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5)
- 2023(10601)
- 2022(8631)
- 2021(7998)
- 2020(6685)
- 2019(15258)
- 2018(15075)
- 2017(28581)
- 2016(15873)
- 2015(17562)
- 2014(17515)
- 2013(17228)
- 2012(15748)
- 2011(13859)
- 2010(14028)
- 2009(13163)
- 2008(13298)
- 2007(11589)
- 2006(10291)
- 2005(9579)
- 学科
- 济(64641)
- 经济(64558)
- 管理(52233)
- 业(46797)
- 企(41186)
- 企业(41186)
- 财(31713)
- 方法(23126)
- 制(21313)
- 数学(20043)
- 数学方法(19792)
- 中国(18649)
- 农(17185)
- 业经(16690)
- 务(15720)
- 财务(15683)
- 财务管理(15623)
- 体(15588)
- 企业财务(14859)
- 财政(14774)
- 地方(14712)
- 贸(14581)
- 贸易(14578)
- 易(14315)
- 体制(13664)
- 出(13360)
- 学(12317)
- 政(12014)
- 产业(11871)
- 银(11804)
- 机构
- 学院(213620)
- 大学(212811)
- 济(94565)
- 经济(92832)
- 管理(80748)
- 研究(73351)
- 理学(68649)
- 理学院(67903)
- 管理学(66962)
- 管理学院(66547)
- 中国(57925)
- 财(55366)
- 京(44697)
- 科学(41046)
- 财经(39059)
- 所(35971)
- 经(35249)
- 江(34296)
- 中心(33079)
- 研究所(31547)
- 农(31007)
- 经济学(30704)
- 财经大学(28585)
- 北京(28085)
- 业大(27769)
- 经济学院(27648)
- 院(27378)
- 范(26226)
- 师范(25978)
- 州(25834)
- 基金
- 项目(138163)
- 科学(109866)
- 研究(104268)
- 基金(101001)
- 家(86697)
- 国家(85997)
- 科学基金(74543)
- 社会(68897)
- 社会科(65618)
- 社会科学(65600)
- 省(54082)
- 基金项目(52812)
- 教育(47734)
- 自然(45348)
- 划(44346)
- 自然科(44245)
- 自然科学(44233)
- 自然科学基金(43496)
- 编号(40988)
- 资助(40914)
- 成果(34384)
- 制(32157)
- 部(31612)
- 重点(31384)
- 发(30504)
- 课题(29667)
- 国家社会(29365)
- 创(29269)
- 性(27941)
- 教育部(27649)
共检索到342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克竞
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出让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既有效刺激了我国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逐渐引发了"土地财政"、"房地产依赖"等威胁到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负面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现有文献多集中于财政体制改革深化、房地产政策调整和土地出让方式与税收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系统性的实证分析与佐证。本文采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由地方财政土地依存度、地方产业结构、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地方债务增长四个内生变量组成的联立方程,展开对彼此间关系的检验与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财政体制并非是引发地方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失调问题的核心要素,而城镇化发展规律则是主因。同时,房地产行业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晓虹 席鹏辉
以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为准实验,利用土地出让的微观数据进行双重差分回归,实证检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显著地降低了土地出让宗数。同时,财政压力也引起了土地出让面积的减少和土地出让价格的上升。这主要是源于地方政府倾向于出让商住用地,明显降低工业用地的出让比例,并优先采用易得高价的“招拍挂”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土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引起的土地市场中商住用地占比增加将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工业化过早过快下降这一现象很可能与地方财政压力及其诱发的政府供地策略密切关联。
关键词:
财政压力 事权改革 土地出让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丽娜 石晓平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出让制度改革中中国省级层面和江苏省地市级层面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各省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地级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平均值高于全国省级平均水平。研究结论:国家政策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和土地出让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不同省份间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存在明显差异,有的省份存在明显的"土地财政"现象;"土地财政"现象在低一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更为明显。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阳华
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和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基本激励结构和约束条件。本文构建建设用地指标约束下地方政府的最优工业用地出让决策模型,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预测均衡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在产业升级基础好的地区,产业结构将会呈现出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提高的产业技术特征,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产业组织特征,以及工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产业布局特征。而在产业升级基础较弱的地区,地方政府存在减少出让工业用地而增加商业用地供应的短期逐利动机,形成"去工业化"和商业开发过热的结构扭曲,地区间产业结构失衡的格局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还要在基础制度层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
制度基础 产业结构 地方政府 土地出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乃铭 金澎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土地出让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博弈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结果:(1)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在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2)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对政府财政税收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显著;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对财政税收短期内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不显著。研究结论:协议出让土地对政府的短期回报较低,但可创造长期稳定的税收收益,并带动该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招拍挂"出让土地可为政府带来较高的短期税收收益,但长期回报率较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燕萍 罗娟
