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6537)
2022(5688)
2021(5145)
2020(4351)
2019(9777)
2018(9462)
2017(18364)
2016(10018)
2015(11311)
2014(10895)
2013(10960)
2012(10531)
2011(9685)
2010(9765)
2009(8828)
2008(8492)
2007(7893)
2006(7103)
2005(6231)
作者
(31775)
(26505)
(26436)
(24895)
(16649)
(12700)
(11997)
(10321)
(10116)
(9615)
(9064)
(9021)
(8629)
(8482)
(8436)
(8325)
(7920)
(7835)
(7713)
(7644)
(6653)
(6645)
(6586)
(6063)
(5977)
(5908)
(5832)
(5714)
(5446)
(5443)
学科
(47597)
经济(47560)
管理(23609)
(23420)
方法(18406)
(17374)
企业(17374)
数学(15928)
数学方法(15786)
地方(14026)
(13501)
中国(11347)
业经(10975)
(10441)
产业(9665)
农业(9250)
(8672)
地方经济(7955)
(7916)
贸易(7913)
(7839)
(7599)
技术(7353)
环境(7034)
(6283)
(5983)
金融(5982)
结构(5965)
理论(5959)
(5862)
机构
大学(146914)
学院(146745)
(64165)
经济(63005)
研究(58529)
管理(52099)
理学(44888)
理学院(44268)
管理学(43465)
管理学院(43206)
中国(41920)
科学(37295)
(32441)
(32217)
(31390)
研究所(28728)
(26304)
中心(26119)
农业(25922)
业大(25822)
(22869)
(21018)
财经(20698)
北京(20318)
经济学(20116)
(19634)
师范(19329)
(18748)
科学院(18527)
(18279)
基金
项目(101970)
科学(79465)
基金(73449)
研究(70962)
(66575)
国家(66083)
科学基金(54685)
社会(45856)
社会科(43481)
社会科学(43466)
(40466)
基金项目(38971)
自然(35465)
自然科(34502)
自然科学(34486)
(34451)
自然科学基金(33941)
教育(31388)
资助(29895)
编号(26728)
(24504)
重点(23983)
(22202)
成果(21974)
(21417)
计划(20094)
创新(20073)
课题(19602)
国家社会(19494)
科研(19389)
期刊
(72780)
经济(72780)
研究(44435)
中国(31524)
(29480)
学报(28826)
科学(25763)
大学(21144)
农业(20209)
学学(20135)
管理(19710)
(18876)
教育(14476)
经济研究(12280)
(11969)
金融(11969)
业经(11543)
技术(11232)
(11161)
财经(10807)
问题(9935)
(9626)
(7909)
业大(7890)
科技(7781)
世界(7636)
(7628)
技术经济(7550)
资源(7105)
国际(7099)
共检索到224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杜颖娟  陶志刚  仝月婷  
本文研究我国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 ,也就是探讨为什么某些产业集中在部分地区、而其他产业则比较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同时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地区集中度是呈上升或下降趋势。在考虑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时 ,重点考察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我们关于产业地区集中度变动趋势的研究发现推翻了AlwynYoung的著名文章的结论。运用对数据集的动态估计方法 ,我们发现在利税率较高以及国有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地方保护更趋严重 ,产业的地区集中度也相应较低。除了地方保护之外 ,我们也考虑了规模经济以及产业群聚效应对集中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钟笑寒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产业组织经济学模型来讨论中国分权化改革过程中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后果。本文发现,相对于国家垄断而言,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技术下,地区竞争一般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下,地区竞争更有可能降低了社会福利。而地方保护主义会削弱甚至逆转地区竞争相对于国家垄断的效率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向婷  张璐  
本文旨在考察地区政府保护对地方产业结构的作用,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理论模型,在一个厂商投资行为模型中,从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和政府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变量,讨论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贸易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而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一定情况下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化。这些结论在随后进行的对中国近年地区和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趋势分析发现样本年间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全国平均水平在逐年增大。而以地区为着眼点的计量回归分析则发现,在控制了运输条件、地区资源差异和产业结构等历史因素之后,政府变量对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书辰  蒋震  
本文研究了我国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探讨国有资本为什么集中分布于部分产业,而其他产业的国有资本比重较低,同时考察了我国产业的总国有资本的不断退出趋势。在考虑决定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因素时,重点考察了知识外溢效应的作用。我们运用了数据集的分年度截面估计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验证或推翻了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的若干假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华  郭玉娇  周玲玲  
地区专业化是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经济一体化和地方保护主义是影响地区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1~2008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就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与地区专业化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对外经济一体化对地区专业化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不显著,地方保护主义则会阻碍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减少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纪玉山  李兵  
产业集中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存在垄断的基本标准之一。经济学者们已经对产业集中度有了相当多的研究。本文简要综述了产业集中度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前人在产业集中度的决定因素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尤其是各种因素的测量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结果,希望能够对构建中国产业集中度实证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龙小宁  王俊  
本文考察了在民事诉讼中原被告与审理法院在行政区划上的位置关系对法院判决结果的影响。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自1985年以来所收录的知识产权案例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一审诉讼中原告与法院所在地是否一致,对于原告是否能最终获得有利判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然而,在二审诉讼中并未发现与一审相类似的原告与法院所在地一致能够提高原告胜诉概率的证据。而且二审具有对一审中存在的司法地方保护的纠偏作用。另外,在对司法地方保护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地区的对外经济依存水平有利于降低当地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程度。最后,我们还收集五省的知识产权案例作为大样本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最高法院公报案例得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均民  
入世之后,我国各产业将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可是由于我国内统一大市场尚不完善,不少地方仍然对其某些弱势产业实行封闭式保护,而且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与日俱增。本文就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机理进行博弈分折,并据此提出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继光  
土地确权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要不得孙继光进行土地确权工作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怪现象。甲、乙两方为相邻的地界问题争论不休,经过调查,甲方(或乙方)可拿出确凿证明文件,说明其边界的沿革情况;而乙方(或甲方)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明文件也没有,可地界就是确定不了。后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肖广  
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对新财政体制的改革效应,众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评价,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旧财政体制采用按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收支范围的做法,把企业收入与地方财政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地方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就不可避免地要按本地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配置归自己支配的资源、封锁市场、干预企业经营。为此,用分税制代替财政包干制,可以消除上述弊端。因为分税制是按税种来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地方面对企业,无论是否隶属于自己,都一样能从中取得收入,这样使地区封锁失去了实际意义(何振一,1994)。上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肖广  
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后,对新财政体制的改革效应,尤其是新财政体制在限制和根除地方保护主义方面的作用,众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评价,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旧财政体制采用了“按企事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范围办法,把企业的收入状况与地方财政利益拴得死死的,这样,地方出于增加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国亮  何元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推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不仅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而且不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较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地方性和多样性。在分权管理体制下,这种地方影响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限制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在不同层次的民办教育中表现程度不同。治理地方保护主义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限制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提高民办学校的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伟  
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经济制度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方式,因此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善性也就从根本上引发了不同地区维护自身局部利益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白远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近10年,然而由于各种有形和无形壁垒的存在,在我国一个统一的内部大市场至今尚未建立,这对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极为不利。究其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是造成国内市场割裂的重要因素。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经济非效率。为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早日形成,需从法制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入手,彻底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并且建立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