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8)
2023(16338)
2022(14041)
2021(13145)
2020(11322)
2019(25585)
2018(25354)
2017(49120)
2016(26977)
2015(30411)
2014(30386)
2013(29995)
2012(27724)
2011(24433)
2010(24855)
2009(23474)
2008(23914)
2007(21570)
2006(19309)
2005(17859)
作者
(77974)
(64530)
(64357)
(61143)
(41482)
(30954)
(29188)
(25085)
(24573)
(23572)
(22182)
(21981)
(20707)
(20492)
(20175)
(19503)
(19303)
(19028)
(18519)
(18490)
(16082)
(15989)
(15637)
(14926)
(14639)
(14442)
(14335)
(14300)
(12922)
(12737)
学科
(108687)
经济(108513)
(103211)
管理(98127)
(93612)
企业(93612)
方法(47319)
(40155)
数学(37087)
数学方法(36565)
业经(33683)
(33608)
(28370)
财务(28287)
财务管理(28228)
(27551)
中国(27384)
企业财务(26825)
农业(23039)
理论(21213)
技术(21106)
(20503)
(20044)
地方(19861)
(19587)
(18897)
(18448)
贸易(18437)
(18303)
(18080)
机构
学院(388824)
大学(386906)
管理(156225)
(154126)
经济(150620)
理学(133176)
理学院(131781)
管理学(129650)
管理学院(128935)
研究(124318)
中国(98830)
(83290)
(79981)
科学(75022)
(62685)
(61990)
财经(61498)
(60224)
中心(57107)
研究所(55708)
(55565)
业大(55445)
北京(53012)
(48491)
(48352)
农业(48235)
师范(48088)
财经大学(45239)
经济学(45109)
(44847)
基金
项目(249618)
科学(196772)
研究(186418)
基金(180873)
(155339)
国家(153942)
科学基金(133841)
社会(116868)
社会科(110628)
社会科学(110596)
(97900)
基金项目(95658)
自然(86353)
教育(85085)
自然科(84342)
自然科学(84324)
自然科学基金(82835)
(80802)
编号(76952)
资助(74734)
成果(63686)
(55066)
重点(54827)
(53291)
课题(52479)
(51871)
(49391)
创新(49141)
项目编号(48205)
教育部(47645)
期刊
(182044)
经济(182044)
研究(119646)
中国(78387)
(68430)
管理(62899)
(58706)
学报(57149)
科学(53241)
大学(44434)
教育(42953)
学学(41772)
农业(40045)
(38236)
金融(38236)
技术(34936)
财经(31336)
业经(30850)
经济研究(26771)
(26743)
问题(23437)
(21992)
技术经济(20402)
财会(20286)
理论(19340)
现代(18940)
图书(18768)
会计(18622)
(18223)
科技(17731)
共检索到595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海粟  汪锋  
债务处置问题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大难题,其根源在于政府、银行、企业这三大利益相关者对如何彻底解决“历史之债”尚未形成基本理论共识,因此也就缺乏科学的债务处置规则体系。本文通过对银企“历史之债”特点和本质的分析,将其界定为一种基于“体制之疾”的“受限债权”,并遵循这一逻辑,以“部分履行”为基本原则,构建具有实用价值的债务处置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伟民  万迪方  
本文提出国有企业职工安置中存在着国家对职工的无形债务问题。分析了无形债务的组成、测算方法 ,并认为可以通过“债转股”和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无形债务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刚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核心力量。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中,土地资产的处置尤为重要。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既符合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流动的制度,又推动和促进国企改革,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要保证国有土地出让金足额上缴国库,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从长沙市国有企业现状及土地资产处置状况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几种常用土地资产处置方式的利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对策和方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余晨阳  杨小静  全婷  
本文基于1995—2014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即便把资本结构区分为长期结构和短期结构亦是如此。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性、公司规模以及实际税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这说明虽然从总量数据上看国企负债的确构成了宏观债务的主体,但就制造业来说国企的债务水平和其经济特征是相匹配的,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足以解释这种高债务水平,国企过度负债说至少对制造业国有企业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研究李文如果国有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于资本盈利,或者按资本盈利规模借入资金,其资产负债率就不会上升。然而,国有企业具有极强烈的扩张倾向,而资本收益又远远不敷投资支出之需,于是,债务的上升就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8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余晨阳  杨小静  全婷  
本文基于1995—2014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即便把资本结构区分为长期结构和短期结构亦是如此。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性、公司规模以及实际税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这说明虽然从总量数据上看国企负债的确构成了宏观债务的主体,但就制造业来说国企的债务水平和其经济特征是相匹配的,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足以解释这种高债务水平,国企过度负债说至少对制造业国有企业来说并不成立。国企债务风险可能来自平台类国企,相关的政策应该针对这类企业来设计。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春霖  
论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张春霖所谓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一般说来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二是存在大量不良债务。本文拟从这两种表现入手,分析问题的性质,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提出一种解决不良债务问题的初步思路。①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所反映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静  
文章就国有企业改制实践中的一些财务会计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严星  丰雷  王春立  
企业改制中的国有土地资产处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课题组企业改制前,国有企业用地由政府以行政划拨方式配置给企业。“无偿、无限期、无流动”是这种土地配置方式最典型的特征。尽管政府给企业划拨土地时,对土地的处置、用途变更等作出严格的限制,但对企业的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蒋美华  
当前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独立审计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质量与效果。人们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时往往忽视了政府审计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作用。本文从政府审计管理与审计技术两方面分析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审计问题,并提出将政府审计引入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监督的方式、途径及可能面临的障碍等,以期为改善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审计现状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德存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一般说来主要是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存在着大量的不良债务。据1995年8月8日《经济日报》刊载的薛小和文披露:1980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8.7%;1993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7.5%;1994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9%。如此高的负债率完重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成为企业改革的一大障碍。因此诸多的专家和学者为企业摆脱过度负债的危机,在近一个时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就这些研究成果给予综述如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翁洪服  
本文总结近几年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风险的不同处置模式,分析了银行、政府、企业在企业债务风险爆发后的策略博弈行为,发现企业负债规模越大,负债结构越复杂,政府在企业重组(整)中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就应该越强。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和市场状况及时选定合理的重组(整)模式,提高债务风险处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