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3)
- 2023(9998)
- 2022(8321)
- 2021(7732)
- 2020(6533)
- 2019(14810)
- 2018(14426)
- 2017(28673)
- 2016(14931)
- 2015(16411)
- 2014(15833)
- 2013(15313)
- 2012(13675)
- 2011(11595)
- 2010(11074)
- 2009(9701)
- 2008(9181)
- 2007(7504)
- 2006(5828)
- 2005(4790)
- 学科
- 济(57759)
- 经济(57705)
- 管理(48035)
- 业(44089)
- 企(38171)
- 企业(38171)
- 方法(30406)
- 数学(27529)
- 数学方法(27190)
- 财(24390)
- 务(16486)
- 财务(16455)
- 财务管理(16413)
- 企业财务(15731)
- 农(14622)
- 中国(14270)
- 业经(12365)
- 地方(11175)
- 制(10808)
- 农业(9621)
- 贸(9445)
- 贸易(9441)
- 学(9409)
- 易(9215)
- 技术(8502)
- 理论(8237)
- 环境(8201)
- 体(8181)
- 产业(8177)
- 和(8157)
- 机构
- 学院(191943)
- 大学(191078)
- 济(81344)
- 管理(81322)
- 经济(79976)
- 理学(71843)
- 理学院(71180)
- 管理学(70088)
- 管理学院(69695)
- 研究(55058)
- 中国(42066)
- 财(41157)
- 京(36755)
- 财经(32589)
- 科学(31169)
- 经(29944)
- 中心(27641)
- 经济学(26441)
- 江(26294)
- 业大(25542)
- 财经大学(24725)
- 经济学院(24168)
- 所(23980)
- 农(23959)
- 范(23044)
- 师范(22790)
- 商学(21872)
- 研究所(21732)
- 商学院(21678)
- 北京(21660)
- 基金
- 项目(140876)
- 科学(113786)
- 基金(105955)
- 研究(105078)
- 家(90821)
- 国家(90105)
- 科学基金(80207)
- 社会(70219)
- 社会科(66845)
- 社会科学(66828)
- 基金项目(56666)
- 省(54221)
- 自然(50808)
- 自然科(49703)
- 自然科学(49692)
- 自然科学基金(48790)
- 教育(48641)
- 划(45173)
- 资助(41928)
- 编号(41856)
- 成果(32519)
- 部(32234)
- 重点(31529)
- 创(30320)
- 国家社会(30309)
- 发(29654)
- 教育部(28769)
- 人文(28426)
- 创新(28345)
- 科研(27783)
共检索到260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紫薇 马光荣
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探究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债务收支结构视角系统揭示地方公共债务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机制,阐明债务可持续与收入分配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正负循环影响,发现地方公共债务规模与社会不平等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分配格局的最终变化受到债务筹资结构和债务支出效率的影响。结合中国经济周期和财政制度,本文提出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和完善收入分配结构的财政政策框架,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瑶 赵青 郭立宏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LDS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缓解居民所面临的机会不均和收入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果在物质资本充盈的地区更为显著,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会加深数字金融对机会不平等和收入不均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会通过提高金融产品的持有概率和增加信贷可得性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宝东 孔文平
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务与企业债务问题备受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本文以2012~2020年省级地方债务与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地方债务与企业债务规模、债务结构两个方面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地方债务扩张对企业债务融资具有门槛效应。从规模上看,地方债务扩张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正向效应随其规模的增加而递减;从结构上看,地方债务扩张对企业金融负债、经营负债均存在非线性效应,此外,地方债务扩张对短期负债的门槛效应显著,但对长期负债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地方债务扩张对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可制定差异化的去杠杆政策,加强融资平台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企业自身也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适当提升金融负债和长期负债占比,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科技金融为共同富裕实现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检验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是科技金融政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区位条件优越、资本配置效率高、创新能力强及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探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军 郑毓铭
基于统一大市场的视角,从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分割的角度研究市场分割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机理发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分割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种市场分割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稳健性检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地区异质性的结论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种市场分割对收入差距有不同的影响。有必要构建统一、有序、开放的全国大市场,消除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商品市场的地区分割。消除各种制度性的物流障碍,畅通国内大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门槛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振海 门宁
作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举措,债务置换在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调节地方债券利率期限及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风险减缓后,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债务新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整体调查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基础上,从债务置换的视角评估有关置换效果,分析新的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修正问题、规避风险的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置换 风险处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娟娟 丁鹏
共同富裕与人类最终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富裕的美国评选出的十大奢侈品都与物质无关,我们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应该借鉴这样的事物并时刻明确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各国首脑、哲人等领导人之间的合作是保证共同富裕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让共同富裕尽可能地保证共同实现最终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从而促进中华文明更加源远流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萍 周巧洪
地方政府合理负债一定程度上能快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长期以来备受地方政府青睐。然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剧增、产能出现过剩,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容易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必要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化解之策。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云锋
地方债务的成因问题 ,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释 ,但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不足以说明地方债务产生的真正原因。从公共选择角度看 ,地方债务形成的真正原因是 :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财权与事权分配现状的“漠视” ;地方政府的预算与效用最大化追求 ;地方政府官员的寻租
关键词:
地方债务 成因 公共选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斌开 亢延锟 侯嘉奕
以撤县设区为准自然实验,本文讨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关系。研究发现,县改区后学龄青少年进入高中和大学的概率分别提高了4.10%和4.88%,受教育年限增加了0.29年。其作用机制是,县改区提高了教育支出占比,破除了教育资源的行政壁垒,使被撤并县的居民享受了城市内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公平。另外,撤县设区不仅使受到影响的群体长期收入提高了8.67%,且显著降低了辖区的收入不平等,促进了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教育公平 共同富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济洲 崔翼
聚焦中国式分权情境,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立足于2012—2021年中国3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探讨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均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受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该影响越发明显;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约束下,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具有区域、城市规模异质性,且在中西部地区、特大城市更为突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伟
本文研究中国公共债务期限结构管理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债务融资效率性与稳定性的统一。我们的理论模型证明,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一些具有准政府性质的国有经济部门的短期债务融资在未来发生流动性冲击时会导致资产降价销售和负的社会外部性。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和比较优势原理,我们提出中央和地方债务融资的利率互换方式以及债务期限结构优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并且对地方政府不同融资模式的经济效应和治理效应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降价销售 流动性 公共债务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苏秋
网络文化对城乡区域的文化差异具有调和作用,有助于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共同富裕。研究发现,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共同富裕包含两方面意涵:一是城乡居民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二是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从城乡文化融合的视角看,共同富裕就是充分发挥文化调节的作用,既要通过发展文化经济来解决城乡居民经济物质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要通过文化融合来解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地,基于数字乡建背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网络文化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两方面调节:一是在生产环节,引入新兴经济业态,促进城乡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城乡经济同步增长;二是在分配环节,发挥文化调节在第三次分配中的涵化作用,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和文化分配的均等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尤其是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应当以数字媒介为抓手,发挥网络文化调节作用,在文化数字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居民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