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2)
- 2023(15341)
- 2022(13197)
- 2021(12371)
- 2020(10645)
- 2019(24491)
- 2018(24130)
- 2017(47507)
- 2016(25629)
- 2015(28447)
- 2014(28284)
- 2013(27815)
- 2012(25983)
- 2011(23300)
- 2010(23267)
- 2009(21645)
- 2008(21372)
- 2007(19325)
- 2006(16429)
- 2005(14422)
- 学科
- 济(108441)
- 经济(108339)
- 管理(80350)
- 业(78315)
- 企(65903)
- 企业(65903)
- 方法(52389)
- 数学(46502)
- 数学方法(45976)
- 财(31582)
- 农(29105)
- 中国(27104)
- 业经(23689)
- 地方(22326)
- 技术(21588)
- 制(20898)
- 贸(20052)
- 贸易(20043)
- 易(19468)
- 务(19047)
- 农业(18999)
- 财务(18993)
- 财务管理(18947)
- 学(18863)
- 企业财务(18066)
- 银(16479)
- 银行(16450)
- 理论(16110)
- 融(15959)
- 金融(15956)
- 机构
- 学院(360834)
- 大学(358637)
- 济(154577)
- 经济(151610)
- 管理(146594)
- 理学(127333)
- 理学院(126105)
- 管理学(124175)
- 管理学院(123486)
- 研究(114319)
- 中国(87055)
- 财(73292)
- 京(72736)
- 科学(67020)
- 财经(57859)
- 所(55504)
- 中心(54816)
- 农(54605)
- 江(54330)
- 经(52521)
- 业大(50418)
- 研究所(50035)
- 经济学(47793)
- 北京(45022)
- 范(44306)
- 师范(43851)
- 经济学院(43415)
- 财经大学(42934)
- 农业(42875)
- 州(42751)
- 基金
- 项目(242258)
- 科学(193574)
- 研究(178944)
- 基金(177846)
- 家(152697)
- 国家(151473)
- 科学基金(132584)
- 社会(115287)
- 社会科(109667)
- 社会科学(109642)
- 省(95945)
- 基金项目(94068)
- 自然(85371)
- 教育(83595)
- 自然科(83466)
- 自然科学(83445)
- 自然科学基金(82028)
- 划(79819)
- 资助(73249)
- 编号(71980)
- 成果(58170)
- 部(54764)
- 创(54302)
- 重点(54094)
- 发(52431)
- 创新(50152)
- 课题(49802)
- 教育部(47759)
- 国家社会(47575)
- 人文(46710)
- 期刊
- 济(163596)
- 经济(163596)
- 研究(103116)
- 中国(65982)
- 财(58301)
- 管理(54334)
- 学报(49063)
- 农(48018)
- 科学(47848)
- 大学(38372)
- 学学(36312)
- 教育(35763)
- 融(33960)
- 金融(33960)
- 技术(33395)
- 农业(32445)
- 财经(28761)
- 业经(27408)
- 经济研究(27043)
- 经(24668)
- 问题(21756)
- 技术经济(19430)
- 统计(18859)
- 策(18242)
- 贸(17763)
- 业(17617)
- 商业(17107)
- 科技(17042)
- 理论(16830)
- 现代(15922)
共检索到52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明翠琴 周贤永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并出台系列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四川省承担着西部地区转型探索的重任,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构建政策工具—企业生命周期二维分析框架,借助NVIVO11和UCINET等软件对2012—2020年四川省颁布的82份创新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内容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省对创新给予了全方位激励和规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策发布数量呈现平稳到快速增长再到缓慢回落的趋势,政策效力偏低且可操作性不强;政策颁布主体虽呈现多元化态势但联系不够紧密,形成两个小群体,即以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为代表的执行主体,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办公厅为代表的规划主体;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或缺失,呈现重供给、轻需求的工具偏好,政策工具作用目标取向模糊;工具应用与创新主体生命周期不匹配,工具内部结构分布不均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董坤 方曙
本文引入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利用形式概念的核心数据结构——概念格,对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创新链相关理论,从创新环节的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分析政策内容的结构特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基于概念格的形式概念分析可以很好地把握创新政策的内容结构特点,可以形象地展示创新政策中政策类目的关联程度以及政策类目之间的包含即延伸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本文将统计分析方法引进创新政策研究领域,以《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分析与研究》报告梳理的289项创新政策为样本,以创新政策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类别(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为基本维度,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路径。研究发现: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转变、从"政府导向型"向"政府导向"和"市场调节"协同型转变、从单向政策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演变 统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佘硕 王巧 张璐
以创新政策为自变量,以城市综合创新指数为因变量,采用城市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了在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地方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的综合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等级在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驱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相对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普通城市的创新政策驱动效果更明显;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虽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并未改善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创新政策 创新能力 驱动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敏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理论上,政府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效率损失,但实践中却充满争议。由于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具有不同特征。美国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通常不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而是通过衍生的"副产品"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则更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充分实施产业政策,存在明确的商业目的。此外,美国政府较为注重创新制度建设,创新主体分工明确,较少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国政府则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且各部门分工较为模糊。当前,美国处于后领先阶段,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能力,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而中国处于后追赶阶段,创新政策处于由"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型的阶段,有许多关键技术被美方"卡脖子"。对比之下,中国仍需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创新实践从追赶阶段到领先阶段的跨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玥 钱科研 王卓 厉艳飞
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深刻影响产业发展布局及其综合优势提升,如何准确把握其演进规律,已成为政府制定与实施新兴产业创新政策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识别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演进阶段,基于“产业领域-产业创新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经历了从注重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转向注重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最终转向强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演变过程。在产业领域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各阶段支持力度最大且体系相对更成熟;在产业创新链维度,政策演进各阶段都更倾向支持产业化环节。政策工具主要聚焦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明显不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
系统失灵 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志龙 陈丽玲 顾佳林
创新政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不断制定并调整创新政策,以吸引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产出。本文通过对东湖高新区-武汉市-湖北省-中央四级政府的创新政策文本及体系的分析,辨别出创新政策的要素、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创新政策包括政策目的、政策诉求、政策资源和政策过程等,它具有行政导向性、竞争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创新政策及政策体系通过竞争性政策过程,而非单一的直接政府补贴,激发地方政府间和企业间对政策资源的竞争,推动了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本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我国政府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方向,也对企业如何响应政策诉求并获取政策资源给予了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詹正茂 舒志彪
本文对2006—2008年我国政府出台的各类创新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政策、创新平台建设等六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认为,我国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较为全面,重点突出,着重解决了阻碍我国当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瓶颈。
关键词:
国家创新系统 政府 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缨
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提供,由于多种因素,常常难以实现"有效供给"。即使是科技发达的国家,也在不断地改进、修正其政府创新政策供给。本报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工作实践探索,提出应对科技金融内涵进行再认识,挖掘其公共政策价值,强调不仅发挥它加速社会财富创造及获取的效应,更应将它作为促进政府创新政策"有效供给"的突破口,大幅度推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改革和国家创新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有效供给 科技创新管理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政府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金融发展视角
税负行业差异与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基于绍兴市“十一五”时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金融资本、地方政府干预与产业结构——基于中部地区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土地经营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281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行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创新:基于“普职比大体相当”相关政策的分析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总量与结构效应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