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8)
- 2023(6211)
- 2022(4883)
- 2021(4300)
- 2020(3764)
- 2019(8219)
- 2018(8091)
- 2017(15967)
- 2016(8537)
- 2015(9406)
- 2014(9147)
- 2013(9201)
- 2012(8122)
- 2011(6786)
- 2010(7039)
- 2009(6840)
- 2008(7110)
- 2007(6559)
- 2006(5771)
- 2005(5542)
- 学科
- 业(66560)
- 企(64941)
- 企业(64941)
- 管理(47130)
- 济(42730)
- 经济(42674)
- 业经(23363)
- 财(21336)
- 方法(17704)
- 农(16951)
- 务(16895)
- 财务(16892)
- 财务管理(16878)
- 企业财务(15977)
- 技术(13939)
- 农业(13332)
- 企业经济(11729)
- 策(11473)
- 制(11114)
- 划(10922)
- 数学(10626)
- 数学方法(10588)
- 经营(10538)
- 和(9771)
- 技术管理(9684)
- 理论(9158)
- 体(9146)
- 体制(8517)
- 决策(8351)
- 中国(7948)
- 机构
- 学院(126478)
- 大学(117878)
- 济(57866)
- 管理(57115)
- 经济(56999)
- 理学(48730)
- 理学院(48400)
- 管理学(48083)
- 管理学院(47843)
- 研究(33191)
- 中国(30360)
- 财(29682)
- 京(23541)
- 财经(22763)
- 经(20613)
- 江(20555)
- 农(20117)
- 商学(17822)
- 商学院(17675)
- 科学(17058)
- 经济学(16727)
- 财经大学(16427)
- 州(15995)
- 中心(15983)
- 业大(15925)
- 经济管理(15846)
- 所(15816)
- 农业(15686)
- 经济学院(15245)
- 北京(14409)
- 基金
- 项目(76703)
- 科学(63243)
- 研究(59832)
- 基金(57304)
- 家(47314)
- 国家(46780)
- 科学基金(43593)
- 社会(40531)
- 社会科(38580)
- 社会科学(38569)
- 省(32027)
- 基金项目(30583)
- 自然(26972)
- 自然科(26427)
- 自然科学(26421)
- 自然科学基金(26057)
- 业(25996)
- 教育(25946)
- 划(24123)
- 编号(23691)
- 资助(22398)
- 创(20354)
- 创新(17876)
- 制(17794)
- 成果(17523)
- 部(16898)
- 发(16895)
- 国家社会(16771)
- 重点(16311)
- 企(16033)
共检索到193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海民 洪晓海
地方企业集资兑付难应引起重视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分行,中国人民银行信丰支行龚海民,洪晓海当前,企业集资兑付难已成为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据统计,至1996年6月底,江西信丰县集资企业中应付未付集资款达2100万元,占集资总金额的51%。另据财政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万金
产生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主要有: 1、承包经营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在同企业签订承包合同时,没有把企业历年形成的"包袱"纳入承包的内容,在客观上为"新官不理旧帐’开了"绿灯"。同时,对于新产生的"包袱"也没有严格的考核办法.有的主管部门对企业实行以包代管,措施单一,使企业在粗放经营中运行.承包机制不完善,助长了企业资产流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剑军 张锡武
乡镇企业的亏损问题应引起重视薛剑军,张锡武(山东省青州市委办公室)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国有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使乡镇企业本来就相对落后和薄弱的技术、设备、人员、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金成 高思文 宋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先刚
随着三资企业的不断发展,假合资已成为某些企业和外商钻政策空子损害国索利益、中饱私囊的一种手法。此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须引起高度重视. 所谓假合资,是指中外双方名为建立合资企业,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并不投入资金,只是按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益林
违规止付现象应引起重视陈益林日前,有储户向笔者反映,部分金融机构的个别储蓄所,为防止月末储蓄滑坡,以获取较高额度的奖金,遇到储户月末取款时,采用储蓄所头寸不足,或电脑出故障等借口,让储户到下月初来取,或让其到别的储蓄所取款(实行通存通兑业务的储蓄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旭梅
企业债券发行兑付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江山支行邓旭梅1、企业求发,银行求兑。发债企业在申请发债时积极性很高,而在债券到期时却以资金周转困难等为由延迟划转兑付资金,造成兑付时银行求企业的不正常现象。2、还款计划不周,倒逼银行垫付资金。有些发债企业在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素梅
基层央行支付清算操作风险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支付清算法律基础不完善、管理机构存在缺陷、风险系统运行不足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基层央行 支付清算 操作风险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乔君 白俊 袁勋
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提高了发债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通过提升企业违约风险、引发债权人治理、市场监督等途径提高了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所处地区营商环境较好、机构持股较少及股票流动性较差的企业,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市场的“刚性兑付”打破进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对完善“刚性兑付”打破后期市场机制,建立竞争中性、健康持续市场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茹婷 彭方平 李维 王春丽
本文结合债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数据,应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打破刚性兑付这一事件对中国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本文发现,打破刚性兑付不仅没有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反而引起市场整体融资成本上升,且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具体来讲,打破刚性兑付使得低信用企业,特别是高风险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提高;而对高信用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论说明在无法有效降低风险溢价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打破刚性兑付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不现实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俊 乔君 吴爽
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基于2008—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表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后,企业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显著降低,这一负面影响在政府隐性担保能力较弱、地区金融资源较匮乏、信用评级较低以及无第三方担保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影响发债企业减少风险信息披露的内在机制是通过提高投资者负面情绪和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信息操纵动机实现的。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刚性兑付”打破后,企业减少风险信息披露虽然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但是会加剧资本市场异常波动,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因此,应着力完善债券风险对冲机制,构建市场化信用机制,并加强对企业文本信息的监管,缓解“刚性兑付”打破对市场造成的信用冲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任树棠
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企业化经营使银行增添了活力,尽管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刚刚开始,经营机制还不完善,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却明显地显示出来。职工思想空前活跃,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绎济效益大大提高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了企业化经营这条路走得对,是正确的,应该坚持卞去。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车企业化经营中已经出现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