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7)
- 2023(13759)
- 2022(11329)
- 2021(10530)
- 2020(9236)
- 2019(20549)
- 2018(20085)
- 2017(39224)
- 2016(20674)
- 2015(23048)
- 2014(22616)
- 2013(22006)
- 2012(19765)
- 2011(17016)
- 2010(17046)
- 2009(15793)
- 2008(15806)
- 2007(13967)
- 2006(11882)
- 2005(10977)
- 学科
- 业(93364)
- 济(85984)
- 经济(85874)
- 企(84644)
- 企业(84644)
- 管理(78928)
- 方法(41587)
- 财(34033)
- 数学(33199)
- 数学方法(32807)
- 业经(29575)
- 农(27503)
- 务(25573)
- 财务(25531)
- 财务管理(25483)
- 企业财务(24222)
- 中国(21600)
- 制(20466)
- 农业(19700)
- 技术(18509)
- 理论(16198)
- 策(15576)
- 银(15430)
- 银行(15427)
- 划(15411)
- 和(15361)
- 行(14433)
- 体(14297)
- 贸(14260)
- 贸易(14248)
- 机构
- 学院(284431)
- 大学(278448)
- 管理(122452)
- 济(121641)
- 经济(119410)
- 理学(104866)
- 理学院(104020)
- 管理学(102649)
- 管理学院(102101)
- 研究(79536)
- 中国(70330)
- 财(63593)
- 京(55929)
- 财经(49394)
- 经(44892)
- 江(44283)
- 科学(43312)
- 中心(40854)
- 农(40194)
- 经济学(36967)
- 业大(36773)
- 财经大学(36677)
- 所(36291)
- 州(34682)
- 北京(34252)
- 商学(34091)
- 商学院(33803)
- 经济学院(33591)
- 经济管理(32338)
- 研究所(31909)
- 基金
- 项目(187057)
- 科学(151304)
- 研究(141419)
- 基金(139656)
- 家(117957)
- 国家(116882)
- 科学基金(105417)
- 社会(93731)
- 社会科(89055)
- 社会科学(89033)
- 基金项目(73984)
- 省(73358)
- 自然(66945)
- 自然科(65514)
- 自然科学(65497)
- 教育(65006)
- 自然科学基金(64387)
- 划(59514)
- 编号(56819)
- 资助(56335)
- 成果(44279)
- 部(42392)
- 创(42370)
- 重点(40844)
- 国家社会(39283)
- 发(39137)
- 业(38870)
- 创新(38803)
- 制(38173)
- 人文(38003)
- 期刊
- 济(134168)
- 经济(134168)
- 研究(84601)
- 财(56061)
- 中国(52385)
- 管理(49893)
- 农(36919)
- 科学(34048)
- 融(33675)
- 金融(33675)
- 学报(32589)
- 技术(27959)
- 大学(27389)
- 学学(26077)
- 财经(25102)
- 农业(25043)
- 业经(24212)
- 教育(23862)
- 经(21508)
- 经济研究(20380)
- 财会(17860)
- 问题(17296)
- 技术经济(16410)
- 会计(15553)
- 业(15480)
- 现代(14221)
- 理论(13691)
- 商业(13494)
- 统计(12942)
- 贸(12917)
共检索到425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国良 余玲珑 谢思维 周磊
本文以湖北省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掌握湖北省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的初貌,发现湖北省国有企业债务杠杆偏高,偿债能力较弱、综合债务风险持续走高;进一步调研湖北省国资委出资的平台型国企龙头,发现导致地方国企债务风险攀升的主要原因包括主业与业务组合盈利能力偏弱、预算软约束引发危机意识不足、企业运营的体制机制不顺、国企与负责人考评机制短视化推高委托代理成本;最后,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宏 陈泽慧 崔松
一、某市属ABC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分析ABC集团公司定位为服务城市建设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业务涵盖房地产、综合交通、现代物流和产业金融四大产业板块。ABC集团作为某市较大的商业I类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86%,包括集团本部及旗下5大经营主体在内,资产负债率超过78%的主体有4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灵 王大树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必然要涉及企业的债务处置,由于去产能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同,去产能后企业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债务结构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债务风险隐患随之出现。做好去产能企业的债务风险防范要注意区分企业的金融性负债与非金融性负债,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政府的宏观层面协同采取措施,实现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的有效化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欣婷
企业风险的形成和集聚是宏观风险的重要来源,探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缓解机制对于防范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非正式规则治理功能的框架下,本文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以预期违约概率度量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与企业所在城市的社会信任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债务融资过程中信息成本、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是社会信任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经济机制。此外,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经济收缩期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以及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有效发挥社会信任在缓解宏观经济风险中的积极功能提供了微观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研杰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各高校普遍存在事业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矛盾。由于国家财力及学校自筹经费有限,许多高校选择了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获取发展资金。银行贷款是高校的一项债务,如果举债规模过大,因债务而产生的支出就会极大地增加教育成本,引发财务结构失衡和财务风险,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崔迪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危害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不仅包括地方政府难以履行其偿债责任的可能性,还包括由其引起的使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地方政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琴
