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8)
- 2023(7123)
- 2022(6167)
- 2021(6139)
- 2020(5244)
- 2019(11909)
- 2018(11749)
- 2017(22977)
- 2016(13047)
- 2015(14811)
- 2014(14798)
- 2013(14560)
- 2012(13766)
- 2011(12087)
- 2010(12913)
- 2009(12468)
- 2008(13089)
- 2007(12471)
- 2006(11492)
- 2005(10868)
- 学科
- 管理(51548)
- 济(46113)
- 经济(46052)
- 业(43935)
- 企(39304)
- 企业(39304)
- 财(22976)
- 方法(18423)
- 务(15194)
- 财务(15150)
- 财务管理(15108)
- 数学(15027)
- 数学方法(14658)
- 企业财务(14439)
- 制(13533)
- 农(13390)
- 中国(13353)
- 策(12534)
- 银(10503)
- 银行(10497)
- 业经(10234)
- 行(9791)
- 理论(9071)
- 地方(9050)
- 融(8856)
- 金融(8856)
- 学(8805)
- 贸(8788)
- 贸易(8782)
- 税(8659)
- 机构
- 学院(180700)
- 大学(180586)
- 济(73432)
- 管理(71868)
- 经济(71444)
- 研究(59854)
- 理学(57865)
- 理学院(57280)
- 管理学(56344)
- 管理学院(55957)
- 中国(52618)
- 财(44059)
- 京(39169)
- 科学(33139)
- 财经(31233)
- 江(31140)
- 所(30954)
- 中心(28991)
- 经(28065)
- 研究所(26579)
- 北京(25894)
- 州(25160)
- 农(24839)
- 财经大学(22692)
- 范(22691)
- 师范(22511)
- 院(21243)
- 业大(21149)
- 省(20947)
- 经济学(20773)
- 基金
- 项目(100429)
- 科学(78482)
- 研究(77618)
- 基金(71493)
- 家(60110)
- 国家(59511)
- 科学基金(51513)
- 社会(46881)
- 社会科(44368)
- 社会科学(44353)
- 省(38348)
- 教育(36725)
- 基金项目(36132)
- 编号(33024)
- 自然(32909)
- 划(32381)
- 自然科(32162)
- 自然科学(32156)
- 资助(32031)
- 自然科学基金(31594)
- 成果(30022)
- 课题(23560)
- 部(22879)
- 重点(21964)
- 性(21505)
- 项目编号(20895)
- 发(20122)
- 教育部(19996)
- 创(19799)
- 年(19604)
共检索到312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我国自1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促使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快速发展,连续实行了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期间,国家财政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除中央项目投资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转贷给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和生态保护等项目。地方国债投资已成为我国长期建设国债投资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贯彻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和改善地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所以,对地方国债投资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民
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平衡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投资及解决临时性的财政资金的需要,政府必须有效地利用和使用国债资金,使之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吉林省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每年都会获得大量的国债资金投入,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促进吉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吉林省国债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国债投资 项目管理 问题 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易竞豪
在分析项目代建作用的基础上,就代建的三种模式进行梳理和阐述;基于专业学习、具体实践和执业感悟,就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如投资人与代建方之间权责不清或边界不明,代建市场发育尚不够完善和充分,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代建单位鱼龙混杂、水平差异较大等进行分析,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凝 祁晓颖
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方式,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债转股实施机构对企业的股权,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和潜在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根据债转股主导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性债转股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的,由财政出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实施机构,由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凝 祁晓颖
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方式,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债转股实施机构对企业的股权,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和潜在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根据债转股主导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性债转股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的,由财政出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实施机构,由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承勇 郧慧梅 王俊清
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郝承勇,郧慧梅,王俊清一、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一个权威的外债集中管理机构我国对外借款目前实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双边政府贷款的对外窗口是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世界银行贷款是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彭武
截止1995年底,我国外债余额1065.9亿美元,外债的债务率69.9%,偿债率7.3%,分别严格控制在国际通行的警戒线100%和20%以内,借用外债基本上是安全合理的,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近几年来在借用外债的地区和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拖欠外债本息的情况,由于我国对外借款实行“窗口制”,外债项目必须通过金融机构为中介对外借款,因而逾期外债通过金融机构的垫款率表现出来。当前银行的垫款率比较高,而且基本上转化为不良资产。如某分行1995年累计逾期外债本息达1024万美元,这不包括银行垫付资金的利息。占整个外债余额的12%,垫款70%,且呈逐渐上升之势,为了维护我国对外举债信誉,我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余霞 张林 张文健 涂海燕 向鹏
近年来,随着国防科技工业加快推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部分军工科研院所面临着多项目同时启动实施的形势,在提升军工核心能力水平的同时,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提出了全方面的新要求。文章在识别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实施难点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相应的规范运行因素、防范及改进措施,探讨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难点问题 改进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琳
随着近年来对财政风险的日益关注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风险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认为 ,我国现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制度所存在的种种缺陷 ,是造成这一风险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必须及时加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
债务融资风险 债务融资管理 地方公债
[期刊] 征信
[作者]
许波 张金坛
结合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制度顶层设计变化,分析当前投资者结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应改善储蓄国债期限结构、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实行浮动利率制度、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准确定位储蓄国债的受众群体、扩大承销机构,实现储蓄国债市场交易、调整储蓄国债持有者结构,加大宣传服务力度、确保发行信息畅通无阻。
关键词:
储蓄国债 投资者 结构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荣贵 邹祖烨 刘兴智
政府投资科技项目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科技、轻管理,重人才、轻组织"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项目治理体系。本文从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流程管理、基于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治理关系的角色管理,和基于预防和驱动的绩效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政府投资科技项目治理体系的对策,并提出了实现有效项目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以期为提高该类项目的成功率、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关键词:
政府投资 科技 项目治理 利益相关各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娟 周蓉
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规避制度运行风险,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科学性,深度剖析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管理、制度、审计监督等多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审计监督 政策 制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司洪伟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常出现投资估算不足、预算超概算、项目建设超规模、审计发现超付结算费用等问题,由于现行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要求,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管理、监督审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执行,项目造价过程信息没有形成有效的传递,没有实现从立项到决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因而出现了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全过程 造价管理 改进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