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3)
- 2023(8111)
- 2022(6711)
- 2021(6040)
- 2020(4432)
- 2019(10225)
- 2018(10108)
- 2017(18136)
- 2016(9872)
- 2015(10988)
- 2014(10979)
- 2013(10627)
- 2012(10306)
- 2011(9384)
- 2010(9663)
- 2009(8709)
- 2008(8566)
- 2007(7620)
- 2006(7044)
- 2005(6813)
- 学科
- 济(44720)
- 经济(44677)
- 管理(25425)
- 业(23091)
- 地方(18892)
- 中国(17460)
- 企(16821)
- 企业(16821)
- 农(13818)
- 业经(11944)
- 地方经济(10220)
- 方法(9995)
- 发(9728)
- 农业(9637)
- 融(9220)
- 金融(9220)
- 贸(9021)
- 贸易(9008)
- 银(8789)
- 银行(8781)
- 行(8659)
- 易(8646)
- 财(8260)
- 制(8094)
- 数学(7989)
- 数学方法(7895)
- 环境(7757)
- 学(7518)
- 理论(7409)
- 发展(7283)
- 机构
- 学院(135614)
- 大学(131561)
- 济(54366)
- 经济(53042)
- 研究(51867)
- 管理(46757)
- 中国(40412)
- 理学(38213)
- 理学院(37691)
- 管理学(37090)
- 管理学院(36824)
- 科学(30249)
- 京(29568)
- 财(26455)
- 所(26165)
- 中心(23651)
- 江(23541)
- 研究所(23154)
- 农(21696)
- 范(21364)
- 师范(21149)
- 北京(19679)
- 州(19531)
- 财经(19204)
- 院(18951)
- 经(17261)
- 省(17206)
- 业大(17152)
- 技术(16996)
- 师范大学(16738)
- 基金
- 项目(83835)
- 研究(67352)
- 科学(65232)
- 基金(56046)
- 家(47778)
- 国家(47268)
- 社会(41267)
- 科学基金(40222)
- 社会科(39082)
- 社会科学(39076)
- 省(35639)
- 教育(31441)
- 划(28981)
- 编号(28897)
- 基金项目(28625)
- 发(24943)
- 成果(24430)
- 自然(22689)
- 资助(22320)
- 课题(22160)
- 自然科(22119)
- 自然科学(22115)
- 自然科学基金(21688)
- 发展(20637)
- 展(20256)
- 重点(19483)
- 年(18678)
- 创(18233)
- 部(17431)
- 项目编号(17014)
共检索到234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巢永乐 林彦
地方人大立法协商是协商民主理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勾连的落脚点,亦是推动地方立法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但关于地方人大立法协商的概念界定却长期存在两种不同观点,易使研究者混淆或陷入困惑。文章通过对政策表述衍变、人民主权法理、协商程序要求等内容的体系阐释,对地方人大立法协商作出更精当的界定;以概念界定为基础,从规范、主体、程序、结果四个层面详尽考察地方人大立法协商制度的运行状况,并揭示该制度存在的实践难题。文章认为,囿于该制度存在碎片化、非规范化发展之不足,应当从规范上明确立法协商的制度定位,构建以党的领导为前提、人大主导为原则、协商民主为核心、程序法治为主导、结果反馈为特色的地方人大立法协商制度,这是促进立法协商有序、健康发展的理性进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结合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实践和世界国家审计发展经验,在理论界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一个新的审计概念——"立法审计"。重点对"立法审计"的概念、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建立"立法审计"或许是创新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一个制度安排,更可能是未来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突破口;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人大掌握并不断强化其预算监督权时,"立法审计"有可能得以建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早早
如果从监督范围、监督参与者、监督程序、管理权与监督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温岭市和焦作市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温岭市和焦作市人大全口径预算监督工作不断发生着变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1.监督范围已经发生变化,并且会有更进一步的拓展。1999年开始的以部门预算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改革,使得政府预算重点逐渐从收入转向支出,因此与部门预算相关的问题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榕 刘佐菁 邓子立 苏帆
对《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进行政策文本分析,总结广东人才立法五大亮点,即提升政策约束力、提高政策开放程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调动人才积极性、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针对当前我国各地人才立法存在的立法滞后、立法体系不健全、立法层次不高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人才立法实践与经验,从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效率优先、坚持引培并举、坚持市场主导、坚持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完善地方人才立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才 地方人才立法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丽琴
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系统梳理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践价值。文章认为,从协商建国开始,人民政协的协商实践在中国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人们从平台载体、核心主体、内容议题、体制机制等方面界定政协协商的内涵。同时,政协协商具有人民性、界别性、专门性和团结性等特征。文章最后对政协协商的实践价值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宏平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政府年度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本文将以闵行实践为基础,对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陈浩彬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对于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关键在于实现制度化。