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5)
- 2023(10563)
- 2022(8663)
- 2021(7844)
- 2020(6708)
- 2019(14895)
- 2018(14635)
- 2017(28612)
- 2016(15581)
- 2015(17481)
- 2014(17457)
- 2013(17337)
- 2012(15694)
- 2011(13874)
- 2010(14314)
- 2009(13933)
- 2008(14155)
- 2007(13143)
- 2006(11775)
- 2005(11220)
- 学科
- 业(82049)
- 企(76703)
- 企业(76703)
- 济(71654)
- 经济(71532)
- 管理(70466)
- 财(29765)
- 方法(29493)
- 业经(27639)
- 农(24414)
- 数学(21471)
- 务(21457)
- 财务(21436)
- 财务管理(21407)
- 数学方法(21359)
- 制(21047)
- 企业财务(20347)
- 农业(17318)
- 技术(16913)
- 中国(16403)
- 体(15724)
- 划(15055)
- 策(14605)
- 体制(14047)
- 和(13150)
- 理论(12753)
- 企业经济(12378)
- 经营(12007)
- 银(11844)
- 银行(11837)
- 机构
- 学院(234045)
- 大学(228111)
- 济(105015)
- 经济(103133)
- 管理(97253)
- 理学(82473)
- 理学院(81788)
- 管理学(81022)
- 管理学院(80578)
- 研究(71112)
- 中国(60623)
- 财(55998)
- 京(46832)
- 财经(43003)
- 经(38905)
- 江(37325)
- 科学(37298)
- 农(36107)
- 所(34627)
- 中心(33224)
- 经济学(32041)
- 财经大学(31605)
- 业大(30078)
- 研究所(29954)
- 北京(29260)
- 经济学院(28847)
- 州(28728)
- 商学(28642)
- 商学院(28383)
- 农业(27996)
- 基金
- 项目(143395)
- 科学(116060)
- 研究(108836)
- 基金(107391)
- 家(90398)
- 国家(89574)
- 科学基金(80274)
- 社会(72975)
- 社会科(69348)
- 社会科学(69330)
- 基金项目(56619)
- 省(56075)
- 自然(50183)
- 教育(49043)
- 自然科(49013)
- 自然科学(48999)
- 自然科学基金(48235)
- 划(44788)
- 资助(43688)
- 编号(43099)
- 成果(34563)
- 制(34396)
- 业(33955)
- 创(33170)
- 部(33110)
- 重点(31229)
- 国家社会(30431)
- 创新(30101)
- 发(29991)
- 教育部(29429)
- 期刊
- 济(126050)
- 经济(126050)
- 研究(73123)
- 财(49309)
- 中国(47102)
- 管理(42871)
- 农(35005)
- 科学(29276)
- 融(27744)
- 金融(27744)
- 学报(27297)
- 农业(23433)
- 财经(23237)
- 大学(22699)
- 业经(22344)
- 学学(21854)
- 技术(21150)
- 经(19950)
- 经济研究(19066)
- 教育(17084)
- 问题(16329)
- 业(14454)
- 技术经济(13989)
- 财会(13670)
- 贸(13055)
- 现代(12652)
- 世界(12308)
- 商业(12049)
- 会计(11708)
- 经济管理(11281)
共检索到365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宁华 张伯伟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企业调研数据,考察了地方保护对企业市场扩张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外部市场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所有制差异,同样是进行区域间市场扩张,地方保护显著降低了本土企业进入跨区域市场的概率,而对外资企业却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获得国内区域间市场规模的本土企业具有更高的研发投入和再投资比重,相反,出口比重越高的本土企业其研发投入越低,且更倾向于停留在简单再生产阶段。本文研究表明,在外部市场扩张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一点上,国际贸易并不能完全替代国内贸易。因此,消除地方保护不仅有利于本土企业获得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规模效应,而且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地方保护 所有制差异 市场扩张 研发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宁华 张伯伟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企业调研数据,考察了地方保护对企业市场扩张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外部市场扩张的影响存在显著所有制差异,同样是进行区域间市场扩张,地方保护显著降低了本土企业进入跨区域市场的概率,而对外资企业却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获得国内区域间市场规模的本土企业具有更高的研发投入和再投资比重,相反,出口比重越高的本土企业其研发投入越低,且更倾向于停留在简单再生产阶段。本文研究表明,在外部市场扩张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一点上,国际贸易并不能完全替代国内贸易。因此,消除地方保护不仅
关键词:
地方保护 所有制差异 市场扩张 研发投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柄全 谷人旭 孟浩 王俊松
以华东地区的整车集团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所有制整车企业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①国有企业下属企业数量始终较多,并由制造环节向上下游环节全面扩张;合资企业受政策限制,少量的下属企业集中在制造环节;民营企业在2001年以后快速崛起,以汽车制造环节的扩张为主,在非制造环节有加强的趋势。②在区位选择上,国有企业主要在本地和省内扩张;合资企业主要在本地和省外扩张;民营企业长期在本地、省内和省外均衡扩张。③整车企业的空间扩张主要受到内部集聚经济的影响。产业政策对企业空间扩张的限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空间扩张受各类成本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最后,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三个方面提出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廷
高债务杠杆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其中最引人担忧的是不断攀升的企业债务,它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债务去杠杆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去杠杆的前提是厘清企业债务形成根源。本文从地方政府经济分权和所有制结构视角探讨当前企业债务扩张的体制性原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利用其掌控的经济权力"撬动"信贷资源流向国有企业是企业债务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降低企业债务杠杆的关键在于限制地方政府经济权力,推动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分权 所有制结构 企业债务高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廷
高债务杠杆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其中最引人担忧的是不断攀升的企业债务,它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债务去杠杆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去杠杆的前提是厘清企业债务形成根源。本文从地方政府经济分权和所有制结构视角探讨当前企业债务扩张的体制性原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利用其掌控的经济权力"撬动"信贷资源流向国有企业是企业债务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降低企业债务杠杆的关键在于限制地方政府经济权力,推动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分权 所有制结构 企业债务高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培林
论企业国际扩张的动因与目标市场的选择宋培林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愈益明显。目前,如何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潮流,推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拟从理论上对企业国际扩张的动因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晖 纪春礼
