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5)
2023(7145)
2022(5955)
2021(5276)
2020(4319)
2019(9431)
2018(9094)
2017(17945)
2016(9551)
2015(10595)
2014(10486)
2013(10748)
2012(10227)
2011(9111)
2010(9150)
2009(8566)
2008(8459)
2007(7721)
2006(7020)
2005(6569)
作者
(26815)
(22378)
(22345)
(21435)
(14381)
(10500)
(10188)
(8684)
(8487)
(8086)
(8037)
(7494)
(7255)
(7147)
(7134)
(7032)
(6562)
(6547)
(6332)
(5960)
(5694)
(5444)
(5285)
(5281)
(5158)
(5047)
(4814)
(4551)
(4464)
(4372)
学科
(71243)
经济(71206)
管理(31608)
(23173)
方法(20684)
地方(19618)
数学(18997)
数学方法(18936)
(18643)
企业(18643)
(17137)
地方经济(13728)
中国(13165)
(11288)
财务(11283)
财务管理(11251)
企业财务(10804)
(10293)
(10188)
业经(10035)
环境(8159)
(7628)
金融(7627)
(7616)
经济学(7510)
农业(7354)
(7291)
税收(6967)
(6925)
(6537)
机构
学院(139929)
大学(138608)
(72989)
经济(71826)
研究(51704)
管理(50102)
理学(42326)
理学院(41828)
管理学(41253)
中国(40994)
管理学院(40984)
(35618)
科学(28014)
(28005)
财经(27133)
(25979)
经济学(25184)
(24566)
中心(22943)
研究所(22934)
经济学院(22448)
(21722)
财经大学(19953)
(18480)
北京(17789)
(16808)
(16755)
师范(16630)
(16608)
科学院(15728)
基金
项目(85957)
科学(68637)
基金(63908)
研究(63762)
(54614)
国家(54238)
科学基金(46927)
社会(44468)
社会科(42424)
社会科学(42413)
基金项目(33155)
(32698)
教育(27744)
自然(27550)
自然科(26867)
自然科学(26863)
(26709)
资助(26517)
自然科学基金(26372)
编号(24114)
(20280)
成果(19876)
重点(19521)
国家社会(19480)
(19337)
发展(17210)
(16997)
教育部(16969)
(16963)
人文(16939)
期刊
(88285)
经济(88285)
研究(48696)
(31332)
中国(27297)
管理(19132)
学报(17251)
科学(16561)
(16140)
金融(16140)
经济研究(16048)
财经(14996)
(14392)
大学(13509)
学学(13209)
(13026)
技术(11332)
问题(10931)
业经(10267)
农业(9502)
技术经济(8760)
统计(8755)
(7937)
财会(7549)
教育(7528)
(7412)
世界(7398)
会计(7351)
国际(7227)
决策(6947)
共检索到227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莹莹  
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的财权有所减弱,在多重因素的引导下,地方政府实行“土地财政”,又推高了我国整体房价,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文章从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入手,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地方债务、房价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状态,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够形成明显的空间正外部性,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鼓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带动地区就业,吸引外部优质企业落户,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房价上升抑制了本地经济增长,容易引起实体经济空心化发展,且具有负外部性;产业结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等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娇  向为民  
选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1994年~2010年消费、投资、储蓄等方面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房价波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效应的显现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密切但非绝对关联的关系。在需求刚性的条件下,房价波动带来的投资效应最为显著,因购房储蓄增加对其他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次之,财富效应则几乎没有显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双成  刘建江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房价波动对地区经济及其区域差异的作用机理,利用1999-2016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用土地购置面积作为工具变量进行2SLS估计。结果发现:房价上涨对地区经济具有正向拉动作用,房价上涨1%,地区经济增长0.213%。分地区研究发现,房价波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影响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房价波动的区域差异扩大了地区差距。基于此,本文认为区域差异化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适当支持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抑制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需求,均可一定程度上平滑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差异,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攻研  刘洪钟  
本文在细分债务类型的基础上,利用18个OECD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分别考察了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家庭债务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80—2009年期间,三种类型的债务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私人债务(尤其是企业债务)的负向影响大于政府债务,但后者的影响随时间不断增强;同时经济增长越缓慢,债务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从经济波动层面考察,政府与家庭债务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债务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并且波动幅度较大时,企业债务对波动的放大效应也随之增加。这对于认识当前全球经济的争论乃至我国的债务问题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横截面和面板2种数据格式,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在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均显著,但随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对增长的负作用,各地区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波动—增长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强度上;③控制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有被放大的倾向,考虑经济波动内生性时,中国经济波动程度提高1%,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0.125%。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煜  
运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分析技术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房价波动、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分区域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房价的上涨与金融支持有关,过度的金融支持使东中部地区的房价偏离了经济基本面;中西部地区房价的上涨对银行信贷的扩张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增长是各地区促进银行信贷扩张的共同因素。此外,房价的上涨与银行信贷的扩张共同促进了我国各区域经济的繁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虎  郑军  
宏观经济和资本结构是影响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经济体系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增大。文章主要运用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宏观经济增长以及资本结构波动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通过对2004—2012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资本结构波动能够助推资债务资本成本上升;宏观经济增长有利于债务资本成本降低;在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资本结构波动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当前宏观经济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带来资本结构波动提高,债务资本成本也将进一步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洁  刘盼盼  
文章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两者交叉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新型城镇化各自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两者交叉项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但在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助推效应。应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探索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良性耦合,共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纪岗  
本文按照国际、国内两条脉络,对世界范围内国别经济周期关联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关联性、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的有关重要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得出了定量研究我国各区域经济运行的相互关系是我国经济周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方向的结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乐  
当前经济局势需要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补齐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坚持实施金融安全战略,保持融资杠杆以稳为主,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通过系统分析债务融资、企业环保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债务融资对企业环保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非重污染企业比重污染企业抑制作用更为显著,非制造企业比制造企业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企业环保投资短期内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其中,非重污染企业比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中部地区企业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债务融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防范金融风险,推动可持续和稳健的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万平  张振亚  郭璐瑶  
宏观经济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在稳增长背景下,本研究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曼-肯德尔法、核密度估计对省级政府负债率进行时空演化分析;采用面板模型和HP滤波法研究省级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省级政府债务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回归系数(0.1297)显著;从不同区域视角,东部地区(0.1348)和中部地区(0.1857)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西部地区(0.0757)。(2)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3)政府债务波动会加剧经济波动(0.0081),税负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波动显著加剧了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波动显著减缓了经济波动;东、中部地区政府债务的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政府债务的波动显著加重了经济波动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小林  伏润民  
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和IS-LM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模型,并选择2005~2010年西部Y省106个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但相对于社会投资经济效应而言明显较弱。从分区域比较来看,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在高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小,在低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大。这表明,除了要提升债务资金配置效率,举借债务还要考虑辖区内的社会投资需求水平,而不能盲目扩张债务,否则会降低债务投入的有效性,进而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妍妮  李勇刚  王猛  
土地财政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房价和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与房价的相互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两者存在正向的非线性关系。(2)土地财政和房价的相互作用抑制了经济增长,房价的上涨通过土地财政的传导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逐步放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快转变地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妍妮  李勇刚  王猛  
土地财政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房价和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与房价的相互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两者存在正向的非线性关系。(2)土地财政和房价的相互作用抑制了经济增长,房价的上涨通过土地财政的传导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逐步放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快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地方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