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4)
2023(12371)
2022(10652)
2021(9807)
2020(8537)
2019(19796)
2018(19608)
2017(38107)
2016(20618)
2015(23278)
2014(23280)
2013(22936)
2012(20963)
2011(18673)
2010(18372)
2009(16744)
2008(16596)
2007(14743)
2006(12239)
2005(10552)
作者
(57941)
(48559)
(48472)
(46192)
(30750)
(23435)
(22534)
(19166)
(18368)
(17267)
(16599)
(16356)
(15289)
(15212)
(15135)
(14912)
(14911)
(14509)
(13968)
(13848)
(11987)
(11863)
(11732)
(10997)
(10977)
(10875)
(10650)
(10623)
(9852)
(9680)
学科
(82783)
经济(82702)
管理(59140)
(57475)
(45104)
企业(45104)
方法(43653)
数学(39477)
数学方法(38991)
(24353)
(21541)
中国(20693)
(16513)
业经(16334)
地方(16284)
(15907)
贸易(15902)
(15432)
(15023)
财务(14974)
财务管理(14934)
(14752)
农业(14233)
企业财务(13955)
环境(12248)
理论(12236)
(11901)
银行(11861)
(11843)
技术(11575)
机构
大学(289111)
学院(287466)
(117822)
管理(115489)
经济(115259)
理学(100743)
理学院(99643)
管理学(97829)
管理学院(97281)
研究(90362)
中国(67461)
(59260)
科学(56167)
(54282)
(47668)
业大(44453)
(44320)
中心(44192)
财经(43740)
(41977)
研究所(40445)
(39827)
农业(37809)
经济学(36644)
(36596)
师范(36207)
北京(36102)
经济学院(33483)
(33233)
财经大学(32742)
基金
项目(202257)
科学(160058)
基金(149023)
研究(144686)
(130043)
国家(129037)
科学基金(111949)
社会(92996)
社会科(88378)
社会科学(88349)
基金项目(79823)
(78902)
自然(73704)
自然科(72080)
自然科学(72061)
自然科学基金(70813)
教育(67293)
(66531)
资助(60723)
编号(58460)
成果(46800)
重点(45268)
(44927)
(42468)
(41997)
科研(39583)
创新(39306)
国家社会(39121)
课题(38869)
教育部(38809)
期刊
(117288)
经济(117288)
研究(76110)
中国(50374)
学报(45499)
(44220)
科学(40784)
(40747)
管理(38208)
大学(34476)
学学(32460)
农业(27622)
教育(25741)
技术(25646)
(22819)
金融(22819)
财经(21269)
经济研究(19425)
业经(18930)
图书(18803)
(18269)
问题(16181)
统计(15106)
(14899)
技术经济(14266)
(13974)
理论(13758)
(13607)
书馆(13203)
图书馆(13203)
共检索到402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寒波  刘婷婷  王贞  
通过"两区域、两要素与两部门"模型研究发现,即使存在区域内与区域间两类交易成本,增加公共服务仍有利于吸引要素流入,并产生要素空间聚集效应;增加公共支出以改善区内贸易条件对要素流动及其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影响;我国地方公共支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长期因果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兵旺  张保文  
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平、公正、正义的客观要求,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不均衡状况,应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政策统筹、组织协调和经济杠杆,以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大勇   徐晓轩   李妍   胡秋阳   段文斌  
实现区域间技术要素的联通、转移与高效配置,需要破除阻碍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文章基于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视角,通过观测199个城市之间技术要素流动的39 402种可能的路径,构建城市间“匹配流动模型”,实证分析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城市间技术要素流动的影响。论证指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使创新主体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促进技术要素的创造、运用及转化,实现其经济价值。从城市层面来看,具有较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技术要素流入,该城市的技术要素也会更多地被其他城市接收。同时,城市间技术要素流动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和“虹吸效应”,即技术要素会更多在制度性交易成本较低的城市之间流动,并且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的技术要素净流出更少。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当地理距离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交通运输成本较低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更显著地促进技术要素在城市间流动。此外,当城市所处地区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较高,对技术要素的需求较大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更加显著地促进技术要素流动及供需匹配。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斯定理”在技术市场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探析了针对技术要素配置的科斯定理的内涵,可以为当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公共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促进技术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改革举措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军令  穆远东  
目前中国煤炭钢铁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在对其进行去产能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就业等经济现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在一个加入库存供给模块的CGE模型框架下,利用一般均衡分析去产能控产量对劳动要素再配资的影响。分析表明:去产能过程中适量减产去库存,全国就业总量有一定的下降,煤炭钢铁行业释放的闲置劳动力,部分被其他产业吸纳,并促进了这些产业的产出,转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最后结合中国当前情况,就去产能过程出现的一些负效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军令  穆远东  
目前中国煤炭钢铁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在对其进行去产能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就业等经济现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在一个加入库存供给模块的CGE模型框架下,利用一般均衡分析去产能控产量对劳动要素再配资的影响。分析表明:去产能过程中适量减产去库存,全国就业总量有一定的下降,煤炭钢铁行业释放的闲置劳动力,部分被其他产业吸纳,并促进了这些产业的产出,转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最后结合中国当前情况,就去产能过程出现的一些负效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从多要素流动角度出发,在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探讨经济地理产业空间演化中的多重均衡机理,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产业空间结构的稳态并非必然都表现为棒棒均衡的结果,贸易自由度的变化可以引起任何形式的产业空间结构稳态;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增加,工业品支出份额的增加,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导致对称结构的稳定性减弱,也会最终导致市场拥挤效应的消失。如果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足够显著,或者工业品支出份额很高,不管是什么样的贸易自由度,市场拥挤效应都将不复存在,形成现代工业部门集聚的"黑洞"状态;突破点始终小于持续点,当贸易自由度介于二者之间时,除了两种中心—外围结构,任意非对称结构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义旭东  
