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2)
- 2023(9867)
- 2022(8282)
- 2021(7703)
- 2020(6434)
- 2019(14155)
- 2018(13867)
- 2017(25880)
- 2016(14463)
- 2015(15793)
- 2014(14992)
- 2013(14494)
- 2012(13561)
- 2011(12081)
- 2010(12153)
- 2009(11607)
- 2008(11793)
- 2007(11057)
- 2006(9576)
- 2005(8480)
- 学科
- 济(57857)
- 经济(57792)
- 管理(49227)
- 业(43326)
- 企(37663)
- 企业(37663)
- 方法(23969)
- 数学(20177)
- 数学方法(19877)
- 财(17559)
- 中国(14717)
- 农(14692)
- 技术(14095)
- 学(12895)
- 业经(12502)
- 制(11846)
- 贸(11420)
- 贸易(11413)
- 易(11103)
- 技术管理(10456)
- 务(10424)
- 财务(10396)
- 财务管理(10359)
- 企业财务(9895)
- 银(9883)
- 银行(9842)
- 理论(9774)
- 融(9370)
- 金融(9369)
- 行(9256)
- 机构
- 大学(207518)
- 学院(204323)
- 济(83128)
- 经济(81561)
- 管理(77366)
- 研究(68256)
- 理学(66654)
- 理学院(65919)
- 管理学(64676)
- 管理学院(64308)
- 中国(52975)
- 科学(42974)
- 京(42738)
- 财(41746)
- 农(38226)
- 所(35087)
- 业大(32966)
- 财经(32496)
- 研究所(31769)
- 中心(31506)
- 江(31038)
- 农业(30417)
- 经(29566)
- 北京(26465)
- 经济学(26135)
- 范(25835)
- 师范(25458)
- 州(24717)
- 财经大学(24156)
- 院(23796)
- 基金
- 项目(135355)
- 科学(106494)
- 基金(100052)
- 研究(93103)
- 家(89472)
- 国家(88719)
- 科学基金(75636)
- 社会(61475)
- 社会科(58421)
- 社会科学(58403)
- 基金项目(52787)
- 省(52745)
- 自然(50068)
- 自然科(49007)
- 自然科学(48988)
- 自然科学基金(48163)
- 划(44646)
- 教育(42554)
- 资助(40265)
- 编号(34898)
- 创(30737)
- 重点(30452)
- 部(29446)
- 创新(29017)
- 成果(28439)
- 发(27773)
- 国家社会(26191)
- 科研(26063)
- 计划(25950)
- 教育部(25235)
共检索到306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雅龄 王力结
利用信号博弈模型分析地方财政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发现房地产价格的另一类信号作用。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2010年前后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土地储备和拍卖机制推高了房地产价格,是地方政府向金融中介机构传递信号,获取建设资金的博弈结果。城市土地收储本质是中性的,在大规模城市化建设时期,政府承担较多经济主体责任,与投融资各方的利益和行为粘着互动。从博弈论视角看,在多委托人和单代理人的关系中,提高效率的路径包括扩大代理人自主权和委托一个共同的委托人,在地方债问题上可以委托给地方债市场。债券市场的强化披露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
关键词:
地方债 信号博弈 房地产价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代支祥
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常情况,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由于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博弈,政策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应在中央政策在地方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通过考量房地产市场调控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基础上,求得二者之间博弈的均衡解。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中央与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竹志奇 高珂 王涛
随着2015年新预算法的施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前门"已被打开,数百只地方债券已经进入债券市场。但新预算法是否真的增强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一直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不存在折价或溢价,因此其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是衡量地方债券市场化程度的主要指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新预算法作为虚拟变量与地方债发行利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新预算法的施行确实影响了地方债券的发行利率。在对2015年前后发行的地方债券分别进行回归的情况下,对比地方债券特征变量与地方债发行人特征变量的显著性变化,发现除地方债券的发行量外,其他变量在两次回归中均显著,而地方债券发行量在新预算法实施后对地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变为显著的正向,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在新预算法实施后有了一定的增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利率市场化 新预算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小红
本文首先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传统的政府执政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而阐述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必要性;然后结合2015年1月1日施行的《预算法》,从约束和引导两方面阐述了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最后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与融资平台、监督与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预算法》下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勃 张忠平
在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的控制土地出让规模、追求土地"垄断价格"以及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因此,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借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政府行为 行为经济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辉 王瑞东
本文采用2002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的经济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并重点研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很难解释当前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地政策和保障房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虽然存在一定时滞,但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长期的且效果明显;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鹏 高波 李智
本文运用南京市2005-2013年的土地成交和地产板块房价环比数据,对土地信号的房价冲击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正向土地信号对区域房价波动具有显著正效应,而负向土地信号具有抑制房价下降过多的反向调节效应;在城市层面,正向土地信号对房价的冲击效应不显著,而负向信号冲击效应显著。
关键词:
土地价格信号 房价冲击 土地供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润梅 石东伟
从2010年到2016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为了积极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增长,政府推出了诸多措施。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进一步通过预算途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控,对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预算质量是影响新预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研究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界定以及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预算质量机制,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新预算法 预算质量 地方政府性债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润梅 石东伟
从2010年到2016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为了积极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增长,政府推出了诸多措施。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进一步通过预算途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控,对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预算质量是影响新预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研究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界定以及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预算质量机制,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新预算法 预算质量 地方政府性债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宏勋 关峰 王玲
近几年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改变房价上涨过快的局面,然而要使政策效果发挥到最大,就必须掌握房地产市场中各方的博弈策略及影响因素,运用政策引导不同主体的行为。文章借助了三个基本重复博弈模型,其中房地产商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博弈的每个阶段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政府与房地产商之间利益博弈的每个阶段属于有先后顺序的动态博弈,进而通过模型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博弈策略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燕廷淼
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新预算法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高校属典型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内的基层预算单位,新的法律规定不仅影响财务管理,而且也影响到学校管理的其他方方面面。因此,为适应新的预算法律要求,高校必须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依法组织实施教育科研过程的经济活动,规范业务操作,从而开启全面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新篇章。
关键词:
预算法 财务管理 高校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立诚
历经"十年长跑"和几度博弈反复,才最终呱呱坠地的新预算法,是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程中的里程碑。其中,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修明渠、堵暗道"的法律规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4年预算法第28条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一规定原则上禁止了地方债的存在,但实际上并未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明
随着新《预算法》的执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目前,在世界53个主要国家中,有37个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做法,对于规范我国地方债务管理、探索可持续地方政府融资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和整理了美、英、法等10个国家1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进行分析对比,指出各国做法中的可借鉴之处,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刘伟
2014年8月,新《预算法》获得通过,赋予了省一级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的权利,为地方政府负债开了"前门"。实施新《预算法》亟需完善地方债治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起以债券为主的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机制,构建和完善市场约束、规则管理、行政控制相结合的多层面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疏解地方政府巨大的负债融资压力,在逐步建立以债券为主的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机制的制度过渡时期,让地方政府多种形式的隐性负债融资方式能够有序退出,实现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方式的平稳转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小红 王海民
2015年起正式实施的预算法预示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本文在了解我国预算法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新旧预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深入研究了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