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7)
- 2023(8685)
- 2022(7289)
- 2021(6654)
- 2020(5481)
- 2019(12091)
- 2018(11828)
- 2017(22372)
- 2016(11777)
- 2015(13050)
- 2014(12214)
- 2013(11972)
- 2012(10950)
- 2011(9814)
- 2010(9976)
- 2009(8949)
- 2008(8748)
- 2007(7899)
- 2006(6785)
- 2005(5876)
- 学科
- 济(47041)
- 经济(47010)
- 业(38812)
- 管理(37467)
- 企(30623)
- 企业(30623)
- 方法(18491)
- 技术(15752)
- 数学(15610)
- 数学方法(15494)
- 地方(14752)
- 中国(14255)
- 农(12023)
- 技术管理(11881)
- 业经(11829)
- 财(10839)
- 制(9488)
- 贸(8629)
- 贸易(8622)
- 学(8416)
- 地方经济(8401)
- 农业(8345)
- 工作(8322)
- 易(8319)
- 理论(7919)
- 划(7702)
- 银(7599)
- 银行(7577)
- 服务(7395)
- 行(7355)
- 机构
- 学院(159550)
- 大学(159147)
- 济(67381)
- 管理(66883)
- 经济(65945)
- 理学(58100)
- 理学院(57431)
- 管理学(56705)
- 管理学院(56349)
- 研究(52325)
- 中国(38826)
- 京(32581)
- 科学(31313)
- 财(29639)
- 所(24896)
- 江(24723)
- 中心(24374)
- 财经(23103)
- 农(23028)
- 研究所(22658)
- 业大(22143)
- 范(21432)
- 师范(21250)
- 经(21044)
- 经济学(20443)
- 北京(19903)
- 州(19762)
- 院(19221)
- 经济学院(18424)
- 农业(17875)
- 基金
- 项目(114175)
- 科学(92557)
- 研究(86056)
- 基金(83139)
- 家(72163)
- 国家(71556)
- 科学基金(62994)
- 社会(57548)
- 社会科(54769)
- 社会科学(54754)
- 省(46480)
- 基金项目(44788)
- 教育(38656)
- 自然(38458)
- 划(38211)
- 自然科(37669)
- 自然科学(37661)
- 自然科学基金(37050)
- 编号(34557)
- 资助(30970)
- 创(30066)
- 成果(27869)
- 创新(27047)
- 发(26115)
- 重点(25646)
- 国家社会(24554)
- 部(24419)
- 课题(23680)
- 制(21979)
- 项目编号(21948)
共检索到23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明明 冯海波
规范地方公共服务竞争行为,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集聚,是当前区域创新的关键。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建立地方公共服务竞争与区域创新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了地方公共服务竞争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素质劳动力、普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流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即相比于社会性公共服务竞争,非社会性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要小得多;经济发达、财政压力较小地区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经济欠发达、财政压力较大地区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公共服务竞争 要素流动 区域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慧慧 薛熠 杨露鑫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和地方治理体系的一场考验,在促使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补短板的同时,围绕疫情防控的公共服务竞争隐然显现。厘清那些将地方竞争导向经济增长而非公共服务的现实背景和制度性约束条件,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引导公共服务成为地方政府新的竞争标尺,可为中国迈向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在要求。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地区模型,说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未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是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自然结果,而在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下,从经济增长竞争走向公共服务竞争成为可能。接着基于地方公共服务的典型事实,围绕当前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经验检验发现新时期人口、资本要素的充分流动依托于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载体的空间网络体系,公共服务已成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吸引发展要素的核心资源。公共服务的加强应借助地方政府的竞争激励,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进一步估计结果发现改革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扩大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增强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推动建立"见贤思齐""力争上游"的竞争关系来提升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并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何益欣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从土地要素配置的视角,以2007年《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为契机,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地方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最低限价政策的实施会改善土地竞争,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经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保持稳健;微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机制和抑制企业寻租的机制提升区域创新;宏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不仅通过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放松预算约束来增加政府科技支出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强对土地违法的处理来改善制度环境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地理禀赋好的、城市级别低的、具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所受到的最低限价政策的积极影响更大;此外,2008年的刺激计划对政策效应具有放大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欣亮 汪晓燕 刘飞
