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9)
2023(4419)
2022(3815)
2021(3580)
2020(3025)
2019(6750)
2018(6524)
2017(12567)
2016(7178)
2015(7954)
2014(7761)
2013(7494)
2012(7117)
2011(6210)
2010(6224)
2009(5795)
2008(6098)
2007(5452)
2006(4733)
2005(4368)
作者
(20969)
(17110)
(16860)
(16082)
(11063)
(8321)
(7753)
(6718)
(6630)
(6206)
(5954)
(5922)
(5721)
(5518)
(5440)
(5299)
(5116)
(5059)
(5019)
(4997)
(4384)
(4257)
(4185)
(4100)
(3872)
(3863)
(3804)
(3707)
(3556)
(3449)
学科
管理(24095)
(22941)
经济(22895)
(22120)
(19666)
企业(19666)
(16496)
(12018)
财务(12010)
财务管理(11974)
企业财务(11586)
方法(10224)
数学(8852)
数学方法(8754)
中国(6768)
(6224)
(6058)
(5637)
(5189)
金融(5189)
业经(5050)
(5030)
银行(5004)
(4947)
国家(4642)
地方(4642)
(4540)
(4195)
(4131)
财政(4012)
机构
大学(96101)
学院(94174)
(36902)
研究(36178)
经济(36072)
管理(32148)
中国(29125)
理学(27030)
理学院(26694)
管理学(26194)
管理学院(26027)
(23157)
科学(22103)
(21023)
(19579)
(18970)
研究所(17434)
财经(16719)
中心(16436)
农业(15298)
(15291)
(15140)
业大(14448)
北京(13527)
(13257)
财经大学(12586)
经济学(11888)
(11725)
(11709)
(11684)
基金
项目(61044)
科学(47118)
基金(44510)
研究(42682)
(40437)
国家(40113)
科学基金(33166)
社会(26337)
社会科(24934)
社会科学(24921)
(22954)
基金项目(22730)
自然(22338)
自然科(21793)
自然科学(21781)
自然科学基金(21428)
(20357)
教育(19918)
资助(19471)
编号(16189)
成果(14758)
重点(14379)
(14213)
(12764)
(12551)
科研(12313)
(12074)
课题(11978)
计划(11956)
教育部(11947)
期刊
(40719)
经济(40719)
研究(30678)
(22339)
中国(21905)
学报(18545)
(17293)
科学(14985)
大学(13872)
学学(13072)
管理(12404)
(12026)
金融(12026)
农业(11948)
教育(10805)
财经(8933)
(7576)
会计(7554)
(7042)
经济研究(6884)
财会(6845)
技术(6105)
世界(5798)
(5573)
(5350)
问题(4927)
业大(4840)
国际(4780)
业经(4699)
通讯(4673)
共检索到15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业伟   赵增辉  
<正>2014年43号文确定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开正门、堵偏门”的改革方向,对历史形成的存量偏门债务,则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进行化解。文章对地方债务置换的背景、置换债和再融资债被用于置换隐债的历史以及隐债置换后区域改善情况进行梳理,并对新一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和城投隐债清零后的风险变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昊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潜在风险之一。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允许在未来数年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务等方式对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进行置换。本文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实际,评述了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主要方案,提出向市场公开发行债务为主、尝试发行特别国债及点对点置换为补充、央行发挥积极作用的多元动态优化建议,为采取更科学、平稳、负面效应最小化的债务置换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秋宇  孙良权  
债务置换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存量债务问题,配合构建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而设计的一种政策工具,债务置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区已发行置换债券1272亿元,其中2015年发行744亿元,2016年发行528亿元。广西债务置换的做法自债务置换政策实施以来,广西根据中央工作部署,积极尝试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得到极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秋宇  孙良权  
债务置换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存量债务问题,配合构建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而设计的一种政策工具,债务置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区已发行置换债券1272亿元,其中2015年发行744亿元,2016年发行528亿元。广西债务置换的做法自债务置换政策实施以来,广西根据中央工作部署,积极尝试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得到极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思玥  
为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近年来,地方政府以公开发行和定向承销方式发行一般债券置换地方债务,对减轻地方债务负担、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商业银行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基本情况以江西景德镇为例,在当地财政部门的高效协调下,金融机构无缝对接地方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振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给予了地方政府在国务院允许额度内自行发债的权利,同年中央政府提出以低成本长期限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原有的存量政府债务的地方债务置换思路,并多次提升2015年度债务置换额度至3.20万亿元。债务置换的推出直接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地方债券余额达到4.83万亿元,相比于2014年末的1.16万亿元,猛增了4倍。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尤其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将给我国财政体系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地方债务置换在完成多个重要历史使命,实现诸多制度改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实施风险,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国地方债务置换的实施风险,并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邱峰  
