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6)
2023(6844)
2022(5878)
2021(5515)
2020(4735)
2019(11050)
2018(10589)
2017(21307)
2016(11805)
2015(13327)
2014(12958)
2013(12920)
2012(12039)
2011(10898)
2010(10872)
2009(9978)
2008(10053)
2007(8899)
2006(7852)
2005(6961)
作者
(32457)
(26943)
(26844)
(25493)
(17469)
(13092)
(12386)
(10375)
(10281)
(9700)
(9558)
(9173)
(8621)
(8572)
(8530)
(8339)
(8058)
(8001)
(7994)
(7922)
(6659)
(6535)
(6462)
(6071)
(6052)
(5954)
(5934)
(5845)
(5412)
(5289)
学科
(54157)
经济(54100)
管理(41278)
(39396)
(33997)
企业(33997)
方法(32364)
数学(30121)
数学方法(30003)
(19584)
(14303)
财务(14294)
财务管理(14263)
企业财务(13898)
(12895)
中国(10760)
(10192)
业经(9629)
地方(8846)
(8368)
贸易(8364)
农业(8274)
(8120)
环境(7895)
(7512)
(7489)
金融(7489)
(7198)
技术(7133)
资源(7103)
机构
大学(170891)
学院(168338)
(75144)
经济(73864)
管理(70157)
理学(61624)
理学院(61080)
管理学(60353)
管理学院(60035)
研究(50511)
中国(40965)
(37665)
(34110)
财经(30630)
(28251)
科学(28106)
(25690)
(24562)
中心(24345)
经济学(24333)
业大(23801)
(23776)
财经大学(23397)
经济学院(22451)
研究所(21852)
北京(21144)
商学(20400)
农业(20292)
商学院(20258)
经济管理(19149)
基金
项目(114004)
科学(91524)
基金(87076)
研究(81684)
(74918)
国家(74353)
科学基金(65623)
社会(55234)
社会科(52825)
社会科学(52804)
基金项目(46444)
自然(42742)
(42279)
自然科(41628)
自然科学(41615)
自然科学基金(40979)
教育(38425)
资助(37008)
(35609)
编号(31701)
(27475)
成果(25301)
重点(24867)
教育部(24378)
国家社会(23868)
人文(23680)
(23444)
(22887)
科研(22222)
大学(22018)
期刊
(71761)
经济(71761)
研究(45445)
(31489)
中国(28823)
学报(25015)
管理(24095)
科学(22260)
(20716)
大学(19135)
学学(18076)
(17792)
金融(17792)
财经(16348)
农业(14194)
(13792)
经济研究(11899)
技术(11795)
教育(11491)
理论(10659)
业经(10261)
问题(10035)
实践(9617)
(9617)
统计(8673)
(8583)
财会(8554)
资源(8541)
(8398)
技术经济(8310)
共检索到240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攀  林致远  
尽管压低要素价格有助于实现低成本下的高增长,但也会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审计后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采用对企业层面生产函数估计的改进范式,测算2006-2012年国民经济中13个门类产业因要素价格扭曲而导致的资源误置状况。结果发现:首先,与劳动力、中间产品、中间服务等相比,尽管上市公司的资本要素投入较多,但资本配置的效率却较低,地方保护下的种种壁垒阻碍了资本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流动,造成产业间资本配置的扭曲;其次,地方保护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负向效应显著,这一情形不仅存在于三次产业之间,而且延伸至服务业内部;最后,替换年份区间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论断。未来应从促进普惠金融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引发的研发操纵行为在使本公司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同时是否会对其他企业的税负产生影响?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操纵的税负扭曲效应。研究发现,某地区研发操纵公司占比越大,辖区内其他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越高;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际所得税负受研发操纵公司比重的影响更大;进一步检验显示,在地方财政压力大、地方治理环境差的地区,研发操纵企业对辖区内其他企业实际所得税负影响会更加明显。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研发操纵会扰乱税收公平秩序,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在税收征管、执法工作中保持应有的谨慎性、公正性和独立性,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申报材料的关注和审核,发挥税收的分配、监督和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凤委  于旭辉  李琳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地方保护和要素市场分割对微观组织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保护虽提高了公司收入,但降低了要素资本(包括劳动力和原料)流动,导致微观组织经济效率降低。地方保护程度越严重,该地区企业劳动工资率越高,冗员越严重,企业主营成本越高,最终导致经济绩效越差。本文结论表明,从长远看,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无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是本地区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世平  李毅婷  韦庄禹  
土地资源配置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密切。本文利用2003-2020年全国296个城市的土地出让数据和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土地资源配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依存关系,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2)土地资源配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和小企业的影响较大;(3)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市场化水平或企业研发创新强度更高时,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会更强。基于此,要提升引进企业质量,重点引进“专、精、特、新”的高效率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土地出让市场化进程;完善多方合作的城市土地管理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岚  苏忠秦  
以政府俘获为视角,考察地方保护、政治关联、企业产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地方国有企业来说,政治关联加强了地方保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互补关系;相对而言,非国有企业和省级以上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替代关系,这一关系在省级以上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岚  苏忠秦  
以政府俘获为视角,考察地方保护、政治关联、企业产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地方国有企业来说,政治关联加强了地方保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互补关系;相对而言,非国有企业和省级以上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与地方保护存在替代关系,这一关系在省级以上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建新  白莹  张驰  
破净指股票价格跌破每股净资产,是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关系的一种极端表现。本文以1 05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Ohlson模型,分组对股价破净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业绩为正的非ST企业而言,公司规模大、上市时间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国有企业容易破净;ST企业的股票价格虽下跌,但其重组捷径和壳资源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使ST企业不破净或较少破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晔婷   江志鳞   何思源   刘金涛  