企业的国际扩张与国际化绩效一直是国际商务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在国际化扩张中最大差异之一则在于其所有制形式。本研究从中国企业所有制独特特性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所有制形式对企业在国际扩张中行业环境风险感知、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进入模式的绩效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扩张进程中:(1)行业环境风险感知对国际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所有制形式对企业的行业环境风险感知与国际进入模式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3)不同进入模式对企业的国际化绩效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波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探讨土地出让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市场进入及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对所有制差异企业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推进通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城市寻租腐败程度而增加企业进入的概率,且所有制属性的差异导致企业社会属性和政企联系不同,使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没有任何限制,但大大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市场进入概率。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减少土地出让的所有制差异,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市场化运行机制。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市场化 所有制差异 企业进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汝岱 朱诗娥
本文以企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作为企业成长的代理变量,检验市场潜力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市场潜力是否能促进企业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保护程度的影响。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区域,市场潜力能够促进本地企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关于地方保护的异质性影响,发展动机较强的地方政府倾向于保护高效率的企业,排斥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而保护既得利益动机较强的地方政府则倾向于保护国有企业。以企业年龄分组的检验结果发现,地方政府更偏向于保护成熟发展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而对于初创阶段新兴企业和"过时"的老企业,则提供较少的保护。
关键词:
市场潜力 地方保护 企业成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地方保护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地方保护是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通过设定境内贸易壁垒等手段阻止外地产品的进入,从而造成市场分割。本文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视角出发,首次分析地方保护主义对上市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地方保护越严重的地区,企业预期的可持续增长率越低,实际增长率越容易低于预期增长率,实际增长率的可持续性也越差。综合结果表明,地方保护主义无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亚莹
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研究地方保护与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保护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其对加成率的影响与企业运营时间有关,运营时间越长,受地方保护增加市场势力的程度就越高。相比于出口企业,内销企业由于地方保护显著地提高了价格加成率。地方保护对大型企业、私有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次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本文研究结论认为新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对消除地方保护具有积极影响,对推动供给侧改革也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地方保护 加成率 制造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亚莹
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研究地方保护与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保护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其对加成率的影响与企业运营时间有关,运营时间越长,受地方保护增加市场势力的程度就越高。相比于出口企业,内销企业由于地方保护显著地提高了价格加成率。地方保护对大型企业、私有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次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本文研究结论认为新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对消除地方保护具有积极影响,对推动供给侧改革也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地方保护 加成率 制造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育辉 莫一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引起高度关注,其对企业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并购为视角,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会抑制企业的并购行为,具体表现为降低并购概率、并购频率且缩小并购规模;第二,由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的企业融资约束加剧、风险承担能力降低和投资机会减少是造成上述负面影响的重要机制;第三,上述影响在非国有、融资需求大、高管风险偏好程度低和非市政相关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降低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认识,还能够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实践指导和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呈庆 孙曰瑶 龙文军
本文以2008年乳制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中政府抽检到的奶粉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市场扩张策略对三聚氰胺污染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乳制品企业在本行业扩张提高了企业的污染风险,且随着企业行业内扩张强度的增加,污染风险经历了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N"型起伏态势;乳制品企业跨行业扩张总体上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且随着企业跨行业扩张强度的增加,污染风险有一个"M"型波浪渐变过程。本文从企业资源能力和演化视角对这两种风险分布给予了初步解释,并就企业扩张与质量安全风险间的关系提出了两个扩展假说。作者提出,乳制品企业为了避免三聚氰胺污染类似风险,应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适宜的发展战略,如精实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晶 李翠妮
自2008年底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企业杠杆率迅速上升,但经济增速却逐渐放缓。与此同时,企业间的杠杆率出现了明显分化。为探究其背后的机制,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来分析信贷扩张如何导致了企业杠杆率分化。进一步,以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硬预算约束企业,信贷扩张对软预算约束企业投资意愿的激励作用更大,并在这些企业内部催生出大量需要软预算约束才能完成的项目,导致其融资需求膨胀,从而在两类企业间形成杠杆率分化和企业绩效差距。若市场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软预算约束,则能够缓解信贷扩张的这种负面效应。本文研究对中国未来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贷扩张 杠杆率 逆向选择 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