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还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监督问责机制缺失、农民主体理性不足以及基层干部协商民主意识不强等实践困境。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应完善基层社会的协商参与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基层群众的协商权利,实行有效监督,建立问责机制,培育农民理性精神,增强基层干部协商民主素质,切实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 制度化 问责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建军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治理的运用实践经历了从建立政权到推进治国理政现代化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协商治理方面形成了政党协商、政治协商、社会协商对话等模式,并最终成熟定型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商治理的发展定型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对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协商治理中处在核心位置,进而也生发出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在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向基层协商赋权增能来推动协商治理的优势转化,信息技术与协商治理的深度融合也可能成为优势转化的新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陈浩彬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对于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关键在于实现制度化。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还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监督问责机制缺失、农民主体理性不足以及基层干部协商民主意识不强等实践困境。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应完善基层社会的协商参与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基层群众的协商权利,实行有效监督,建立问责机制,培育农民理性精神,增强基层干部协商民主素质,切实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 制度化 问责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蕊
推进人大协商需要从理论上厘清其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基本要素。文章指出,就其概念内涵而言,人大协商指协商民主机制在人大制度框架及人大具体工作中的嵌入和运用,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立法协商。就其理论基础而言,人民主权理论、代议制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分别奠定和阐释了它的价值原则、制度前提、现实诉求和理念程序。就其基本要素而言,其主体包括人大相关机构及人大代表等主要参与主体、政协各参加单位及政协委员等基本参与主体以及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等重要参与主体;其内容包括人大立法、人大决策监督、人大人事任免、人大代表选举及其汇通民意中的协商等;其形式包括听证会、协商会、辩论会等,实践中需要统一规范、综合运用。
关键词:
人大协商 立法协商 理论基础 基本要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凤林 高宏斌
自科学素质概念提出后,在学术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科学素质的概念内涵也在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化:从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向对科学素养的习得、从与人文文化的对立走向科学与文化的融合、从对宏大议题的参与下沉到社区层面的决策。这种变化显示出科学素质概念对变化的和多元化的社会的回应,对中国新时期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
科学素质 科学素养 科学文化 民主参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新华 张一博 刘海波
在回顾既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介绍我国概念验证中心的典型案例,总结探讨概念验证活动的结构设计和内在机制。针对我国概念验证活动存在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政府导向作用不突出、人才匮乏和校企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政策体系、政府支持、人才培养以及需求导向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聂伟
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下的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意识是协商实践产生的基础,但意识与实践并不具有天然一致性。基于全国12省调查数据,文章认为:党委干部和政协干部的协商民主认知差别不大,总体为积极的、正面的;但公众协商实践的经常化水平低,总体为消极的、浅层的;实践满意度大体处于一般水平;协商认知与实践及效果呈现出"知易行难"的特征。协商民主熟悉度、平等机制和真诚互动认知显著促进党委干部积极开展协商实践;进而强化实践满意评价。协商民主重要性和内涵认知对实践及效果评价影响不显著。协商效能认知虽有助于提升积极实践,但反而降低协商满意度;越认可协商民主适合于高层,积极实践越少,但满意度越高。此外,经常开展协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学义
我国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加快推进高校的科学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支柱之一。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发展不科学,则问题积重难返,终将寸步难行。创新是发展的核心,没有创新,发展后劲不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永保 杨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确立起来的"乡政村治"治理格局逐渐变成了"乡政"主导"村治"的一元化治理。在探索实现"乡政"与"村治"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民主协商、良性互动的乡村协商治理形态,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的失效或缺失以及民主传统相对缺乏等原因,现阶段我国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勃兴于西方社会的协商民主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并对于克服乡村协商治理的发展困境,推进并完善我国乡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共同治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协商民主 乡村协商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