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8)
2023(7108)
2022(5478)
2021(5128)
2020(4313)
2019(9760)
2018(9959)
2017(19721)
2016(10743)
2015(12298)
2014(12373)
2013(11708)
2012(10148)
2011(8639)
2010(8877)
2009(8203)
2008(8327)
2007(7464)
2006(6506)
2005(6138)
作者
(29284)
(24096)
(23944)
(23100)
(15512)
(11449)
(10937)
(9253)
(9217)
(8736)
(8318)
(8222)
(7734)
(7733)
(7617)
(7525)
(7295)
(7072)
(6918)
(6889)
(6030)
(6009)
(5921)
(5606)
(5460)
(5411)
(5338)
(5289)
(4843)
(4615)
学科
(43822)
经济(43785)
管理(34386)
(32052)
(27684)
企业(27684)
方法(21454)
数学(19434)
数学方法(18945)
(16705)
中国(12458)
(11998)
财务(11955)
财务管理(11921)
(11561)
企业财务(11398)
业经(10265)
地方(8585)
理论(7857)
(7791)
农业(7518)
(7173)
(6489)
银行(6482)
(6291)
金融(6290)
(6136)
(6048)
贸易(6042)
(5939)
机构
学院(146367)
大学(144356)
(57260)
管理(56728)
经济(56046)
理学(48997)
理学院(48548)
管理学(47295)
管理学院(47061)
研究(44679)
中国(35836)
(30303)
(30135)
科学(26916)
财经(23071)
(22378)
(22206)
(21061)
中心(20919)
(20898)
业大(20016)
研究所(19751)
北京(18886)
(18063)
(17913)
师范(17715)
经济学(17669)
财经大学(17104)
农业(16296)
(16190)
基金
项目(95862)
科学(75488)
研究(69960)
基金(69139)
(59736)
国家(59305)
科学基金(51824)
社会(44182)
社会科(42043)
社会科学(42029)
(38323)
基金项目(35720)
自然(33674)
教育(33523)
自然科(32967)
自然科学(32961)
自然科学基金(32351)
(31514)
资助(29615)
编号(29145)
成果(23645)
重点(21700)
(20706)
课题(20199)
(19957)
(19826)
创新(18584)
科研(18299)
项目编号(18235)
国家社会(18177)
期刊
(62221)
经济(62221)
研究(42579)
中国(28978)
(27442)
管理(21754)
学报(20723)
(19629)
科学(19329)
教育(17059)
大学(16511)
学学(15578)
(15092)
金融(15092)
技术(14534)
农业(13287)
财经(11707)
经济研究(10776)
业经(10372)
(9878)
统计(8979)
财会(8668)
(8241)
会计(7940)
问题(7922)
技术经济(7446)
决策(7433)
(7342)
(7283)
商业(6660)
共检索到21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付莉  王訸  
旧《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从历史发展来看,在旧《预算法》生效的时间范围内,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着相近的发展历程,大致上包括1994~2008年的萌芽发展期,以及2008年之后的井喷发展期。在2015年新《预算法》颁布前,2011年和2013年审计署分别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摸底梳理,并发布了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权威报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逐渐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地方政府名义债务规模累积速度大于名义GDP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訸  
文章梳理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态转变的过程,以2015年新预算法的颁布为分界点,通过规定地方政府增量债务的具体形态以及发行置换债券对存量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转换,实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券化。文章进一步从债务人地方政府和主要债权人商业银行的角度,阐述了债务债券化机制的经济效果。文章最后对债务债券化进程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遥  杨辉  
中国现行《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地方债务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增长之快,已不容小视。基于这种状况,本文认为,虽然发行市政债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务问题,但是,通过地方债务的债券化,有利于减轻和化解地方债务问题,并充分发挥债券市场操作规范、信息透明以及监督有力的优势,对加强地方财政的约束和监督,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市政债券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成熟的市政债券市场所具有的特征,恰恰是中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秀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券化融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从"债务融资"到"债券融资"的过渡期,如何消化吸收大量的存量债务,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债券融资,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避免形成投资冲动下的更大负债,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市场"化债券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投资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付莉  王訸  
与2000年左右国有企业债务处置不同的是,本次地方政府的债务处置采取了首先进行债券化的方式,这是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项创新。本文的目的是对这项创新应用进行理论解释,着重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是否是帕累托改进的?能否促进社会福利提高?本文首先对Qian和Roland(1998)的预算约束模型进行形式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产业结构、土地资源、地方政府积极程度及地方政府破产成本等因素,通过一个多期局部均衡模型,探讨地方政府项目收益、预算约束规则与社会总福利的关系。我们发现:硬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大于软约束条件;硬约束条件下的社会总福利大于软约束条件,而对于硬约束内部分类,本文区分了一般硬约束与严格硬约束,两种情况下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与地方政府税收、政府积极程度、土地禀赋等因素有关;引入地方政府的破产成本之后,为了避免地方政府破产而引发极大的政府信用危机,在经济新常态与房价滞涨时期,一般硬约束而非严格硬约束可能是地方政府防范破产成本发生的最优选择,这也与财政部近期开始允许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可用于偿还存量债券债务的政策实践相一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文雯   江韫瑶  
探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上市企业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2)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地方政府“显性扶持”和“隐性担保”行为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3)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影响在地方国有企业、违约风险高以及位于政府干预较强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4)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高,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越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政策会削弱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作用。本文从债券信用利差角度,系统地探索了地方政府债务挤出企业信贷资源的影响和机制,对于全面理解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启示,研究结论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王玉琳  
以城投债信用利差与民营企业债信用利差数据为样本,本文采用短时窗事件研究法及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出台背景下,政府隐性担保对债券信用利差影响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显著降低城投类债券的信用利差;而且债券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城投债信用利差低于民营债信用利差的程度越大,政府隐性担保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效果越明显。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颁布的初期,市场对于"城投债具有政府隐性担保性质"的信仰预期并未出现明显的弱化,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降低程度甚至有扩大的迹象。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实,政策叠加效应开始显现,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降低效果减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明  
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地方财政收支差距拉大,部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下降,违法违规担保融资等潜在风险逐步暴露。2016年末,国务院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2017年,财政部又相继出台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和坚决制止地方政府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等系列新政。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明  
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地方财政收支差距拉大,部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下降,违法违规担保融资等潜在风险逐步暴露。2016年末,国务院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2017年,财政部又相继出台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和坚决制止地方政府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等系列新政。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群  
借鉴以上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模式,结合中国债券发行的实践,中国的债券发行模式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在发行主体上,允许更多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未来的改革应该放宽条件,允许试点以外更多的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考虑到地方政府举债和中央政府举债有很大的不同,中央政府可以借新还旧,而地方政府的债务承受能力远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劲松  李琦  
未来如果不能处理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关系,找不到地方政府城镇化融资的长期有效的途径,地方政府必然难以摆脱"土地财政"模式的惯性如何为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融资,是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08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清河  
随着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的日益突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非常强烈,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促进融资平台规范健康发展,已成为改革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向财政风险转移与扩散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潜在的风险,探讨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清河  
随着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的日益突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非常强烈,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促进融资平台规范健康发展,已成为改革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向财政风险转移与扩散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潜在的风险,探讨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李潇璇  朱广印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是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构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以全面准确度量发债主体的债务风险,利用2015-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数据,基于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比照,从发行利差的风险溢价角度对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专项债券自身来看,其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发债主体之间的债务风险差异;但专项债券与一般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行利率扭曲,相对于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定价对债务风险的溢价程度明显偏低。上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定价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化水平,但并不充分也不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