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1)
2023(12897)
2022(11214)
2021(10568)
2020(8810)
2019(20523)
2018(20475)
2017(39280)
2016(21568)
2015(24372)
2014(24503)
2013(24015)
2012(21876)
2011(19713)
2010(19624)
2009(18035)
2008(17632)
2007(15658)
2006(13775)
2005(11992)
作者
(61217)
(50667)
(50501)
(47902)
(32256)
(24235)
(22880)
(19813)
(19330)
(18222)
(17406)
(17058)
(16138)
(15933)
(15668)
(15550)
(15041)
(14934)
(14607)
(14379)
(12550)
(12499)
(12237)
(11598)
(11382)
(11325)
(11325)
(11155)
(10221)
(9919)
学科
(80560)
经济(80440)
管理(67011)
(58503)
(50255)
企业(50255)
方法(35951)
数学(30625)
数学方法(30249)
(24191)
中国(22296)
(21755)
(19616)
业经(19363)
(18133)
地方(18038)
理论(14369)
(14284)
财务(14199)
财务管理(14163)
(14089)
农业(14082)
环境(13910)
企业财务(13443)
(13438)
贸易(13430)
(13388)
技术(13220)
(13144)
银行(13103)
机构
大学(300667)
学院(298007)
管理(119467)
(114423)
经济(111675)
理学(103118)
理学院(101960)
管理学(100261)
管理学院(99704)
研究(98307)
中国(73145)
(64509)
科学(60893)
(56469)
(48487)
(45261)
中心(44936)
(44218)
业大(44021)
财经(44002)
研究所(43883)
北京(40806)
(39914)
(39654)
师范(39295)
(36332)
(35917)
农业(35173)
经济学(33752)
财经大学(32711)
基金
项目(205778)
科学(161272)
研究(153236)
基金(148024)
(128150)
国家(127082)
科学基金(109367)
社会(95096)
社会科(89963)
社会科学(89942)
(80458)
基金项目(79065)
自然(70790)
教育(70518)
自然科(69062)
自然科学(69050)
自然科学基金(67788)
(67598)
编号(63341)
资助(60354)
成果(52429)
重点(45885)
(45305)
课题(43887)
(43118)
(42782)
(40711)
创新(39902)
项目编号(39395)
教育部(39065)
期刊
(128061)
经济(128061)
研究(89690)
中国(60943)
学报(46621)
管理(44657)
(43734)
科学(42386)
(41411)
教育(37704)
大学(35624)
学学(33024)
农业(28634)
技术(26663)
(25251)
金融(25251)
财经(21406)
业经(20782)
经济研究(19233)
图书(18808)
(18095)
问题(16459)
理论(15413)
科技(14720)
实践(14234)
(14234)
(14126)
技术经济(13606)
(13543)
现代(13535)
共检索到44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尤瑞章  万秀萍  严威  陈世华  
1994年,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1,国库系统分设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其中地方国库实行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人民银行为主的管理体制。从字面上理解,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主体是分库及支库,其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国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以及为当地特殊业务而制定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但从目前国库业务实际情况来看,地方国库既是制度执行者,又是制度制定者,那么,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主体就应该包括系统内外各个层面,与之相应的地方国库制度无疑既包括涉及国库相关业务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由总库单独或与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琳  
一、地方国库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足。在新形势下,总行对国库制度的制定,更偏重于原则性规范,而地方国库作为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在与总行制度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必须更为明晰、更具操作性。但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国库在转发总行或省分行下发的业务管理制度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继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全新机制和统一框架。回顾10多年的改革历程,尤其是近些年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改革有重要突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完善、形成体系,并于2012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和政策功能日益完善。国债市场化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和政策功能日益完善。国债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国债管理机制日趋成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春  周安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翟钢  
一、公共商品与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与国库制度的民主决策。 根据商品在消费上是否具有排它性和竞争性可以把商品分成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两大类。私人商品通常兼有排它性和竞争性这两个特征。而公共商品则必须同时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公共商品不限于物质产品,一些由政府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和服务也是公共商品,如法律、规章、政策、环境保护、天气预报、消防、社会保障、失业保险,甚至有效率的政府本身也被视为一种公共商品。公共商品的生产同私人商品的生产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易各自获益的行动的结果。人们通过公共商品的消费获得满足,人们缴纳的税款则是为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局课题组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部门自2002年以来,以"规范操作、强化监管、方便单位、分步实施"为原则,在市本级83个一级预算单位及108个基层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成为攀枝花市财政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丽娟  许一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库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本文从公共财政的理论视角,介绍了西方国家国库管理制度的典型模式,并将我国国库管理制度与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公共财政改革的大框架下提出了优化对策。一、西方国家国库管理制度的典型模式(一)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国库所办理的收支是财政预算的一个环节,因此国库同预算的实现在目的上是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勇  
财政制度改革过程中,国库会计原来特有、稳定的职能被边缘化,新职能尚未建立,整体职能弱化,削弱了国库会计在预算执行中的作用,必须加强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钟尧  王峰  
财政专户伴随各种问题存在,将其纳入国库管理,是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必经之路。首先分析了财政专户纳入国库管理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财政账户资金应在国库账户明细专门核算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财政专户纳入国库管理的账户与参数设置、业务流程设计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并对下阶段财政专户纳入国库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祝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各项要求,根据财政部党组统一部署,近年来,财政国库系统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出改革举措,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手段,用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建设再上新台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透明运行的有效保障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传统财政资金收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光武  马易霞  陈永林  
当前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即将开始试点。改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调整 ,以及法律制度和机构改革问题 ,内容繁杂 ,任务艰巨。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 ,在深入分析改革对我国国库工作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国库应对改革的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丽婷  王毕平  吴晖  马千里  
调查情况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由政府牵头,各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在中央、省、市、县逐步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由于受当时支付条件等因素限制,我国采取了向国际上通行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目标过渡的方式,引用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概念,即财政部门除在人民银行开立国库单一账户之外,还在商业银行开立支付清算过渡性账户——零余额账户和财政专户。按照国际惯例,通常国库单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