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9)
- 2023(6093)
- 2022(5213)
- 2021(4452)
- 2020(3852)
- 2019(8398)
- 2018(8112)
- 2017(16421)
- 2016(8405)
- 2015(9285)
- 2014(9274)
- 2013(9520)
- 2012(9139)
- 2011(8002)
- 2010(8332)
- 2009(8135)
- 2008(7928)
- 2007(7350)
- 2006(6722)
- 2005(6361)
- 学科
- 济(64202)
- 经济(64169)
- 管理(31035)
- 业(27413)
- 企(22471)
- 企业(22471)
- 方法(20989)
- 财(19877)
- 数学(19250)
- 数学方法(19206)
- 地方(16447)
- 务(13818)
- 财务(13815)
- 财务管理(13783)
- 企业财务(13315)
- 地方经济(12155)
- 中国(11087)
- 业经(9503)
- 农(9310)
- 学(8429)
- 融(7513)
- 金融(7513)
- 制(7354)
- 农业(7270)
- 税(7055)
- 环境(6923)
- 经济学(6923)
- 税收(6728)
- 收(6688)
- 贸(6452)
- 机构
- 学院(129447)
- 大学(127998)
- 济(72042)
- 经济(71022)
- 管理(48103)
- 研究(45195)
- 理学(40840)
- 理学院(40480)
- 管理学(40072)
- 管理学院(39833)
- 财(36222)
- 中国(36219)
- 财经(27530)
- 经(24811)
- 京(24719)
- 经济学(24310)
- 所(22368)
- 科学(21811)
- 经济学院(21631)
- 财经大学(20162)
- 研究所(19422)
- 中心(19401)
- 江(19074)
- 北京(15979)
- 院(15719)
- 商学(15703)
- 商学院(15569)
- 州(15070)
- 农(13782)
- 经济管理(13720)
- 基金
- 项目(74611)
- 科学(59608)
- 基金(56548)
- 研究(55531)
- 家(47322)
- 国家(46939)
- 科学基金(41367)
- 社会(39726)
- 社会科(37970)
- 社会科学(37957)
- 基金项目(29133)
- 省(27576)
- 教育(24290)
- 自然(24185)
- 资助(24124)
- 自然科(23626)
- 自然科学(23622)
- 自然科学基金(23200)
- 划(21752)
- 编号(20815)
- 部(17401)
- 国家社会(17383)
- 成果(16731)
- 发(16673)
- 重点(16350)
- 济(16325)
- 经济(16183)
- 人文(15835)
- 教育部(15811)
- 性(15183)
共检索到21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志军 黄显池 陈飞羽
文章基于2009—2019年的我国地方债务省级面板数据,重新审视了地方债务触发机制及其与消费投资、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倒U”型影响,债务水平阈值约83%,若地方债务规模扩大且超越债务平衡点,则会反噬经济增长,这在稳健性检验中得到验证。(2)从机制分析角度看,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可能通过消费、投资渠道实现。具体而言,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挤进效应”,但与农村居民消费没有表现出明显关系,对私人资本投资的“挤出效应”则较为显著。
关键词:
地方债务 经济增长 消费投资 动态面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健 毛锐
地方政府通过债务扩张加大政府性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以2010—2016年度的省级城投债数据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债务的指标,通过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下我国地方债务发行规模的变动,最终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地方经济增长和政府投资的作用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1)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以及预算软约束所导致的投资扩张显著增加了地方债务的发行;(2)地方经济增长有利于当期地方债务发行规模的缩小,但在预算软约束的作用下地方政府进一步增加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的激励得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地方债务 政府投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门槛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钟玮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一淼 赵洋
本文实证考察了如何使我国的公共债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化问题,并研究了政府债务对私人与公共资本投资的影响。由此建议我国的债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使得公共债务规模在长期中收敛并稳定在最优债务水平上,且在此规模下的公共债务与其他重要宏观变量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在长期中最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共债务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债务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姗姗
现阶段逐年增长的地方债务已成为制约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选择省际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背景下投资冲动与地方债务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地方债务的增长;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与其债务增长之间显著正相关;财政分权显著增强了投资冲动与地方债务增长之间的正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兆强 冀云阳 刘潘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必须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驱动因素。基于手工整理的各地区投资目标数据,文章首次实证研究了地区投资目标设定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效应。文章发现:地区投资目标对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地方政府掌控的财政金融资源会显著增强这一正向影响;全面深化改革之后,投资目标对地方政府债务整体上不再具有显著影响,但在中西部地区仍表现出较弱的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对实际投资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从投资目标的新视角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成因,不仅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方向,而且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詹新宇 曾傅雯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增长目标数值和目标约束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中国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目标值愈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越大;当经济增长目标采用硬性约束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显著扩张,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增长目标,则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2)在"主动负债"阶段,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对地方债务的影响更为显著;东部地区和高行政级别城市,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效应;(3)经济增长目标动员是通过不同程度地推动土地出让和基建投资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本文认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模式创新,是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基于中国各省市2010-2016年间的地方性政府债务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了区域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倒U型的,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政府债务/GDP规模超过一定比例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我国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高的地区,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举措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捷 黄春元
基于典型事实和理论分析,并利用2004-2015年中国地级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债务水平未突破债务平衡点时,地方政府举债的正面作用(弥补财力不足、完善基础设施等)占优,将促进经济增长;一旦债务水平超过债务平衡点,地方债务将抑制经济增长。上述发现与利用跨国数据的既有文献所得结论一致。(2)有别于已有研究,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债务平衡点较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在这些地区更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产业结构、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属于城市群等可以解释东部地区较高的债务耐受性。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深刻认识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健
地方债务究竟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中国的政府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离不开庞大的流动性支持,构建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也必须把流动性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本文认为,举借(清偿)地方债务,能够增加(减少)经济中的流动性,并通过地方政府事权、基础设施投资、官员政绩竞赛等三条渠道提高(降低)投资规模和投资机会,进而推动(拉下)地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年新增债务占GDP的比重小于6%时,地方债务能够成为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而依靠大规模的举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在长期内只会取得完全相反的结果。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的流动性被用于清偿巨额的到期债务,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小林 伏润民
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和IS-LM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模型,并选择2005~2010年西部Y省106个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但相对于社会投资经济效应而言明显较弱。从分区域比较来看,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在高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小,在低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大。这表明,除了要提升债务资金配置效率,举借债务还要考虑辖区内的社会投资需求水平,而不能盲目扩张债务,否则会降低债务投入的有效性,进而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健
本文以政绩竞赛为切入点,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在对各省历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估算的基础上,采用两区制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对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债务增长率持续放缓,而西部地区则出现了明显的上升;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在政绩竞赛思维模式下,地方政府对外地经济增长率更为敏感,债务增长也更容易受到邻近地方的影响;城市化、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市场化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对外贸易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