维民
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大学治理模式阶段性演进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变迁相伴相随。考察国家治理变革背景下中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路径演进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能型大学治理"模式"、教育大革命"后的"政治导向型大学治理"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服务型大学治理"模式和新时期"科学发展型大学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和归纳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更加注重治理依据战略性、治理目标全局性、治理结构系统性、治理改进创新性、治理评价科学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大力发展债务资本市场,推动市场扩容和产品创新,将是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地方融资困境的重要考量城镇化和工业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两大"引擎",是我国经济内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美玲
教育公共治理的合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教育发展现实的价值选择,在明晰多元治理主体职能边界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互动、合作、博弈、制衡与共生的多元治理方式,建构"有限的政府、规范的市场、专业的社会、自主的学校、自觉的公民"共同构成的治理格局,以求合理解决保障基本教育需求与满足多元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维护教育过程公平,保证差异公平,并兼顾效率。
关键词:
治理理论 教育公共治理 治理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少惠 尤佳
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观时代背景下“元问题”层次的学术探索,也是顺应全球化与公共治理趋势而衍生的“文化统治—文化管理—文化治理”之必然进路。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转向在价值导向和构成要素方面产生重要的变化,形成多元合作网络结构与治理模式,以及作为运行与保障的治理机制。基于“理念—模式—运行机制”的递进框架,对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话语体系进行前设性思考,勾勒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模式的图景,阐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效能的运行机制,以深化文化治理这一国家治理形态的理论内涵,丰富文化治理理论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富利
传统行政主导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在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向以"共治、善治与法治"为标志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化。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考量国家性质与社会基础,需要寻求市场与政府二者间税理意义的衡平。财税体制须快速进入现代财税治理的轨道,推进民主决策、法治国家、公共参与等现代财税方式的转化;而国家在治理层面将继续淡化其宏观调控的功能,要求财税治理彻底告别宏观调控的传统观念,最终使一切财政活动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中心展开,达致"用之于民"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财税治理 理念更新 模式转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滢涛
归纳公共文化治理对象、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国外经验等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农村、城市公共文化治理等实践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具有微观、个案和定量分析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等特点,但同时也发现已有研究存在基本概念分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融合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后续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公共文化治理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积极应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以更高质量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完善课程体系为关键点,以加强教学管理为基本保障,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工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新平 张安富
多校区大学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特征。对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实行文理渗透,培养高素质人才;激发全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模式,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探索与国际现代大学管理模式接轨的体制。“数字化校园”模式、分层与归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设计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管理理念 模式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