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5)
2023(13540)
2022(11580)
2021(11227)
2020(9061)
2019(21302)
2018(21626)
2017(41607)
2016(22768)
2015(25885)
2014(26023)
2013(25486)
2012(23063)
2011(20723)
2010(21124)
2009(19012)
2008(18290)
2007(16105)
2006(14125)
2005(12276)
作者
(64027)
(53441)
(52842)
(50538)
(33670)
(25590)
(23894)
(21170)
(20280)
(18927)
(18169)
(17814)
(16754)
(16702)
(16347)
(16208)
(16008)
(15706)
(15190)
(15081)
(13313)
(13154)
(13005)
(12454)
(12057)
(11953)
(11853)
(11725)
(10773)
(10515)
学科
(91135)
经济(91036)
(65983)
管理(59288)
(48325)
(44889)
企业(44889)
方法(42258)
数学(37412)
数学方法(36731)
农业(32170)
中国(23461)
业经(23437)
(19798)
地方(19186)
(18329)
(16419)
理论(16052)
(14599)
贸易(14589)
技术(14208)
(14198)
(13315)
环境(12998)
(12920)
(12916)
教育(12761)
(12213)
银行(12179)
(11856)
机构
学院(317123)
大学(312860)
管理(128666)
(122381)
经济(119638)
理学(112620)
理学院(111487)
管理学(109227)
管理学院(108692)
研究(101002)
中国(76073)
(66457)
(65979)
科学(64134)
业大(53521)
(52769)
农业(50849)
(49958)
中心(47550)
(46256)
研究所(45641)
财经(42331)
(42323)
师范(41973)
北京(41262)
(38639)
(37798)
(35946)
经济管理(35194)
经济学(34529)
基金
项目(220074)
科学(172563)
研究(164233)
基金(157537)
(136203)
国家(134984)
科学基金(116541)
社会(101040)
社会科(95317)
社会科学(95289)
(88121)
基金项目(83892)
教育(76239)
自然(75707)
自然科(73936)
自然科学(73923)
(72672)
自然科学基金(72559)
编号(70097)
资助(65263)
成果(56201)
重点(48692)
(48348)
课题(47455)
(46986)
(45610)
创新(42348)
科研(41566)
教育部(41223)
大学(41158)
期刊
(135648)
经济(135648)
研究(89176)
(68043)
中国(62681)
学报(49412)
农业(46538)
科学(46144)
管理(43474)
教育(40935)
大学(38546)
(37451)
学学(36243)
技术(30776)
业经(27890)
(26783)
金融(26783)
(22022)
经济研究(19135)
财经(19055)
问题(18580)
图书(17536)
(16581)
科技(16350)
(16027)
技术经济(15671)
理论(15265)
农业经济(14507)
业大(14289)
农村(14255)
共检索到456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柱国  
三农发展,农民素质提升是关键。农民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扩大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受益面,加快了农民就业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以浙江湖州为例,对农民学院的办学模式进行重点研究,并对进一步提升农民学院的办学成效的途径进行了思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吉先  方志刚  
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农民大学生的培养,必须把握"三农"对教育的现实需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大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基于多网融合技术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资源配置模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模式。运用新思路、新技术、新手段形成的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农民大学生教学创新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柱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举办农民学院,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建立校地合作、校农合作、校校合作等多元办学的机制,培养"四位一体"农民大学生,是地方政府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概述了"四位一体"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内涵,阐明了培养"四位一体"农民大学生的意义,归纳总结了"四位一体"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特色,并就新时期农民教育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殷俊  李晓鹤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公平性分析。在覆盖对象、筹资方式、缴费及给付、基金管理等方面,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对各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将失地农民纳入城保,从公平角度来看,优于其他几种模式。因此,在建立统一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中,应该借鉴实践经验,注重社会公平,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艳  李宇红  
深度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成为类型教育的唯一路径,产业学院是走向深度产教融合的主要载体和抓手。经过高职院校多年的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实践,产业学院已体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过程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类型多样化、治理现代化等诸多特征,出现了"1+1"模式、"1+N"模式、"1+1+N"模式和"N+N"模式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学院。不论何种类型,产业学院的育人成效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合作程度,在多元主体的资源整合、统筹协调、有效治理、积极配合下,企业的介入程度越深,越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冬梅  罗诗文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阐释内源型"校中厂"、外联型"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作用。提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观点。揭示并实施校企合作新的运行体制机制,通过"校中厂"与"厂中校"并行、搭建校企合作共育平台,使教学与生产有机融合,解决教学与生产矛盾,实现校企合作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辉珞  
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行业学会的"高职教育三元制办学模式"改革思路。并依托行业学会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平台,建立了"三元制办学模式改革"电子、数控专业试点班,从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职业技能考证、毕业生就业等整个教改工作过程,进行了三年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忠诚  潘维琴  张健  郝博  赵景晖  张作海  曲静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受到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广泛重视,但是,由于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使政校企合作三方在权利、义务上存在较大分歧和矛盾,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企业缺乏与学校的合作动力。本文从当前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解决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问题,解决人才培养环节的企业合作动力问题;解决以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岗位对接不紧密、培养体系不完善问题,创新合作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柏斯  关秋燕  陈晶晶  符雪凝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同富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对实现共同富裕起重要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观的视角形成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科学认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构成要素与表现形式,并据此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可行路径,在实践中构建适应当前乡村振兴需求、未来乡村发展变革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云清  
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县域职教中心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体与核心力量。选取溧阳职教中心为典型样本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县域职教中心在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培育目标定位模糊化、培育方案制定薄弱化、培育主体资源分散化、培育内容设计趋同化等现实困境,这些问题制约着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基于此,探索并实践基于“1+N”融合行动计划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的新模式,提出准确定位人才培育目标、强化资源内在整合驱动力、架构“农教深度融合、分类分级分段”联动培育方式、建立立体化保障网络等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吉奎  朱斌  周世青  周平  何万一  刘颖  刘乐毅  刘长安  朱柏洋  梁永亮  叶云飞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2年合作开展地铁人才培养,历经订单班、冠名班、地铁学院三个阶段,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形成了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双方联合组建国内首家地铁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吸纳其他地铁公司加盟,建立了"1(南铁院)+1(南京地铁)+N(其他地铁企业)"理事会架构,搭建了长三角地区城轨职教资源整合平台。地铁学院建立了办学共管、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文化共融的校企一体化办学运行机制,形成了校企一体化全过程育人模式,实现了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个对接",成功破解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层次合作的难题。该模式在近十家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海东  郝超  周同根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提出了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为例,介绍了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宏达  方小康  姜建华  
龙游县职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设计了以"培训、示范、研发、推广、服务"为顶点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发挥着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作用的农村职业学校的"五星"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丁晓荣  王柱国  
当前,农民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两类教育分离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举办"农民学院",需要统筹解决农民的学历提升、技能提高、创业发展三教合一的问题,高等教育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为举办"农民学院"打下理论基础。因此,需要创新政府主管、学校主办、县镇联办,三方合作探索"农民学院"办学体制;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创业教育,三教统筹探索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对接农业、对接农村、对接农民,三层对接探索农民教育教学体系成为高等院校创建"农民学院"的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