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9)
- 2023(2060)
- 2022(1828)
- 2021(1675)
- 2020(1576)
- 2019(3213)
- 2018(3095)
- 2017(6024)
- 2016(3441)
- 2015(3871)
- 2014(3675)
- 2013(3658)
- 2012(3492)
- 2011(2893)
- 2010(2967)
- 2009(2851)
- 2008(3088)
- 2007(2839)
- 2006(2332)
- 2005(2226)
- 学科
- 管理(14820)
- 业(13084)
- 企(12522)
- 企业(12522)
- 财(12094)
- 济(10823)
- 经济(10810)
- 务(9348)
- 财务(9344)
- 财务管理(9314)
- 企业财务(8958)
- 方法(4284)
- 家(4021)
- 国家(3934)
- 数学(3363)
- 数学方法(3350)
- 中国(3207)
- 地方(3123)
- 制(3049)
- 税(2893)
- 券(2834)
- 债(2764)
- 银(2753)
- 银行(2751)
- 税收(2679)
- 收(2653)
- 财政(2646)
- 贸(2583)
- 贸易(2581)
- 外债(2574)
- 机构
- 学院(42405)
- 大学(41144)
- 济(18164)
- 经济(17768)
- 研究(15628)
- 管理(15109)
- 中国(13925)
- 财(13271)
- 理学(12393)
- 理学院(12266)
- 管理学(12118)
- 管理学院(12029)
- 财经(8947)
- 京(8936)
- 所(8276)
- 经(8023)
- 科学(7644)
- 中心(7345)
- 江(6997)
- 研究所(6914)
- 财经大学(6499)
- 北京(5982)
- 院(5775)
- 州(5584)
- 经济学(5298)
- 银(5118)
- 银行(4935)
- 农(4929)
- 会计(4833)
- 部(4782)
共检索到75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一些地方政府将部分PPP项目和产业引导基金异化成为新的融资和加杠杆手段,考虑到其快速扩张,潜在风险仍需高度警惕"去杆杠""防风险"的监管风潮中,与"影子银行"高度相关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2015年以来,在投融资平台受限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大量通过P P P项目、政府引导基金以及违规担保等,变相扩大隐性债务规模。在资金供给端,则与各类"影子银行"对接,既没有在政府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一些地方政府将部分PPP项目和产业引导基金异化成为新的融资和加杠杆手段,考虑到其快速扩张,潜在风险仍需高度警惕"去杆杠""防风险"的监管风潮中,与"影子银行"高度相关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2015年以来,在投融资平台受限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大量通过P P P项目、政府引导基金以及违规担保等,变相扩大隐性债务规模。在资金供给端,则与各类"影子银行"对接,既没有在政府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葛琳玲
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近年来不断增长,急需化解债务风险。为此,可以从增加经济总量以及降低债务水平两方面入手,政策措施可包括实施财政政策托底经济、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债务重组、加快国企改革,等等。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土地财政 债务杠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旭 朱彬
美国、法国、日本是全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几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管理制度也各具特色,都分别在发行监管、政府职责、市场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强化政府职责、完善制度体系、注重市场监管、弱化行政化因素等是这些国家地方债制度演变的共同趋势。文章总结、归纳了美、法、日的地方债制度演变的主要情况,分析了他们的改革主要趋势,充分结合近年来我国在地方债管理上的相关举措,重点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地方债制度上亟待完善的地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债 管理制度 演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琳
本文采用一整套主权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系统评估了希腊等债务风险较高国家的债务风险、变化趋势及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并对我国深入汲取相关教训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权债务 风险 趋势 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时联
2011年8月2日,是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大限的最后关头,美国会两党终于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至此,两党持续数月的美国债务上限纷争暂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庆波
在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中,外债被认为是阿根廷经济难以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上阿根廷于1982和2001年两次爆发了全方位的债务危机,导致此后数十年经济增长困难。阿根廷债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其存在的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文章认为:在阿根廷经济局势下,由于民众主义的影响,导致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长期背离,这种背离又被选举政治进一步放大,使得各方主体做出了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但选择的结果对于群体而言是不利的,这是阿根廷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艳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已持续了两年多,为化解这场危机,维护欧元区的整体稳定,欧元区国家、欧盟、欧洲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推出了一系列危机救助和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冲击,并形成了欧元区危机管理的创新性制度框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雪婷 汪德华
本文将宏观投资效率定义为以地级市为单位度量的地区投资率对资本回报率的敏感性。在按照这一定义测算中国宏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关注政府投资规模扩张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首先估算出2006-2013年中国179个地级市的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发现2009年之后,在地级市投资率大幅攀升的同时,资本回报率却显著下降。计量检验发现,总体上看中国资本流向了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但在2009年后,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资本回报率对资本流向的指引作用大大下降,宏观投资效率显著恶化。更进一步的计量检验发现,地方融资平台负债规模越大的地级市,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之间的负相关性越强,即宏观投资效率越低;地方融资平台负债规模对宏观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主要是在2009年之后才出现。由于地方融资平台规模能够较好地衡量当地政府投资的规模,这一结果表明,2009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张,已经对宏观投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宏观投资效率 地方融资平台 资本回报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雪婷 汪德华
本文将宏观投资效率定义为以地级市为单位度量的地区投资率对资本回报率的敏感性。在按照这一定义测算中国宏观投资效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关注政府投资规模扩张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文章首先估算出2006-2013年中国179个地级市的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发现2009年之后,在地级市投资率大幅攀升的同时,资本回报率却显著下降。计量检验发现,总体上看中国资本流向了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但在2009年后,投资率和资本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资本回报率对资本流向的指引作用大大下降,宏观投资效率显著恶化。更进
关键词:
宏观投资效率 地方融资平台 资本回报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兴华
自2003年"民工荒"现象出现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年来,在农民工市场上又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家统计局连续发布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解读,从农民工市场发展趋势的视角,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文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政治经济与生产格局深度调整,触发国际投资规则的变化与重构。国际投资规则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大型区域协定规则制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外资安全审查、数字领域投资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国际投资规则的变化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动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组、国际投资格局变化、西方技术民族主义盛行、数字经济治理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都影响着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变革。参与国际投资规则构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需要加强国内规制建设、扩大内外投资市场空间、构筑投资协定伙伴网络、提高议题设置能力以争取规则制定话语权,在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外资安全审查协调、数字经济领域投资治理、可持续发展导向方面积极作为,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投资治理提出具有“全球价值”的“中国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洪涓 喻文丹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服务外包正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大规模外包正在迅速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主流。服务外包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一种发展策略,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运营模式。服务外包的兴起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健 王奎倩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与重构,这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全球经贸治理乃至世界经济繁荣稳定都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的体系中,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分工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经济及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并逐步的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是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融入全球价值链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和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国家要进行相应顶层设计,利用多双边平台不断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积极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规则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细胞、育种、合成生物等技术进步和普及应用为特征,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提供生物技术产品、服务形成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的模式。生物经济时代序幕渐行渐启,相关技术进步和应用正在加快改变医疗、制造、农业、能源等各行各业,新的制度安排加速形成。迫切需要我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好、市场空间大、人才储备厚、产业体系相对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优势,正视制度设计滞后、科技实力不强、产业创新力不足、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共识,坚持需求拉动培育市场,强化技术支撑,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构筑与时俱进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