在对税收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国201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进行SYS-GMM估计,结果表明:税收竞争与区域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形关系,分区域却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区位特征,表明西部地区具有更大的减税降费空间;适度税收竞争通过创新要素流动提高区域创新绩效,但创新资本与人才流动的中介机制发挥存在地区依赖性——东部创新人才流动作用更强,中西部创新资本流动效果更明显。从空间效应看,创新资本与人才在不同区域的空间效应基本一致,总体上创新资本流动的空间外部性尚未显现,但创新人才流动则能抑制税收竞争的空间负外部性,通过"邻近互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绩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系统阐述了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采用2007-2015年中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思路,并基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行政邻接和经济空间距离四个维度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的时间特征。研发人员流动能够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竞争激励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研发资本流动的影响路径是不显著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也是影响区域创新差距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优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根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时中 余本洋 陆雅洁
文章运用极值熵值法测算了省级科技创新指数,从财政投入和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建立面板Tobit模型,结果显示:中国科技创新水平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各省科技创新水平异质性特征明显。中国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表现为由"块状分布"向"片状分布"演进的时空特征,三大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均呈"先慢后快"的提升趋势,但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呈现三种波动类型。财政投入、地方政府竞争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晓芳 赵树宽
流动性生产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它的多寡对一个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本文根据流动性生产要素的自身特点,分析了流动性生产要素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流动性生产要素 区域竞争力 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汉屏 刘锡田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基点 ,在分析我国适度的财政分权对确立地方政府经济利益、促进地方政府竞争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了与财政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物品供给对地方政府竞争能力的影响 ,认为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体现着地方政府的竞争优势 ,并对作为重要公共物品的制度创新在地方政府竞争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公共物品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竞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树宽 陆晓芳
流动性生产要素区域竞争力是评价一个区域自身发展和生存能力,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流动性生产要素区域竞争力的特点,给出了对流动性生产要素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流动性生产要素 区域竞争力 评价指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翔 赵墨非 李涛 李帅臻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本文区分两类研发创新活动:突破性创新与迭代式创新,通过构建研发创新竞争模型探讨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活动选择与市场份额。理论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经济环境,数字经济中的大企业更倾向于依赖生产过程中伴生的数据要素进行迭代式创新,突破性创新动力不足;中小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亦遇困局,社会整体创新水平下降,数据要素“陷阱”逐渐形成。在引入企业退出等机制后,数据要素陷阱问题更加严重;在引入网络效应、多元竞争、二手产品市场等机制之后,数据要素陷阱问题得到一定化解。本文指出,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强数据隐私保护,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市场,搭建“数据—创新”联合协作平台,完善优化二手产品市场,促使企业将研发重心转回突破性创新,显著提升社会整体创新水平,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汉华 钟琪
利用SBM-DEA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的协同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要素流动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2001~2015年各区域协同创新效率整体明显提高,并趋向于均衡发展,但存在一些省份在高水平聚拢和低水平集聚;研发人员流动和研发资本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研发投入强度存在"高水平陷阱",在低水平时更有利于发挥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过高的政府支持和过低的金融支持均会显著地抑制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佳慧 耿成轩
以2009—2018年资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后的资本流动模型编制省际资本流动表,在资本要素基础上嵌入劳动力、技术、数据和土地等要素的交互作用,采用二次指派模型(QAP)从区域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中国省际资本流动与地区创新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省际资本流动表显示,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资本流动偏好明显不同,整体呈现由东向西的递减趋势。资金流动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东部和部分中部地区的资金相互往来,大部分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较为偏离资金流动磁场。QAP回归结果显示,资本流动偏好差异与区域创新差异相关联,在资本流动第一偏好的东部地区,资本流动对创新差异的影响不明显,在其他地区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加入其他市场要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资本要素是影响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力和土地要素是影响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莹 肖建华
本文基于智力资本的视角,归纳了创业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通过对260位创业者及创业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以及针对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行业样本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行业的共性关键要素为创业者的战略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团队凝聚力对服务业具有重要影响,而投资者的协同关系对制造业的创新竞争力作用显著。进一步的T检验也说明,服务业对人力资本高度依赖,而制造业对于外部提供的创新支持高度需求。
关键词:
创业企业 创新竞争力 服务业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