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0)
- 2023(10612)
- 2022(9309)
- 2021(8838)
- 2020(7796)
- 2019(18288)
- 2018(18554)
- 2017(35476)
- 2016(19956)
- 2015(23123)
- 2014(23406)
- 2013(23101)
- 2012(21278)
- 2011(19056)
- 2010(19777)
- 2009(18366)
- 2008(18799)
- 2007(17668)
- 2006(15239)
- 2005(13755)
- 学科
- 济(76897)
- 经济(76817)
- 管理(67652)
- 业(58821)
- 企(51641)
- 企业(51641)
- 方法(40118)
- 数学(34857)
- 数学方法(34220)
- 财(27164)
- 农(19740)
- 中国(19405)
- 务(17226)
- 财务(17156)
- 财务管理(17100)
- 制(16532)
- 企业财务(16160)
- 业经(16137)
- 理论(15702)
- 学(15678)
- 地方(14547)
- 银(13440)
- 银行(13414)
- 和(13291)
- 贸(13010)
- 贸易(13004)
- 农业(12637)
- 易(12604)
- 行(12470)
- 划(11765)
- 机构
- 学院(282098)
- 大学(279957)
- 管理(111282)
- 济(108162)
- 经济(105422)
- 理学(93478)
- 理学院(92457)
- 管理学(90598)
- 管理学院(90041)
- 研究(86855)
- 中国(70684)
- 京(59709)
- 财(56760)
- 科学(54246)
- 江(45694)
- 所(44957)
- 农(44892)
- 财经(42962)
- 中心(42543)
- 业大(40611)
- 研究所(40091)
- 经(38682)
- 北京(37917)
- 州(36779)
- 范(35678)
- 师范(35295)
- 农业(35263)
- 技术(32283)
- 经济学(32198)
- 财经大学(31628)
- 基金
- 项目(176527)
- 科学(136865)
- 研究(130524)
- 基金(124293)
- 家(107049)
- 国家(106130)
- 科学基金(90962)
- 社会(78200)
- 社会科(74038)
- 社会科学(74010)
- 省(71334)
- 基金项目(65105)
- 教育(63007)
- 自然(59599)
- 划(59220)
- 自然科(58140)
- 自然科学(58126)
- 自然科学基金(57050)
- 编号(56102)
- 资助(53295)
- 成果(46836)
- 重点(39626)
- 课题(39125)
- 部(38768)
- 创(36782)
- 发(36440)
- 项目编号(34347)
- 创新(34333)
- 科研(33972)
- 大学(33882)
- 期刊
- 济(122971)
- 经济(122971)
- 研究(81052)
- 中国(61171)
- 财(50072)
- 管理(42822)
- 学报(41486)
- 农(39198)
- 科学(37696)
- 教育(35817)
- 大学(31318)
- 技术(29185)
- 学学(29093)
- 融(27779)
- 金融(27779)
- 农业(25681)
- 财经(21359)
- 业经(20096)
- 经济研究(19032)
- 经(18236)
- 业(16151)
- 图书(16121)
- 统计(16069)
- 问题(15489)
- 财会(15430)
- 技术经济(15322)
- 策(14511)
- 理论(13786)
- 版(13779)
- 会计(13442)
共检索到430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蕴波 景宏军
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从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公债,先后采用转贷、中央财政代发和地方财政自主发行三种模式,但这些都是在中央政府监管和控制之下的地方债,是中央债的变形。虽然地方政府公债的出现是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但在这些模式下发行的地方政府公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债。要实现地方政府公债长期化、正规化,必须加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能力建设,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只有这样才符合财政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地方政府公债 管理模式 政府资产负债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宏婧 周璇
文章明确了现阶段在我国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了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基础、会计主体、会计科目的选择和列报等方面的问题。在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增加了财务会计体系并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设计并完整呈现了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并对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报告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仑 杨扬
地方政府控制的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产及其收益是地方政府债务得以顺利清偿的保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呈现了资不抵债和无力支付情况而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本文对2010-2017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算和评估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杠杆率在上升、可偿债资产的收益率在下滑;在计入养老金缺口情况下,借款融资结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实际承担的养老金缺口现值少于2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才能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学武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现行体制未能很好地解决国家与地方政府管理、单位占有和使用之间的关系,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滞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资产配置不合理、流失严重、资产处置效益和使用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探索建立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鹏云
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映一国或地区债务风险、评估偿债能力的分析工具,已为国际社会所青睐。本文从分析地方政府资产、债务的风险入手,阐述了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表内列报和表外信息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资产负债表 重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石绍宾 安颖
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家和部门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地方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内涵及国内外近期的研究状况,进而分析了编制地方资产负债表的意义。通过分析新政策下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总结了当前我国编制地方资产表的难点,并从进一步完善细化《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提高资产负债表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会计核算实行全年的权责发生制、夯实数据基础,加强政府性资产负债的清查以及重视地方债问题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政府资产负债表 权责发生制 地方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评估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和未来的偿债能力截至2014年中期,我国大部分省级政府已经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框架下基本完成了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试编工作,目前正在总结经验,争取完善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开始研究如何使用资产负债表。有些地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恒森
盈利性和安全性的统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这一客观要求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是政府的企业管理当局对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资产负债率进行必要的约束管理。 一、政府对企业实行资产负债 比例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利于保护国家和股东利益。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股份制企业,其经营管理方式大都是实行委托—代理制,自然也就有个代理成本问题。从总体上讲,稳健经营是减少代理成本的一个重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宏青 于红
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负担沉重、增长过快,一系列现实问题蕴含较大的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极强的外部性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要求。以债务结果数据建立的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风险预警方面存在局限,应以风险管理理论和债务管理理论为指导,将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与债务资金管理流程相结合,根据债务资金的运行轨迹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重新分类,在识别各类债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债务风险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风险评估及预警,旨在建立更为细化和统一的债务风险预警模式,促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宏青 于红
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负担沉重、增长过快,一系列现实问题蕴含较大的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极强的外部性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要求。以债务结果数据建立的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风险预警方面存在局限,应以风险管理理论和债务管理理论为指导,将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与债务资金管理流程相结合,根据债务资金的运行轨迹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重新分类,在识别各类债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债务风险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风险评估及预警,旨在建立更为细化和统一的债务风险预警模式,促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林闽
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其重点主要在于政府资产负债表。同时,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离不开政府资产负债表。基于此,本文构建并估算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以期能够为建立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新近颁布实施的《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财预[2017]62号,以下简称"62号文")承诺"逐步建立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对应制度",由此将资产负债管理概念明确纳入公共财政管理领域,不仅填补了一项重要的理论空白,也为强化与改进财政管理建构了合理可行的操作框架。这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新近颁布实施的《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财预[2017]62号,以下简称"62号文")承诺"逐步建立专项债券与项目资产、收益对应制度",由此将资产负债管理概念明确纳入公共财政管理领域,不仅填补了一项重要的理论空白,也为强化与改进财政管理建构了合理可行的操作框架。这项
关键词:
资产负债管理 受益原则 土地储备 纳税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穗红 石英华 韩晓明
客观可靠的政府偿债能力评价有赖于对政府财务状况的准确分析,政府资产负债表提供的存量信息不可忽缺,尤其对于拥有大量公有经济资源的我国地方政府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各类资产的特点及其与偿债能力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纳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评价体系的资产类指标、负债类指标和资产负债比率类指标,以及使用方法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子荣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编制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并通过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债务负担率、KMV等的分析,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很小,总体可控,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 资产负债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