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7)
2023(11036)
2022(9429)
2021(9029)
2020(7649)
2019(17510)
2018(17493)
2017(33187)
2016(18613)
2015(21172)
2014(21455)
2013(21037)
2012(19814)
2011(17566)
2010(18043)
2009(16891)
2008(17547)
2007(15867)
2006(13941)
2005(12643)
作者
(53668)
(45168)
(44899)
(43413)
(28402)
(21681)
(20783)
(17452)
(16901)
(16209)
(15315)
(15288)
(14390)
(14330)
(14096)
(14075)
(13900)
(13356)
(12980)
(12839)
(11330)
(11169)
(11062)
(10203)
(10114)
(10097)
(10011)
(9946)
(9277)
(9080)
学科
(72314)
经济(72229)
管理(54409)
(49137)
(40822)
企业(40822)
方法(33082)
(32841)
数学(29098)
数学方法(28748)
(21838)
中国(21216)
(19290)
(16432)
财务(16406)
财务管理(16342)
地方(15848)
业经(15634)
企业财务(15530)
(15512)
财政(14621)
农业(13690)
(13382)
(13023)
银行(12982)
(12894)
贸易(12889)
(12504)
理论(12333)
(12202)
机构
大学(263126)
学院(262207)
(104895)
经济(102534)
管理(95604)
研究(90547)
理学(81187)
理学院(80221)
管理学(78751)
管理学院(78232)
中国(69740)
(60168)
科学(56042)
(55700)
(47541)
(47476)
财经(42864)
研究所(42455)
(42349)
中心(41577)
业大(39487)
(38607)
农业(37324)
(35343)
北京(35341)
师范(34970)
(32863)
经济学(32504)
(31801)
财经大学(31281)
基金
项目(165665)
科学(127807)
研究(122414)
基金(117042)
(101850)
国家(100932)
科学基金(84881)
社会(75597)
社会科(71470)
社会科学(71442)
(65773)
基金项目(61615)
教育(57848)
(55034)
自然(53346)
自然科(52056)
自然科学(52037)
编号(51343)
自然科学基金(51127)
资助(48299)
成果(44611)
重点(37711)
(36955)
课题(35917)
(35595)
(33888)
(32403)
科研(31755)
创新(31675)
教育部(31610)
期刊
(121086)
经济(121086)
研究(83033)
中国(57937)
(53037)
学报(44220)
(43247)
科学(37623)
教育(33674)
大学(33232)
管理(33046)
学学(31102)
农业(28313)
(26184)
金融(26184)
技术(22400)
财经(22341)
经济研究(19722)
(19173)
业经(18696)
问题(16111)
(14731)
图书(14539)
(14237)
(13353)
财会(13027)
技术经济(12764)
会计(12472)
理论(12442)
统计(12375)
共检索到409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克竞  
由于我国地方债务问题的历史性、包容性与复杂性,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认识与客观分析很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地方公共财政改革取得突破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采用2000—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思考地方政府负债、财政体制因素、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特征、地方土地要素收益以及地区城镇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各变量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债务自身存量的不断积累,地方政府对辖区经济的投资拉动,以及现行财政体制安排推动了地方债务规模变化趋于长期膨胀,而城镇化进程并未直接刺激地方债务规模的持续增长,且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收益的追逐也未像人们主观假设的那样构成地方债务膨胀的主要因素。同时,地方债务收入的存在客观上推动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克竞  
首先,加大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力度,构建自治型地方财政体制。当前,虽然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的试点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但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警惕始终牵动着中央财政的敏感神经。在集权模式仍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杰茹  
国内理论界普遍认同地方债务内生于财政分权体制,主流观点是收支不平衡引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反对派支持"利维坦假说",认为分权可以限制地方政府支出的过度扩大。但分权究竟如何具体作用于地方债务,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财政分权与地方债务关联的理论框架,从支出、收入和纵向财政不平衡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分权效应不能一概而论,提高收入分权,降低支出分权,缓解纵向财政不均衡,将有助于减少地方债务。构建现代政府间关系,"五五分成"后亟需增加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严格政府支出管理;同时适度放松收入管理,赋予地方政府有限的税收立法权,构建地方税体系至关重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明明  兰旭凌  
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向定位和实践路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方略能否顺利实现。我国地方政府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的积极保障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目前地方财政支出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支农工程的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基层政府财力建设等方面,定位支出投向、优化路径选择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万水  