在现行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得以形成,但这种财政收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风险,破坏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从完善财政体制和土地出让制度两个方向来逐步降低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规避风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中原地产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一线城市宅地平均楼面地价环比大幅回落34%。CRIC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0个典型城市5月份土地出让金收入为578亿元,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24.6%,这是20个月来首次落入同比负增长区间。数据表明,多地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明显弱于去年同期。土地市场不景气致使地方政府压力增大。根据财政部数据,2013年全年地方本级收入为68969.13亿元,而201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41249.52亿元,占地方财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璋 周新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工业、服务业和政府的三部门效率模型,以分析城市用地出让价格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全国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土地出让价格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产业结构失调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中西部城市的分区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偏低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同。在重工业较发达、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偏低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大。因此,应尽快转变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和任免制度,改变税收模式,减少政府补贴工业用地市场的行为,因地制宜的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涵
从财政学角度考察分析我国土地出让金这个土地财政问题。揭示了土地出让金实质是一次性收取未来几十年的土地地租收益,具有是租非税、似税非税性质;透视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已成为"第四财政",评价"第四财政"的功过得失,特别指出土地出让金在为政府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暴露出短期行为、"寻租"温床、利益分配不合理等深层次弊端,建议当前在我国宏观调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应对土地出让金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整顿;最后还从理论上对"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个新理财理念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土地出让金 第四财政 地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小敏 徐盈之
基于2003—2015年258个地级城市的数据,通过细分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使用系统GMM方法检验了财政压力的土地出让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压力越大,"以地引资"的效应就越强,协议出让和挂牌出让是地方政府"以地引资"中偏好的方式。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会采用低价出让方式在区域间展开空间竞争,且中西部地区的竞争更为激烈;控制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行为后,财政压力的"以地引资"效应会减弱,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美涵
一、土地出让金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土地出让金,顾名思义,它是一个与土地和土地使用权相联系的新范畴,是一个土地财政问题。土地出让金,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中具有双重功能:一是调节土地的利用,改进和调整产业结构,包括一二三产业结构、各业内部结构等,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杠杆,调控在国家、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调节市场竞争关系等。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作为所有者,要收地租。土地出让金,实际上就是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若干年限的地租之总和。简言之,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实质,可概括为它是一个既有累计若干年的地租性质,又有一次性收取的似税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靳相木 丁静
本文从转型时期地方财政体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和财产法三个角度综合透视土地出让制度。分析表明,土地出让制度是当代中国大改革、大开放和大发展过程中实现的一项制度创新,它具有"财政、调控和产权"三大功能,它镶嵌于我国土地公有制框架内,渗透到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之中。要辨证地认识、对待和容忍土地出让制度的一些负面问题,必须继续坚持由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这一制度框架。在这一前提下,将土地出让制度置于当代中国转型发展背景中不断巩固它作为中国特色土地用益物权体系基石的地位,不断加强和完善其财政和调控功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鞠方 林辉叶 周建军
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时滞效应;短期内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作用效果并无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但就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东部与西部地区仍以地方财政支出影响为主,而中部地区的情况却出现了逆转,土地出让收入对房价的刺激作用要显著大于财政支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笑萍 童伟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将导致社会总需求收缩,而财政支出的增长将导致总需求扩张。如果财政支出的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表现为总需求扩张,在经济衰退时期将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反之则会加剧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王贤彬 徐现祥
近年来,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出让土地,现有文献主要强调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官员不仅面临财政激励而且还面临政治激励:在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官员有土地招商引资的动机。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经济体,地方政府官员出让土地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动机同时存在;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出让土地是源于"土地引资",而非"土地财政"。本文的工作意味着,中国的土地问题是与土地市场之外的因素联动的,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需要土地市场之外的联动改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官员 土地供给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