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1)
- 2023(13824)
- 2022(12077)
- 2021(11396)
- 2020(9795)
- 2019(22266)
- 2018(21953)
- 2017(42172)
- 2016(23302)
- 2015(25967)
- 2014(25560)
- 2013(25364)
- 2012(22988)
- 2011(20494)
- 2010(20275)
- 2009(18698)
- 2008(18381)
- 2007(16250)
- 2006(14144)
- 2005(12389)
- 学科
- 济(82616)
- 经济(82522)
- 管理(74845)
- 业(69504)
- 企(58433)
- 企业(58433)
- 方法(41667)
- 数学(35726)
- 数学方法(35391)
- 财(27430)
- 中国(22961)
- 农(21471)
- 业经(19083)
- 学(18857)
- 务(18562)
- 财务(18491)
- 财务管理(18453)
- 制(17698)
- 企业财务(17536)
- 地方(16468)
- 银(16158)
- 银行(16095)
- 贸(16069)
- 贸易(16062)
- 易(15586)
- 行(15032)
- 理论(14918)
- 农业(14381)
- 和(14072)
- 融(13909)
- 机构
- 大学(320792)
- 学院(318612)
- 管理(131618)
- 济(120790)
- 经济(117950)
- 理学(112763)
- 理学院(111522)
- 管理学(109634)
- 管理学院(109047)
- 研究(102461)
- 中国(82080)
- 京(68385)
- 科学(66661)
- 财(59662)
- 农(56706)
- 业大(51916)
- 所(51883)
- 中心(48410)
- 研究所(47551)
- 财经(46933)
- 江(46613)
- 农业(44797)
- 北京(42988)
- 经(42753)
- 范(39036)
- 师范(38540)
- 州(38311)
- 院(37019)
- 财经大学(35212)
- 经济学(35046)
- 基金
- 项目(222099)
- 科学(172544)
- 基金(160924)
- 研究(156478)
- 家(142142)
- 国家(140979)
- 科学基金(120522)
- 社会(97367)
- 社会科(92253)
- 社会科学(92226)
- 省(86885)
- 基金项目(86668)
- 自然(81657)
- 自然科(79697)
- 自然科学(79674)
- 自然科学基金(78249)
- 划(73595)
- 教育(71115)
- 资助(66433)
- 编号(63150)
- 成果(49736)
- 重点(49213)
- 部(47924)
- 创(46189)
- 发(45501)
- 科研(43314)
- 创新(43107)
- 课题(42717)
- 计划(41834)
- 大学(40807)
- 期刊
- 济(128630)
- 经济(128630)
- 研究(91961)
- 中国(59994)
- 学报(56471)
- 农(49415)
- 科学(49230)
- 管理(48266)
- 财(47108)
- 大学(41705)
- 学学(39599)
- 融(33696)
- 金融(33696)
- 农业(33537)
- 教育(30215)
- 技术(25526)
- 财经(22546)
- 业经(20874)
- 经济研究(19867)
- 业(19058)
- 经(18983)
- 图书(16586)
- 科技(16451)
- 理论(16415)
- 问题(16284)
- 版(15880)
- 实践(15217)
- 践(15217)
- 技术经济(15105)
- 业大(14661)
共检索到463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袁乐平 肖妍
地方债管理新政提出全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可能导致存量城投债信用能力发生分化。本文基于2012—2015年间企业债面板数据,将地方债管理新政作为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政策实施对于存量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剔除其他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后,地方债管理新政显著增大了存量城投债信用风险;地方融资平台的政府债务认定率越小、获得的政府支持力度越小,地方债管理新政对存量城投债信用风险的放大作用越显著。地方政府应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定合理的政府债务认定率,适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地方融资平台经营能力,以实现新旧地方债管理方式的平稳过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俊 徐颖 刘玉峰
城投公司的数量及城投债的规模不断攀升,随之暴露的信用风险与由此可能引起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等问题愈发引人关注。文章从我国城投债信用风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城投债融资中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平台公司基本经营及财务状况、债务主体增信措施等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联,进而从纵向与横向两方面对城投债的传导机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设计原则、要素及框架、实施与评价的角度构建城投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以此提出积极引导城投债向市场化转型、落实债务管理责任制等城投债信用风险的管控策略,为我国债务风险的防范控制起到引导作用,促进债券信用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投债 信用风险 传导机理 预警系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俊 徐颖 刘玉峰
城投公司的数量及城投债的规模不断攀升,随之暴露的信用风险与由此可能引起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等问题愈发引人关注。文章从我国城投债信用风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城投债融资中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平台公司基本经营及财务状况、债务主体增信措施等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联,进而从纵向与横向两方面对城投债的传导机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设计原则、要素及框架、实施与评价的角度构建城投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以此提出积极引导城投债向市场化转型、落实债务管理责任制等城投债信用风险的管控策略,为我国债务风险的防范控制起到引导作用,
关键词:
城投债 信用风险 传导机理 预警系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天翔 葛鹤军 蒙震
在"四万亿"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城投公司的整体债务规模也急剧攀升,其债务总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城投公司的整体信用水平不容乐观。因此,城投债券的信用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量化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城投债券信用风险的四个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投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债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发债企业所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负相关,与企业债券收益率以及担保正相关。
关键词:
城投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晋文 师龙
城投债为满足城市建设需要而诞生,金融危机后为扩大投资与促进经济复苏而不断壮大。城投债的出现解决了财政支出瓶颈,但在发行规模日渐增大的同时,也引发了地方隐性债务和债券信用风险等问题。文章基于城投债发展历程、存量情况,就城投债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防控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分析 防范建议 城投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攸 王俊