农村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已严重威胁着农村政府的生存。解决农村债务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怎样理清农村债务,全面化解政府债务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农村债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借债、用债没有遵从公共财政理念,政府债务的化解必须以公共财政为指导,冻结稳定前债,逐步化解前债,建立防范机制预防后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在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引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动调整的背景条件下,各方面对我国公共财政债务风险关注度不断升温,展开讨论并得出了多种判断。从讨论情况看,关于公共债务风险的基础性问题的认识还有深化的空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衡量方法。因此,衡量我国公共财政债务风险有必要从基础问题分析入手。一、公共财政债务范围界定公共财政债务是指公共财政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从理论和各国实践两个角度看,公共财政债务的发生主要是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筹措资金。赤字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景明  
目前公共财政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并不意味着今后可以放松警惕,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存在有公共财政风险突然放大的潜能在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引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动调整的背景条件下,各方面对我国公共财政债务风险关注度不断升温,展开了热烈的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瑞新  蔡汉波  
一、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岂能是名词翻译之误 在理论界,许多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把Public Finance译为国家财政,好象国家财政的矛盾与问题都是词没有译好造成的。其实,西方国家把其政府理财活动称为“公共财政”,我们也可以译为国家财政(都是政府的理财活动),“财政”一词本来就是从英文中来。问题是不能把国家财政出现的矛盾归结为词的译法不好,我国的财政又确实还不是公共财政,称之为国家财政比较合适,土生土长的国家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的差别较大。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国家财政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近年来,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以各种形式举债,产生了大量与政府有关的债务,债务风险在某些地方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债务风险爆发,将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危及中央财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基于此种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确定为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对自身债务负责的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与我国现行财政体制高度相关,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婷婷  范卫国  
在世界各国地方经济发展中,地方债发行已成常态。适度的地方债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产品供给,但无节制的举债将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甚至带来局部或系统性的财政危机。为了有效地约束地方政府举债,各国通过事前审核、事中监测及事后处置等机制建立了完善的举债责任制度体系。反观我国,地方债务治理面临举债审核约束机制不足、监督管理机制失灵以及事后处置机制乏力等问题,亟需借鉴国外制度经验加以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志超  易纲  
物业税改革的推行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而地方政府将会主要考虑两个问题:物业税改革是否会导致地方公共财政出现断层?未来的物业税将在地方公共财政中起多大作用?只有这两个问题正确处理好了,物业税改革才可能顺利推行,不然的话,中央政府必须提供特别强的激励。本文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相关假设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只要政府措施得当,物业税改革是可行的,并将对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而物业税也将在地方财政中扮演重要角色。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时间:2008年4月18-20日地点:北京大学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协办单位:加拿大RCI资本集团,北大方正集团研讨会的背景、目标及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部门存在着一定的财政风险,特别是隐性风险和或有风险更是不容忽视。在考察我国政府或有负债风险构成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对财政风险产生的制度原因予以宏观分析,进一步指出我国政府或有负债形成的深层原因。研究表明,我国必须加强对政府或有债务的管理,建立面向全球经济的财政风险预算管理体制,从而减少或有债务风险对财政稳定性的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目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存在公共财政风险突然放大的潜能。欧债危机告诉我们,公共财政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进入加速扩张期,而偿债能力和债券发行条件又会双双恶化。目前我国公共财政债务占GDP比重虽然不高,但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化均等化战略所面临的支出压力是史无前例的。同时,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面临四大制约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在公共财政建设进程中,财政的公共性职能进一步增强,经济建设职能逐步衰落。伴随着公共化反思运动,衰落的经济建设职能正在地方财政运行中以另类形式悄然复归、隐然崛起,由数以亿万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来塑造。公共财政以满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为宗旨,应当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构建"公共建设财政",在此框架下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并重以基本公共需求平等化为目标建设"公共保障财政",努力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