地方债务置换指明了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方向,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优化债务结构、改变期限错配、延长债务期限,提高地方政府的杠杆承受力。地方债务置换表面上是为了缓解地方债务危机,但银行也是实际的得益者。短期内地方债务置换会对银行的风险结构、资产收益水平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就长期而言,则与银行的主流业务模式、客户结构以及战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银行应积极加以应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文炼  董运佳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的背景及利弊,认为当前推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置换方案在发行定价机制、综合改革效应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化空间。针对现行存量债务置换存在的不足,本文建议借鉴1998年以来我国两次发行特别国债推动国民经济债务重组的经验,通过发行特别债券和开展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实行第三次国民经济债务重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郑艳文  
地方债置换涉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且置换规模较大,会对银行资产的总体流动性和收益水平形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的有关要求,2015年全年,财政部将下达总计3.2万亿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额度,置换包括地方融资平台等在内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以缓解政府债务集中还款的压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向市场化、规范化和透明化转变,对于商业银行优化配置贷款资源、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地方债置换涉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宇焰  杨雪  霍帅  
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急剧膨胀及平台风险的不断积聚,成为加剧我国政府债务风险与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自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从顶层设计层面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重大突破后,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剥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功能,同时采用以债券置换存量贷款的形式,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根据《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宏兵  
本文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基本演进,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积极意义,并就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做了分析,进而提出以下五点政策建议:(1)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更加公开透明;(2)建立完善的债券市场;(3)培育和拓展债券投资者;(4)完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5)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利率市场化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一花   李林巍   王一迪  
中央主导债务置换极易强化地方政府的救助预期。本文将通过依申请公开途径收集整理的241个城市2015—2018年置换债券和融资平台新增城投债数据相匹配,研究债务置换对融资平台债务扩张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置换导致融资平台城投债净发行额增多,其内在机制在于债务置换激励了地方财政支出(尤其是投资性支出)过度扩张并且降低了投资支出效率,由此助长了新增城投债的举债需求。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尚未落实、出现专项债券用途调整、PPP项目融资规模较小、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不完善和金融监管力度较弱的城市。拓展分析表明,债务置换阻碍了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不利于提升融资平台的自生能力。本文的分析为研究债务置换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对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振海  门宁  
作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举措,债务置换在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调节地方债券利率期限及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风险减缓后,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债务新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整体调查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基础上,从债务置换的视角评估有关置换效果,分析新的风险表现形式和原因,提出修正问题、规避风险的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一花   乔栋  
2015年后实施的债务置换对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值得关注。为此,将债务置换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20年285个城市为样本,检验债务置换对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务置换对隐性债务和经济增长产生了双重不利影响。其一,债务置换降低债务利息负担,拉长债务期限,虽然缓解了流动性风险,但债务置换助长地方政府道德风险,强化金融机构救助预期,导致隐性债务继续增加,总体上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其二,债务置换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损害了经济增长,同样不利于债务可持续性。鉴于此,应重点防范债务置换过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有效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力毅  
相较于美国通过破产法框架构建了法定的地方政府债务调整程序,我国在2015年之后主要采取债务置换来解决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清偿难题,而无论是债务调整还是债务置换其实质都是基于公共利益考量要债权人做出适当的让步,无非美国借助破产法程序可以迫使债权人接受非自愿性的债务调整,而定向承销的债务置换主要基于民法债务更新的理念,必须获得债权人的事前同意。如对纾困方案具体加以分析,美国联邦层面的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的最大问题在于只能迫使债权人做出让步,却无法解决地方政府本身存在的治理困境,这有待于州权力的介入与合作;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也因初始规则设计的局限性,加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完全体现通过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手段化解地方债危机的精神。未来,在借鉴美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我们仍需考虑是否要构建可能的债务调整程序,作为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困局的终极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