针对企业债务风险,政府应本着以预防为主,以结构性去杠杆为思路,以市场化方式分步骤、有计划地加以防范和化解。应建立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债务动态监测机制,以债务重组的方式化解企业债务困境,以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部分僵尸企业债务风险,适当释放无法处置的企业债务,让僵尸企业尽快退出市场,给新经济发展腾挪空间和资源,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创新资本市场服务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的法治建设。
关键词:
企业债务 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昆仑 孔凡保
化解国有企业债务可就债权转股权,财政、银行和国有企业实行债务转换,发行债券、置换贷款,拍卖债权,依法破产一部分国有企业等途径,视具体情况谨慎抉择。
关键词:
债务 清产核资 债权 股权 置换贷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国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并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由此可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当前如何着力抓好国有企业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特别是通过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筑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坚实基础,建立完善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长效机制,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风险防范 长效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李淼焱
本文对中西部地区地方债务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方债务潜在风险很大,应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制度安排角度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原因,阐述了财政风险形成和转化的机制,提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改革路径。本文认为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应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债务约束机制。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诚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是我国财政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威胁我国金融稳定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隐患。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特殊背景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防范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功经验,积极慎重地解决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券市场 平衡预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治纲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心,不是一个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也不是一个轻松的、简单的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党政负责人应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政治自觉性,高度认识到有效防范和精准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的战略性、长期性、紧迫性和复杂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禄丹 秦志远 李翠翠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越来越大,中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依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善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是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及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本文在总结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2022年度中国存量地方政府债券和各省份经济主体债券发行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发行票面利率和发行利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区分度明显不够,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基本处于失效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地方政府债券本身违约率检验、地方政府及其债券信息披露不充分和评级理念未与时俱进等。本文最后就中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尉纲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举债的随意性与过度举债,财政入不敷出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差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此,应从建立健全政府担保、借款、投资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举债偿还机制,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等三个方面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举债 防范与化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寒凝 谭小芬 殷高峰
中国地方债务面临违约风险攀升、财政可持续性脆弱、市场预期不稳定性加剧等多重隐忧,成为社会各界的重点关切。中国地方债务风险虽然整体可控,但其与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牵涉甚广,通过信贷风险、债券市场风险、土地财政依赖、市场预期效应等渠道分别与银行体系、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等领域产生风险的交叉共振,存在通过这些领域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作为主权信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与跨境资本流动的交互作用也会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并可能引起风险的跨境传递。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短期内要理顺财政与金融的界限和关系,预防风险共振,弱化传导链条,有效利用金融机构化解风险的能力;中长期须持续推进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减弱地方超额负债的客观需求和主观驱动,即通过实行短期措施、调整中期政策和改革长期制度三者的联动,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