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3)
2023(14527)
2022(12593)
2021(11934)
2020(10015)
2019(23258)
2018(22652)
2017(44119)
2016(23753)
2015(26587)
2014(26075)
2013(26089)
2012(24143)
2011(21602)
2010(21252)
2009(19501)
2008(19403)
2007(16610)
2006(14232)
2005(12721)
作者
(66085)
(54817)
(54282)
(51857)
(35083)
(26124)
(24758)
(21402)
(20873)
(19501)
(18758)
(18550)
(17347)
(17072)
(17015)
(16805)
(16276)
(15898)
(15655)
(15608)
(13388)
(13377)
(13103)
(12344)
(12290)
(12158)
(11997)
(11717)
(10896)
(10732)
学科
(99451)
经济(99348)
管理(72050)
(68180)
(56783)
企业(56783)
方法(49335)
数学(44031)
数学方法(43687)
(32134)
中国(27479)
(24153)
(21612)
财务(21552)
财务管理(21503)
企业财务(20627)
业经(19892)
(19757)
贸易(19747)
(19225)
地方(18464)
(18425)
(17135)
农业(16279)
(15202)
金融(15201)
(15032)
银行(14998)
环境(14895)
技术(14415)
机构
大学(337148)
学院(332113)
(143641)
经济(141036)
管理(134462)
理学(117382)
理学院(116179)
管理学(114464)
管理学院(113868)
研究(112183)
中国(85958)
(71077)
(68103)
科学(65669)
(54982)
财经(54684)
中心(50084)
(50039)
研究所(49988)
(47861)
业大(46374)
北京(45463)
(45331)
经济学(44972)
(41343)
财经大学(41114)
师范(41017)
经济学院(40877)
(40757)
农业(37341)
基金
项目(228782)
科学(181492)
基金(170121)
研究(168126)
(147490)
国家(146352)
科学基金(126749)
社会(108990)
社会科(103635)
社会科学(103608)
基金项目(90101)
(85012)
自然(81475)
自然科(79641)
自然科学(79624)
自然科学基金(78233)
教育(76318)
(72264)
资助(71081)
编号(66765)
成果(53998)
(52455)
重点(50588)
(47554)
(47368)
国家社会(46052)
教育部(45800)
课题(44841)
人文(44378)
创新(44219)
期刊
(148037)
经济(148037)
研究(102052)
中国(58456)
(54046)
学报(49786)
管理(47978)
科学(46441)
(41976)
大学(38426)
学学(36140)
教育(31770)
(30660)
金融(30660)
农业(29532)
财经(27181)
技术(26478)
经济研究(25457)
(23100)
业经(21380)
问题(19479)
(17744)
技术经济(16638)
理论(16237)
图书(16118)
(15943)
国际(15587)
世界(15234)
科技(14709)
统计(14552)
共检索到48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程  张永亮  
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地方债增长与地区民间投资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多重门限面板模型,对中国199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地方债增长对民间投资具有显著的门限影响效应,表现为地方负债对地区民间投资的负向效应将随地方债增长而逐级递减;受"四万亿"刺激性投资计划影响,2008年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会对地区民间投资造成负向影响效应;分区域看,东中部地区不存在门限效应,西部地区的地方债增长对民间投资存在逐级递减的门限效应;非严重负债省份的债务增长会逐级提高民间投资,但严重负债省份的债务增长会逐级降低民间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昌波  林霞  
基于2005年7月~2011年2月的省际月度数据,通过面板协整和面板GLS方法对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的估计值为0.22,即人民币汇率升值1%导致CPI增加0.22%;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货币发行量以及通货膨胀预期,两者对物价的影响弹性系数分别达到0.484和0.46。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杨  王蔚  
地方政府有限借债放开之后,如何使得地方政府合理借债是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制建立的关键。只有找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膨胀的原因,才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笔者建立了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官员晋升激励对债务扩张影响的研究框架,通过对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主要发现:第一,财政集权的不断深化,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和债务水平;第二,土地财政与预算内市政投资中的借债资金之间表现出收入上的互补性;第三,省级官员的政治网络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软约束,且省长比省委书记更为显著。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激励背离了地方政府应有的职能目标是造成地方债务膨胀的重要原因。规范政府融资渠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伍阳  李毅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国民经济"双倍增"计划,以应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新变化。文章从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出发,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具有交互效应的面板SVAR模型,对通货膨胀与总产出、劳动者报酬等因素展开动态传导机制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区域间传导的交互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总产出与劳动者收入倍增对拉升通胀作用并不显著,适度降低总产出增速能起到稳定通胀的作用,而稳健、稳定的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管理的关键,另外中国通货膨胀管理在区域间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承受的通胀压力高于其他地区,通胀管理目标要优先考虑西部地区所承受的通胀压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湛  香伶  
我国各地债务融资结构存在很大差别,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格局不同导致吗?尤其是法律环境差的地区相对法律环境好的地区企业发债比率更高,有违经典的债务契约理论,这一悖论又如何解释?本文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规模越大,对外依存度越高,当地企业发债越多;企业债券比银行贷款对通胀更敏感,而银行贷款是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固定投资的首选;(2)各地债券融资、银行贷款与股票融资在融资结构上此消彼长;(3)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当地企业发债比率越高。地方法律治理环境越完善,当地企业发债比率反而越低。其原因在于地方的政府干预是法律治理的替代机制,并且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更多的政府管制。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之兵  周俭初  
已有的关于FDI(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FDI技术溢出会显著地促进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利用中国1997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却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等四个方面检验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限特征,并测算出了引发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进财  戴金平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梳理经典的债务通缩理论债务通缩理论,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与"债务-通缩"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持续过度扩张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下降和阻碍经济的增长扩张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下降和阻碍经济的增长,造成经济产出缺口的扩大,加剧产能过剩的风险。而物价水平的下降价水平的下降,会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际GDP增长率的下降和产能过剩的恶化。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可能会产生政府过度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逢春  
文章通过修改经典的钱纳里"结构增长"模型,利用200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的相关省际数据,加入对外直接投资的节奏和不规则度作为调节变量,用面板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较高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可以较快地促进投资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2)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过程变量即节奏和不规则会对产业升级的效果起反向作用;(3)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市场化程度可以正向调节节奏和不规则度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外投资的节奏和不规则度对产业升级的负向影响要小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刁伟涛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债务收入是宽口径"土地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两个因素对于当地房价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后者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债务支出的资本化。这一结论对于我国的房价调控以及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修正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晋升考核制度,将地方债务规模和还债能力也纳入考核,在地方债"新规"下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并规范其支出投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保持结论的稳健性,但高债务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债务增长效应更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亚军  
利用中国30个省区的数据检验了中国经济相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程度,结果表明: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与相对价格的关系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对各省区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相对价格进行逐个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有23个省区的数据符合理论所预示,这也从一个角度提供了各省区通货膨胀率长期存在差异的解释。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率的差异与各省区的实际汇率之间存在较弱的长期协整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智淋  成禹同  董志勇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79—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非线性的通货膨胀率门限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低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超过门限值时,通货膨胀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继  
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融资热成为各地普遍现象,而由此引发的地方高额债务亦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10年,中国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使得地方债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愈加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试图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但只要地方经济需要发展,只要地方缺乏资金,地方债务膨胀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以财政分权改革为契机,选择中国2000—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两者的交互项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只是因为地区的差异而表现出促进效果的不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继续完善财政分权改革的措施,为各地政府搭建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助推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