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8)
2023(9334)
2022(6936)
2021(6482)
2020(4973)
2019(10887)
2018(10791)
2017(20135)
2016(11321)
2015(12646)
2014(12550)
2013(11862)
2012(10496)
2011(8883)
2010(8936)
2009(8283)
2008(8623)
2007(7710)
2006(6830)
2005(6441)
作者
(30815)
(25334)
(25250)
(24248)
(16334)
(12029)
(11727)
(9794)
(9792)
(9144)
(8688)
(8505)
(8187)
(8041)
(8037)
(8027)
(7542)
(7513)
(7491)
(7210)
(6368)
(6146)
(6140)
(5864)
(5765)
(5696)
(5695)
(5669)
(5076)
(4983)
学科
(37270)
经济(37220)
(34337)
管理(33282)
(26876)
企业(26876)
(18173)
中国(16526)
方法(13528)
(13097)
财务(13079)
财务管理(13039)
(12908)
企业财务(12548)
数学(11349)
数学方法(11223)
(10915)
(10905)
业经(10845)
保险(10814)
(10527)
银行(10516)
(9721)
地方(8909)
(8783)
金融(8782)
农业(8638)
理论(7973)
(7107)
(7100)
机构
学院(147874)
大学(145161)
(55733)
经济(54404)
管理(52110)
研究(48090)
理学(43267)
理学院(42823)
中国(42561)
管理学(41974)
管理学院(41721)
(34327)
(30272)
科学(28735)
财经(25345)
(24449)
(23824)
(23719)
中心(23405)
(22925)
研究所(21074)
业大(19780)
(19728)
北京(19197)
财经大学(18784)
(18673)
师范(18407)
农业(18292)
(17783)
经济学(17599)
基金
项目(94593)
科学(74026)
研究(72294)
基金(67028)
(57736)
国家(57192)
科学基金(49281)
社会(44940)
社会科(42400)
社会科学(42388)
(38125)
基金项目(34451)
教育(34192)
(31426)
编号(30507)
自然(30481)
自然科(29764)
自然科学(29759)
自然科学基金(29229)
资助(26779)
成果(25978)
课题(21980)
重点(21763)
(20359)
(20271)
(19996)
(19966)
项目编号(18983)
创新(18647)
国家社会(18626)
期刊
(64722)
经济(64722)
研究(48980)
中国(34725)
(30567)
(23528)
(23002)
金融(23002)
学报(22785)
教育(20358)
科学(19977)
管理(19592)
大学(17681)
学学(16638)
农业(15270)
技术(13434)
财经(12687)
(10667)
业经(10508)
经济研究(10332)
财会(9380)
会计(9331)
问题(8370)
(8187)
(7828)
职业(7255)
理论(6851)
(6639)
图书(6601)
(6581)
共检索到236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宝东   潘巧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环节。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取得成效的同时,有的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以及化债不实等手段也层出不穷,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我国地方债务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并回顾地方债务风险的相关文献。其次,梳理我国地方债务的现有特征,以及其可能引致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然后,通过梳理各地的实践做法,总结和比较七种主要的化债模式,重点分析各债务化解方式的作用途径和实现机理,综合比较实践运用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局限。最后,提出进一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可能路径,以期为政府制定地方债务管理政策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雁雁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扩张,收支不平衡加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因此,分析研判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意义重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志恒   谭亚茹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在财政收支失衡和财政改革受挫的背景下,日本不得不大规模发行政府债券来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日本政府债务的余额居高不下。如何防止政府债务崩溃成为困扰日本政府的难题。21世纪以来,日本实施了“债务货币化”,通过无限量印钞为政府债务提供循环支持,使得日本政府具备了无限偿付能力,阻止了日本政府陷入非自愿性的债务违约。然而,“债务货币化”虽然增强了日本政府对债务的可控性、减缓了日本陷入更深的经济衰退,却也产生了路径依赖、市场定价原则失效、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相背等问题,并且还存在债券发行失控、货币政策空间消耗殆尽及日元国际地位丧失等潜在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筱楠  温佳瑜  张键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路径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分析师关注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由非“四大”审计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其ESG表现更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探究了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防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筱楠  孙夫祥  郑凯伦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使得遏制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下,研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在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界定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其次,探讨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困境,并选取我国首个无隐性债务省份—广东省,总结其化解隐性债务的经验。最后,结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化解困境及国内经验,提出助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启示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世芬  罗志恒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中占比下降,支出上升,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未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需求。《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因而成立地方融资平台举债就成为"制度创新"。本文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金融和经济风险进行分析,从经济发展和资金来源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最后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可能的治理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景先   巩文杰  
以2011—2021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以及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生命周期在ESG表现影响债务违约风险中具有调节作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有显著缓解作用,而衰退期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缓解作用不显著。影响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水平,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莎  毛革歌  陶思奇  
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我国经济环境下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信用风险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基于企业内部特征(产权、污染性质)和外部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投资者关注)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资本成本较低,即企业积极进行ESG投资提高ESG表现可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2)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使债权人要求较低的风险溢价,从而使企业获得成本较低的债务资本,即信用风险在ESG表现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ESG表现对债务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和受到投资者关注的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强。企业积极实践ESG理念能有效降低债务资本成本,且信用风险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研究为企业加大ESG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晶   杨亚楠  
防范化解债务违约风险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视角,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细分ESG表现的影响,发现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表现在风险降低效应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环境(E)表现的风险降低效应具有滞后性。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在ESG表现影响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代理问题的中介效应大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揭示了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企业践行ESG理念、化解债务违约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文蔚  全春霞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举债权限、规模控制、风险预警三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认为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监管实践给我国的主要借鉴在于: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应下放举债权限,改变举债方式,严控地方政府举债规模,构建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与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坤荣  施宇  
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分类梳理了融资平台这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表现形式,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新型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使用最高值和最低值两种估算方法,对2009—2020年的全口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规模测度和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总量上看,隐性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张,增长率明显放缓;(2)从结构上看,地方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3)隐性债务的区域分化特征明显;(4)市县级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相对较高;(5)隐性债务的财政金融风险交织。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需要控制增量风险、化解存量风险,构建差异化、分层次的地方政府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财政金融风险的联合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财政承担公共风险诱发的潜在支出义务是形成隐性债务的根源所在。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源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被动承担的支出义务,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将债务风险转嫁后私人化的风险再次回流所产生的支出义务。政府行为特征在公共风险产生与风险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表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典型的隐性债务转化路径。从风险传播链条异质性角度进一步识别两类代表性路径下引致隐性债务的风险因素,能够为隐性债务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昝志涛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由于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遏制债务风险的重点领域。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系统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界定及成因,并全面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而探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传导路径,最后针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成因、规模审计和各种风险形式,提出推动现代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推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审计等风险防范化解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财政承担公共风险诱发的潜在支出义务是形成隐性债务的根源所在。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源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被动承担的支出义务,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将债务风险转嫁后私人化的风险再次回流所产生的支出义务。政府行为特征在公共风险产生与风险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表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典型的隐性债务转化路径。从风险传播链条异质性角度进一步识别两类代表性路径下引致隐性债务的风险因素,能够为隐性债务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财政承担公共风险诱发的潜在支出义务是形成隐性债务的根源所在。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源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被动承担的支出义务,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将债务风险转嫁后私人化的风险再次回流所产生的支出义务。政府行为特征在公共风险产生与风险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表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典型的隐性债务转化路径。从风险传播链条异质性角度进一步识别两类代表性路径下引致隐性债务的风险因素,能够为隐性债务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