伴随着我国数据领域改革步伐的加快,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多重挑战,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对于助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数据要素市场化纳入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分析框架,从数据要素市场化基础、市场化开发、市场化规模三个维度构建31个省(区、市)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改善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该结论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存在异质特征,对于非国有性质、无形资产占比高及投资者关注高的公司影响更为明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抑制盈余管理的间接方式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发挥作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发展除了能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外,还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产生积极的经济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还为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红利以及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海凤  
检验了政治关联对公司融资资源配置的影响,发现政治关联与银行贷款、股权再融资之间具有系统性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政治关联指数越大,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多;政治关联对银行贷款的优惠效应尤其体现在长期贷款上,对短期贷款的影响则不显著。在配股审批中,有政治关联的公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通过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治关联和产权性质会影响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针对结论,提出应加快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非国有银行的发展,拓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尽快推进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建设,实行国有企业高管的选拔制度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用人市场化等政策性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俊杰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产能过剩影响经济波动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验证得出:第一,产能过剩引起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能过剩通过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波动,其中,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而劳动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且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表现出不完全中介效应特征。第三,产能过剩引起的产能利用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直接效应要远大于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产生的中介效应。因此,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政府应放弃对要素价格以及配置的不当干预,加快构建统一市场,重点是完善要素市场,以使经济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明益  
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论证了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三要素的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理论假设,认为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以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在短期会显著抑制产品质量升级,但在中长期,随着劳动力价格扭曲引致的经验累积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研发效应的逐渐显现,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甚至会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资本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取决于规模经济效应和要素错配效应的综合作用;中间品价格的正向扭曲会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凤莲  
本文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之间的关联担保细分为提供担保、接受担保以及交互担保三类,并针对每种类型关联担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发发现,财务状况良好、股权集中度较高以及治理机制完善的企业更容易从其关联方中获得担保,而国有企业更愿意对其关联方提供担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文章将企业异质性同要素价格扭曲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框架中,从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对企业选址的机理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大样本截面数据,采用序数Probit回归,首次在微观层面考察了市场潜能和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生产效率的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效率较高的厂商在选址时更倾向于市场潜能较高的城市;(2)省域要素价格扭曲水平越高,效率对于企业选址高市场潜能城市的正向影响越大;(3)除平均工资水平外,其他控制变量均影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志基   余姝瑾   戴晓冕  
以土地出让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探究了城市工业用地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并利用2007—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土地出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扭曲显著降低了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并且在西部地区、规模较小、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扭曲通过加剧工业企业过度投资、吸引低生产率企业选址,从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地方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不仅仅是因为招商引资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考量,还可能是财政压力下冲动投资的结果。对此,提出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建立高效的产业用地供给制度体系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相关建议,以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整合地区生产要素,提升地区发展水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影响。(2)煤炭消费、机动车辆、产业结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城市化水平以及贸易开放度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产出水平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3)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的正向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说明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