对要素价格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提出要素价格的动态变化主要由稀缺规律与集聚经济支配,其变化形成要素区域流动的内因。在现实中,要素对流与整合的内生机制表现为价格配置主体与政府调控引导相结合,我们应该根据要素流动的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乡之间统筹、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霍学喜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行为及技术交易制度安排分析框架,利用全国七个苹果主产省苹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就技术交易制度安排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对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变动是诱致农户技术选择产生偏向的关键市场信号,尤其是遵循公开市场交易制度安排的农户,其技术选择偏向对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更为敏感;不同技术交易制度安排所产生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及执行成本存在差异,从而对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选择行为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由于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相对滞后,技术交易成本成为制约农户要素稀缺诱致生技术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君华  欧阳峣  
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是大国两个最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这两个自然特征出发可推导出"大国效应"是否存在及其存在的条件。通常,土地面积与国家人均收入有正向关系,而人口规模与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呈倒U型关系。在土地面积和其它条件给定的情况下,若一国人口规模适度偏大,该国人均收入将会高于小国;但是,若该国人口规模超出一定限度,该大国会因拥挤而丧失其优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市场交易成本、经济结构差异和国家之间的开放程度都有可能显著地减弱和逆转大国效应。可见,大国效应的形成需要一定条件,国家规模与贫富差距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佳   徐玮  
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鲍莫尔病”和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阻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本文采用量化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数据要素的生产、交易和投入模型,将数据要素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在“效率—结构—速度”的分析框架下,采用结构化检验方法,定量分析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采用比较静态方法研究交通与数据要素协同效应加速这一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与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仅将数据要素与服务业相结合并不能完全解决服务业由于效率相对滞后而在结构转型中受到“鲍莫尔病”的困扰。在交通聚集人口的作用下,高人口密度依赖型的服务业将提高效率,有望根除效率滞后导致的潜在成本上升的病因。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的作用下,制造业数字化能规避制造业份额过早下降问题。数据要素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数字技术红利,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本文的研究为探索中国数字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韩冬  王艳西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采用供求分析方法、成本价格分析方法探究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低效平衡,在转型经济条件下不能稳态收敛。研究结论:基于渐进式改革路径,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双平行土地市场,实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制度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史敦友  韩冬  王艳西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采用供求分析方法、成本价格分析方法探究土地要素征收市场的运行机理。研究结果:土地要素征收市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低效平衡,在转型经济条件下不能稳态收敛。研究结论:基于渐进式改革路径,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双平行土地市场,实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制度优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青龙  
制度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整合资源的资源,交易成本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使用制度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则是使用国际贸易制度的代价,包括信息搜寻、交易磋商、进出口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履行、争议处理与索赔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成本。制度差异可以塑造比较优势,使用制度要素而表现出来的交易成本是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成本基础。纳入交易成本后,基于总成本的比较优势可增强、削弱、抵消甚至"逆转"一国基于纯粹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状况。因此,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对外贸易中的交易成本,是一国增强自身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恕立  
"组织不均衡成长"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企业的成长问题,但依照这一理论延伸出来的"要素不均衡"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本文选取七种要素作为分析对象,以投资国和受资国的市场环境,以企业投资动因和要素特征为影响因素,探讨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流动。主要结论是:要素禀赋收敛于均衡状态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动力,而投资国及受资国的市场环境、不同的投资动因及要素本身特征,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禀赋均衡效应均具有直接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伟  
企业资产由产权资产(各种股本)和债务资产两部分构成。本文首先界定了产权交易成本和债务成本的概念,继而界定了资产成本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均衡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均衡点移动的问题,旨在为企业优化资产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