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2)
- 2023(13675)
- 2022(11930)
- 2021(11172)
- 2020(9495)
- 2019(21864)
- 2018(21564)
- 2017(42201)
- 2016(23233)
- 2015(25759)
- 2014(25556)
- 2013(25333)
- 2012(23290)
- 2011(20818)
- 2010(20738)
- 2009(19068)
- 2008(18517)
- 2007(16005)
- 2006(14028)
- 2005(12060)
- 学科
- 济(90290)
- 经济(90186)
- 管理(64159)
- 业(61533)
- 企(50327)
- 企业(50327)
- 方法(44227)
- 数学(38665)
- 数学方法(38263)
- 农(23896)
- 财(23142)
- 学(22363)
- 中国(22311)
- 业经(19175)
- 地方(18725)
- 贸(17517)
- 贸易(17511)
- 易(16963)
- 农业(16517)
- 制(14757)
- 理论(14403)
- 环境(14292)
- 技术(14014)
- 和(14007)
- 务(13925)
- 财务(13864)
- 财务管理(13840)
- 企业财务(13127)
- 银(12875)
- 融(12797)
- 机构
- 大学(331487)
- 学院(327668)
- 管理(129615)
- 济(127619)
- 经济(125014)
- 理学(113943)
- 理学院(112612)
- 研究(111201)
- 管理学(110450)
- 管理学院(109901)
- 中国(81394)
- 科学(73350)
- 京(69986)
- 农(62649)
- 所(57225)
- 财(57071)
- 业大(55602)
- 研究所(53056)
- 中心(49885)
- 农业(49749)
- 财经(46792)
- 江(46511)
- 北京(43477)
- 范(42771)
- 经(42674)
- 师范(42224)
- 院(39917)
- 经济学(38287)
- 州(37962)
- 财经大学(35022)
- 基金
- 项目(234314)
- 科学(182648)
- 基金(170680)
- 研究(163317)
- 家(152081)
- 国家(150858)
- 科学基金(127847)
- 社会(102574)
- 社会科(97150)
- 社会科学(97124)
- 基金项目(91700)
- 省(91511)
- 自然(86432)
- 自然科(84413)
- 自然科学(84382)
- 自然科学基金(82892)
- 划(78109)
- 教育(74594)
- 资助(70337)
- 编号(64733)
- 重点(52712)
- 成果(51501)
- 部(51047)
- 发(49255)
- 创(48614)
- 科研(45637)
- 创新(45389)
- 计划(45018)
- 课题(44389)
- 教育部(43021)
- 期刊
- 济(131807)
- 经济(131807)
- 研究(93172)
- 学报(62054)
- 中国(56009)
- 农(55581)
- 科学(53970)
- 大学(45200)
- 管理(44504)
- 学学(43038)
- 财(41660)
- 农业(37632)
- 教育(31877)
- 融(28636)
- 金融(28636)
- 技术(25077)
- 财经(22353)
- 经济研究(21859)
- 业经(21707)
- 业(19110)
- 经(18923)
- 问题(17490)
- 科技(17283)
- 版(17006)
- 业大(16851)
- 图书(16012)
- 理论(15913)
- 技术经济(15475)
- 实践(14610)
- 践(14610)
共检索到460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亮 肖维
从我国长期实践看,不论是金融管理制度、还是地方政治环境,最终通过市场主体关系博弈影响基层金融运行和信贷增长。银行、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对地方金融运行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分析银行、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其对地信贷增长的影响,通过博弈分析结果为转变地方金融管理理念和促进基层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关系 博弈 信贷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艾莲 刘柏
经济增长是一国或地区最重要的目标,只有长期的经济发展才能提升全民的福祉和生活水平。消费是生产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的归宿。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经济增长与短期消费信贷和长期消费信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较明显,有效地发挥和挖掘消费信贷带动的长期消费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离散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钟永红 蔡陈晨
宽松的信贷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让地方政府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威胁金融系统的安全。本文采用2003—2012年年度数据,综合分析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检验地方政府信贷竞争的经济增长效果。结论显示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导致大量信贷资金被低效率利用,贷款产出率在下降,贷款产出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财政收支缺口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地方政府的银行信贷需求。
关键词:
银行信贷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鲁
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构建银行业信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宏观经济形势、地区信用意识以及客户信用状况三个层次。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信用环境与信贷规模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信用环境与信贷规模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银行业信用环境改善会促进信贷规模增长,而信贷规模增长又有利于银行业信用环境的改善,具有长期的相互促进效应,但短期的互相促进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方钰
以安徽省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信贷总量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信贷投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间相关性和信贷与经济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投放 经济增长 可持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洪福 李树玲
本文利用2001-2008年辽宁省14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反映辽宁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动态关系的面板数据模型,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很高,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对于不同城市而言,影响的程度和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丹
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的思路,运用1996—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市场化程度高和市场化程度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AR),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比较分析我国各省份的信贷配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配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市场化程度高和市场化程度低的省份中存在显著差异;市场化程度低的省份信贷配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双重的,市场化程度高的省份信贷配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单重的;信贷配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表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份较好地执行了国家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信贷配给程度较为缓和,促进经济稳健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小涛
本文选取2000年~2009年的季度数据,以金融危机爆发为经验值临界点,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测算研究。研究发现:第一,自2000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相对其他类型的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最显著,且金融危机爆发后较此前影响效应提高了0.24;第二,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后下降了0.18,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金融危机前为正值,金融危机后为负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巧华 丁鸣
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经济与信贷也确实呈现出了较为一致的快速增长,这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情况是相似的。但对我市来说,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却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苏越
银行信贷行为具有显著的顺周期特征,"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减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高发,经济增长和信贷质量二者关系呈现互抑特征。对宏观、微观和金融环境因素与银行信贷质量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信贷质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以及新常态下二者存在相互抑制关系等结论。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信贷质量 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苏越
银行信贷行为具有显著的顺周期特征,"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减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高发,经济增长和信贷质量二者关系呈现互抑特征。对宏观、微观和金融环境因素与银行信贷质量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信贷质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以及新常态下二者存在相互抑制关系等结论。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信贷质量 监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爱华
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其中包括银行贷款)与GDP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及银行业机构各类贷款与GDP增长的关联度分析,发现上海投资资金中的国内贷款、国家预算内资金与GDP增长的线性关系最显著,银行业机构的人民币短期工业贷款、人民币中长期基础建设贷款与GDP增长的关联度最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阐述了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关系,设定了农村经济增长与信贷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农村居民信贷与经济增长进行因果检验,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信贷的实证模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贷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振东
信贷包容性增长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厘定了信贷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认为"信贷配给"、"金融排斥"、外部激励不足、内部约束较强等因素是信贷增长包容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调整信贷结构、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创新交易模式、改善外部环境以及坚持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运作才能有效推动信贷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信贷包容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振东
信贷包容性增长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厘定了信贷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认为"信贷配给"、"金融排斥"、外部激励不足、内部约束较强等因素是信贷增长包容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调整信贷结构、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创新交易模式、改善外部环境以及坚持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运作才能有效推动信贷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信贷包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