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621)
- 2022(12283)
- 2021(11373)
- 2020(9572)
- 2019(21676)
- 2018(20978)
- 2017(40356)
- 2016(21235)
- 2015(23775)
- 2014(23199)
- 2013(22899)
- 2012(21129)
- 2011(18855)
- 2010(18492)
- 2009(17112)
- 2008(16431)
- 2007(13904)
- 2006(12073)
- 2005(10814)
- 学科
- 济(112785)
- 经济(112696)
- 管理(63690)
- 业(57831)
- 方法(48733)
- 企(46760)
- 企业(46760)
- 数学(44541)
- 数学方法(44161)
- 财(29014)
- 中国(27135)
- 地方(24059)
- 农(23259)
- 业经(20117)
- 务(18850)
- 财务(18816)
- 财务管理(18769)
- 贸(18621)
- 贸易(18612)
- 易(18086)
- 企业财务(17967)
- 学(17421)
- 农业(16157)
- 制(15963)
- 环境(15168)
- 地方经济(15119)
- 融(14704)
- 金融(14702)
- 银(13853)
- 银行(13843)
- 机构
- 大学(300459)
- 学院(298937)
- 济(143862)
- 经济(141690)
- 管理(118824)
- 理学(103393)
- 理学院(102361)
- 研究(101908)
- 管理学(100927)
- 管理学院(100358)
- 中国(80238)
- 财(65551)
- 京(61207)
- 科学(55914)
- 财经(52491)
- 所(48366)
- 经(48010)
- 经济学(47183)
- 中心(47080)
- 研究所(43603)
- 经济学院(42535)
- 江(41434)
- 财经大学(39255)
- 农(39040)
- 北京(38252)
- 业大(37350)
- 院(36875)
- 范(35971)
- 师范(35674)
- 商学(32962)
- 基金
- 项目(203149)
- 科学(163957)
- 基金(153992)
- 研究(149970)
- 家(132675)
- 国家(131712)
- 科学基金(115397)
- 社会(102200)
- 社会科(97406)
- 社会科学(97383)
- 基金项目(80339)
- 省(74887)
- 自然(71663)
- 自然科(70049)
- 自然科学(70036)
- 自然科学基金(68827)
- 教育(67859)
- 划(63432)
- 资助(63382)
- 编号(57938)
- 部(47067)
- 成果(46078)
- 重点(45607)
- 国家社会(44935)
- 发(44229)
- 创(42075)
- 教育部(41635)
- 人文(40500)
- 创新(39607)
- 科研(39081)
- 期刊
- 济(151230)
- 经济(151230)
- 研究(91222)
- 财(53309)
- 中国(51696)
- 管理(43433)
- 科学(38773)
- 学报(38444)
- 农(33216)
- 大学(30768)
- 学学(29297)
- 融(28393)
- 金融(28393)
- 财经(27182)
- 经济研究(26936)
- 技术(26022)
- 经(23387)
- 农业(23028)
- 教育(21161)
- 业经(20480)
- 问题(19775)
- 贸(17890)
- 统计(17784)
- 技术经济(16526)
- 世界(16158)
- 国际(15691)
- 策(15499)
- 决策(14169)
- 理论(13425)
- 财会(13418)
共检索到441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捷 黄春元
基于典型事实和理论分析,并利用2004-2015年中国地级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债务水平未突破债务平衡点时,地方政府举债的正面作用(弥补财力不足、完善基础设施等)占优,将促进经济增长;一旦债务水平超过债务平衡点,地方债务将抑制经济增长。上述发现与利用跨国数据的既有文献所得结论一致。(2)有别于已有研究,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债务平衡点较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在这些地区更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产业结构、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属于城市群等可以解释东部地区较高的债务耐受性。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深刻认识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凡
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探究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结果表明,竞争性银行业结构通过信贷供给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U型"曲线效应:当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未超过临界值时,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促进银行竞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区域信贷供给,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当竞争性银行业结构超过临界值后,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银行竞争的提高反而会降低区域信贷供给,对区域经济增长造成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落实需要平衡性银行业结构的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菅超伦 周咏梅
基于PPP项目管理库的项目信息、各地级市的城投债数据及经济统计数据,首先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对当地PPP项目规模所产生的影响,接着引入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结论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越高,PPP项目规模越大,而经济发展水平会抑制地方政府负债对PPP项目规模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投债 PPP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绍俭 冯宗宪 殷永昆
通常认为地方官员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基于1994-2012年中国24个省、自治区241个城市市委书记与城市的匹配数据,采用"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了地方官员来源方式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外调使得流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了0.98个百分点,外调官员对本地信息的缺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以地方官员前后任职地区之间的地理距离作为本地信息的代理变量,进一步发现,对一个外调官员而言,前后任职地区之间的地理距离越远,当前任职地区的经济表现越差。此外,官员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对当地经济增长绩效并无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对中国官员交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官员来源 经济增长 倍差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健 程宇丹
基于中国各省市2010-2016年间的地方性政府债务数据,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了区域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倒U型的,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政府债务/GDP规模超过一定比例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我国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高的地区,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举措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刚 尹恒
理论上,企业和政府部门通过直接参与生产或提供公共服务都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在全社会总人力资本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在政府和企业部门间存在一个最优的配置比例。偏离这一最优比例,配置到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本越多,经济增长率将越低。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政府与企业雇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之比,度量一个地区的人才配置状况,对中国地级市2001—2010年间长期经济增长率的经验研究显示:政府-企业间人力资本差异越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越低。各种敏感性分析表明,这一结果十分稳健。这表明大量优秀的
关键词:
政府与企业 人才配置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刚 尹恒