<正>尽管城投债市场在化债政策支持下持续走强,但当前市场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与风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2024年城投债券到期压力依然较大,借新还旧难度加大、短期偿付能力承压等。展望后市,在监管趋严、房地产市场走弱背景下,区域经济财政实力差异以及城投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将促使不同区域、不同信用资质城投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水平持续呈现结构性分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卜振兴
随着我国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的关注和调控,城投公司信用风险事件不断爆发,既包括技术性违约,也包括信用评级降级。既包括表外非标业务违约,也包括表内贷款逾期。造成当前城投信用风险事件不断爆发的因素主要包括监管政策、融资渠道、地产调控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未来城投公司的投资,既要坚持敬畏市场、打破刚兑信仰的原则,也要把握城投政策方向,关注区域经济环境,严格审查城投公司运行情况。
关键词:
城投公司 隐性债务 财政收支 信用风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许文彬 张佳韬
城投债是近10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融资工具,由于其发行基于政府信用,且短期违约风险普遍很低,通常都能获得较高评级;但这使得其评级辨识度较低,且评级调整较少,不能够真确反映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及其历时变化。本文考察了城投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一个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信用评分卡模型对城投债信用风险进行测算:选取3965个城投债发行主体进行模型开发和验证,通过单因素筛选、变量转换、logistic回归,确定在整体显著性、拟合度和预测准确率上表现最优的模型作为最终测算模型;并基于该测算模型建立一个评分卡评分模型。论文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投债 信用风险测算 评分卡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小云 邹小备 杨昊晰
本文从信用债投资者的视角,对城投债风险溢出的多重路径进行探究,明确了不同地区间城投债风险的溢出机制,以及城投债风险对信用债市场整体的溢出效应及其反馈效应。本文构建省级行政区城投债利差指数以代表地区的城投债风险,将GVAR模型与FAVAR模型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包含上述两个层面城投债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模型。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微观层面,局部地区的城投债风险会对关联地区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这一结论与现有研究的观点一致;宏观层面,城投债风险的上升伴随着信用债市场利差水平的总体下降。此结果表明城投债风险上升会迫使信用债投资者减少对隐性担保的追逐,倒逼信用债投资者更为积极地承担信用风险赚取溢价,从而改善其他非城投主体在信用债市场上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地,本文以来自贵州、江苏两地的城投债风险冲击为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对比其短期溢出效应,以考察不同地区的城投债风险冲击对系统的短期溢出效应有何差异性。
关键词:
城投债 风险溢出 信用债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锐
在庞大的存量规模基础上,受城镇化战略的驱动,城投债未来的体量还将进一步扩张。由于受到地方政府信用和相应政策的支持,城投债短期风险可控。不过,伴随着债务的不断堆积,依靠土地收入还债的城投债长期将面临着集中爆发的违约风险。对此,决策层应当在推进分税制改革、强化软预算约束以及降低投资门槛进而吸引民间资本等制度性创新方面做出建设性防御和安排。
关键词:
城投债务 违约风险 土地财政 财税改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芦彩梅 苏丹华
为解释"信用价差之谜",学者们对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是债券信用价差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鲜有文章从这两种风险交互关系的角度研究对信用价差的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中国公司债券的面板数据,利用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从发行期限、信用等级和所属行业等角度对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加入流动性风险因素与结构化模型结果相比较,检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信用价差的交互作用是否仍然显著,得出稳定的结论。结果表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中国公司债券的信用价差。本文为我国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做补充,为解释"信用价差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凤羽 王空 史永东
本文从腐败治理视角探讨城投债信用风险成因和化解的路径,以2013-2014年中纪委开展的地区巡视作为外生冲击,考察中央政府主导的腐败治理如何影响城投债信用风险。研究发现,中纪委地区巡视显著降低了被巡视地区城投债信用利差,这种降低作用在腐败程度较高、行政级别较低、财政透明度较差的地区以及采用抵押或质押担保方式的城投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研究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腐败是中国城投债信用风险累积的重要原因,而中央政府主导的腐败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信用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洁 王冰晓
江苏省城投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随着偿还高峰期的到来,其信用风险不容忽视。所以本文选取了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K M V模型对江苏省2015-2018年不同债务规模下的违约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江苏省2015年城投债应还本息额已超过安全债务规模,2016-2018年城投债风险目前还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但信用风险对于城投债的发债规模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并将城投债规模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城投债 KMV模型 信用风险 债务规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思云 于嘉祺 张永力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动,中央积极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城投债融资。但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方政府城投债发行规模的迅速膨胀,以及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违约的发生,引发了各界人士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担忧。本文运用KMV模型,把地方政府预期财政收入当作城投债违约时点,测算当前江苏省已发行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并得出结论:除2016和2019年城投债规模离违约时点较近外,江苏省已发行城投债信用风险基本可控。另外,通过敏感性分析测算未来财政收入波动对违约率的影响,为未来江苏省的城投债发债规模提出了合理建议,包括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
关键词:
城投债 信用风险 KMV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