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3)
2023(5502)
2022(4689)
2021(4442)
2020(3928)
2019(8425)
2018(8415)
2017(15686)
2016(8938)
2015(10146)
2014(10307)
2013(9719)
2012(8954)
2011(7845)
2010(8022)
2009(7579)
2008(7885)
2007(7375)
2006(6247)
2005(5658)
作者
(25792)
(21217)
(21017)
(20045)
(13544)
(10101)
(9777)
(8316)
(8226)
(7752)
(7276)
(7212)
(7041)
(6805)
(6715)
(6566)
(6337)
(6275)
(6207)
(5879)
(5393)
(5265)
(5203)
(4974)
(4893)
(4810)
(4741)
(4617)
(4426)
(4286)
学科
管理(28756)
(26688)
(25702)
经济(25657)
(21837)
企业(21837)
(16886)
(12070)
财务(12047)
财务管理(12005)
方法(11570)
企业财务(11515)
中国(10927)
(10841)
保险(10750)
(10357)
数学(9832)
数学方法(9683)
(9451)
银行(9431)
(8735)
(7999)
金融(7992)
(7536)
(7330)
(6717)
理论(6601)
(5476)
地方(5451)
(5447)
机构
学院(117166)
大学(115674)
管理(41771)
(41449)
经济(40287)
研究(39115)
中国(35769)
理学(34160)
理学院(33796)
管理学(33047)
管理学院(32828)
(28600)
(24951)
科学(24379)
(21191)
(20588)
财经(20377)
(19758)
中心(19013)
(18339)
研究所(18259)
业大(17056)
农业(16736)
北京(15851)
(15713)
财经大学(15030)
(14623)
(14464)
技术(14246)
(13520)
基金
项目(74045)
科学(56268)
研究(54172)
基金(51653)
(45316)
国家(44896)
科学基金(37656)
社会(32282)
社会科(30382)
社会科学(30372)
(30060)
基金项目(26485)
教育(25339)
(24994)
自然(24472)
自然科(23883)
自然科学(23870)
自然科学基金(23437)
编号(22822)
资助(22398)
成果(20231)
重点(16659)
课题(16576)
(15816)
(14991)
(14891)
项目编号(14655)
科研(14471)
(14355)
创新(13985)
期刊
(47911)
经济(47911)
研究(38712)
中国(28801)
(26742)
学报(20960)
(19432)
金融(19432)
(19014)
科学(16571)
大学(15360)
管理(15057)
学学(14678)
教育(14145)
农业(12052)
财经(10295)
技术(9508)
财会(8737)
(8546)
会计(8399)
经济研究(7649)
业经(7077)
(6901)
(6254)
统计(6187)
理论(6058)
通讯(5922)
会通(5898)
(5796)
问题(5540)
共检索到192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裴育  欧阳华生  
防范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措施之中,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是重中之重。在债务风险管理体制明确的前提下,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关注的是各种预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预警程序的优化、预警机制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在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一是对其风险状况进行描述;二是在风险描述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风险等级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找出风险潜在的方向作为风险防范的重点监测对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佳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郭琴  
超常规的扩张速度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高校因各种原因产生严重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大增,在财务上表现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和日常运转艰难。因此,全面、系统、有效地分析高校财务资源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雷振华  
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内在原因,探讨了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建立的基础工作,并根据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设计的原则,建立了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聂新伟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要求。根据新要求,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行为更好的标准是什么?政府行为合意的标准又该如何评判?这些问题亟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回答。基于此,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出发,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中的道德风险构建了评判政府行为标准——政府信用的理论框架,并基于该理论框架阐释了经济信用维度下政府债务风险形成问题。最后,根据本文分析框架和有益经验借鉴,提出了政府信用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华  孙赵航天  齐浩  
本文以BT债务风险因素为基础,遵循BT债务风险评价指标筛选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运用综合法和指标属性分类法,构建了BT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国际警戒线和有关专家建议,确定出指标的上下限,再以上下限均值作为指标的中间界限值,划分出BT债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四个区间,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BT债务风险评价,旨在为地方政府BT债务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新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结算托管是分割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的相关结算托管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处理,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的相关结算托管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公司)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雷振华  邹果  
随着高校法人地位的取得,高等教育推行"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为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高校选择了负债方式,负债在增强高校办学实力、缓解资金紧张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构建一套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有效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不受影响。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高校如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裴玉  
新能源产业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关注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能帮助我国新能源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新能源企业的现状及特点,阐述了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现象,从管理状况、财务管理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几个方面,构建了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秦江波  于冬梅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是实现信贷风险动态监测的首要环节。预警指标灵敏高效地反映风险变化特征是预警系统运作的前提和基础。预警指标的建立应遵循预警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性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国风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的频繁流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通过选取1996~2007年能够反映我国经济面临风险的12个指标,确定各自的权重,用KLR信号分析法实证论述近年来我国的风险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风险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国际投机资本这一潜在的危险正在加重,因此,可以在利用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毅  徐荣贞  
阐述了汇率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汇率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对其临界值进行了界定;最后建模说明:整个指标体系只有联合运用时才能较为准确地对汇率风险进行预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勋乾  
文章在分析国外经典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货币危机压力指数构建综合压力指数。通过选取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44个月度的数据,对综合压力指数的波动趋势进行分析,对于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做了一种新的尝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红丽  李永宁  
文章从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绩效评价的意义入手,阐述了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绩效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内容和评价方法,可为建立科学的地方高校债务化解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全厚  
构建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财政风险、实现政府债务融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扩张有其理性因素,不能轻易否定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合理性。地方政府投资范围过宽、事权和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构成地方政府负债融资的非理性因素。应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调整政绩考核机制,继续深化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构建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有效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