理论上,企业和政府部门通过直接参与生产或提供公共服务都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在全社会总人力资本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在政府和企业部门间存在一个最优的配置比例。偏离这一最优比例,配置到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本越多,经济增长率将越低。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政府与企业雇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之比,度量一个地区的人才配置状况,对中国地级市2001—2010年间长期经济增长率的经验研究显示:政府-企业间人力资本差异越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越低。各种敏感性分析表明,这一结果十分稳健。这表明大量优秀的人才配置到政府部门,确实有损经济增长。本文的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即政府应该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而非政府部门就业。
关键词:
政府与企业 人才配置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东 杨其静 刘凯
本文以城投债增长为例,考察了土地融资功能及其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城投债发行通常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土地出让能够影响债券投资者对城投债务偿还能力的预期,进而通过抵押品机制影响债务发行,这种抵押品效应也会随城市特征的变化而不同。通过匹配2004—2013年地级市土地出让与城投债发行数据,我们发现:(1)土地出让对城投债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上一年城市土地出让价格或者土地出让收入越高,本年度越有可能发行城投债,且发行规模越大。(2)土地出让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当地方政府官员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城投债 以地融资 抵押品渠道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党论 佘国满 陈杰
本文首先从政权合法性和政权权威的视角重新阐释官员晋升与经济增长业绩间的关联性,将其更多地视为官员选拨合法性的体现。利用1999—2009年的地级市数据进行研究表明,官员在任期内的相对经济增速与其晋升显著正相关,而前任官员的经济绩效被视为当期官员的"标杆"。同时,具有高校或高管背景、拥有交流经历、政治生涯表现更好的官员晋升概率更大,但它们不会弱化经济绩效与晋升的关系。此外,我们通过对经济增长进行分解后发现,具有经济效率(TFP)提升的经济增长与晋升的关系更强。
关键词:
地方官员晋升 经济增长 经济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彬 陈耀
本文考察中国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主要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ECM检验和Granger causality检验,考察国内旅游业与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利用中国285个城市2003—2013年间的数据,按照全国和东、中、西三个地带层面考察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著,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与此同时,旅游政策调整对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 高珺 黄世琦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3年1 130位地级市市长的信息,探讨了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官员晋升速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临界值为1/26(即工龄为26年时),且中部地区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强于东西部地区。对官员晋升速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官员个体特征和政治关系对晋升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具体而言,官员参加工作时的年龄、学历、汉族身份等个体特征对晋升速度有显著影响,性别、专业背景的影响不显著;跨省交流和省级任职经历对官员晋升速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中央任职经历的影响却不显著。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经济增长 晋升速度 制度激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 高珺 黄世琦
本文使用中国2000-2013年1 130位地级市市长的信息,探讨了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官员晋升速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临界值为1/26(即工龄为26年时),且中部地区官员晋升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强于东西部地区。对官员晋升速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官员个体特征和政治关系对晋升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具体而言,官员参加工作时的年龄、学历、汉族身份等个体特征对晋升速度有显著影响,性别、专业背景的影响不显著;跨省交流和省级任职经历对官员晋升速度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经济增长 晋升速度 制度激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宾 孙晓谛
本文阐述了工业效率的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用了城市区域贡献率水平、城市区域增长率水平和城市区域发展水平三个判定条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2001—2018年中国200个地级市,是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极进行了筛选和识别。本文实证检验了工业效率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制,发现工业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推动增长极形成,其作用的过程机理是工业效率的提升一方面直接推动增长极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间接地推动增长极的形成。同时发现,道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是通过促进工业效率提升,间接影响增长极的形成。人口规模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增长极的形成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增长极 工业效率 核密度估计 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小林 伏润民
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和IS-LM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模型,并选择2005~2010年西部Y省106个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但相对于社会投资经济效应而言明显较弱。从分区域比较来看,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的促进作用在高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小,在低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大。这表明,除了要提升债务资金配置效率,举借债务还要考虑辖区内的社会投资需求水平,而不能盲目扩张债务,否则会降低债务投入的有效性,进而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TFP增长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基于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
地方债务、房价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最优债务条件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经验数据
城镇化、人口流动与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基于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山东省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2004-2016年中国260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城市数据的再检验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与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基于2011—2018年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
城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