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7)
2023(10433)
2022(8980)
2021(8457)
2020(7348)
2019(17210)
2018(17147)
2017(33088)
2016(17777)
2015(20294)
2014(20506)
2013(20107)
2012(18507)
2011(16210)
2010(16516)
2009(15308)
2008(14811)
2007(13077)
2006(10807)
2005(9572)
作者
(49822)
(41698)
(41496)
(39773)
(26599)
(20013)
(19176)
(16404)
(15752)
(14811)
(14201)
(13963)
(13141)
(12942)
(12878)
(12852)
(12831)
(12336)
(11915)
(11907)
(10270)
(10212)
(10054)
(9556)
(9453)
(9384)
(9192)
(9086)
(8440)
(8269)
学科
(73964)
经济(73892)
管理(51314)
(48544)
(40862)
企业(40862)
方法(40273)
数学(34990)
数学方法(34557)
(21983)
中国(18176)
(18142)
(15186)
(14947)
业经(14926)
地方(13666)
(13615)
财务(13570)
财务管理(13496)
(13322)
贸易(13309)
(12920)
企业财务(12832)
(12726)
银行(12703)
理论(12553)
(12478)
金融(12475)
审计(12227)
(12047)
机构
大学(252141)
学院(251124)
(103777)
经济(101652)
管理(100509)
理学(87551)
理学院(86675)
管理学(85166)
管理学院(84695)
研究(76523)
中国(60482)
(51921)
(50423)
科学(46501)
财经(40630)
(38901)
中心(38130)
(37628)
(36985)
(36970)
业大(36641)
研究所(33859)
经济学(32823)
北京(31422)
(30893)
农业(30818)
师范(30581)
财经大学(30492)
经济学院(29883)
(29196)
基金
项目(171177)
科学(135242)
基金(125613)
研究(124252)
(108691)
国家(107822)
科学基金(93636)
社会(79254)
社会科(75269)
社会科学(75246)
(66972)
基金项目(66898)
自然(61317)
自然科(59884)
自然科学(59866)
自然科学基金(58779)
教育(58466)
(56151)
资助(51829)
编号(50517)
成果(40497)
(38902)
重点(38654)
(35776)
(35677)
课题(33970)
科研(33836)
教育部(33782)
创新(33469)
国家社会(32843)
期刊
(104923)
经济(104923)
研究(69427)
中国(47070)
(42447)
学报(37507)
管理(34047)
科学(34007)
(33185)
大学(28857)
学学(27429)
教育(22912)
技术(22661)
农业(22411)
(22193)
金融(22193)
财经(20146)
经济研究(17551)
(17182)
业经(16570)
问题(14311)
财会(13220)
统计(12872)
技术经济(12701)
理论(12515)
(12179)
(12006)
(11444)
实践(11395)
(11395)
共检索到35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山雪艳  
地方人大审计整改监督是实现人大预算监督链条完整性的最后一环,对加强审计整改与人大监督都具有重要意义。ASD理论提供了行动者-制度-环境三维分析框架,基于此发现当前地方人大审计整改监督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行动者实质性缺席以及地方人大、审计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策略性行动,制度短缺与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安排的低效度,政治、行政环境约束与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提升地方人大审计整改监督系统效能,有赖于行动者、制度和环境三大因果力的共同作用,具体路径包括:激活行动者能动性且优化行动策略;促进人大监督法治化,完善审计整改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曙娜  
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包括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所以制度环境的完善和改革是制度安排所必须的。本文从政治环境、行政环境和法律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所处的制度环境,以及这些制度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这些制度环境的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肃昌  
结合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实践和世界国家审计发展经验,在理论界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一个新的审计概念——"立法审计"。重点对"立法审计"的概念、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建立"立法审计"或许是创新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一个制度安排,更可能是未来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突破口;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当人大掌握并不断强化其预算监督权时,"立法审计"有可能得以建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完善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依法治国、推行民主政治、规范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国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无论在技术层面仍是制度层面仍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鉴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本文建议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人大监督体制,特别是在短期内应以完善绩效预算监督作为一个突破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杰  乔琳  常怡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距离公众的民主要求和国际标准,我国地方人大整体预算监督仍不够理想。本文总结了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问题表现为预算监督组织乏力、预算监督信息不足、预算监督程序不完善、预算公开性不够以及决算监督不力等方面。本文提出了夯实人大组织建设、规范和充实预算信息、健全预算监督程序、提高预算公开程度和加强决算监督等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樊丽明  史晓琴  石绍宾  
加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政府预算民主法治、提高国家财力绩效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大预算监督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改革内容不断深化,监督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日益加大。本文从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借鉴投入产出理论的思想,从预算监督能力(投入)、预算监督行为(过程)和预算监督效能(产出)3个方面构建"能力—行为—效能"分析框架,由此实现了在同一逻辑框架内分析人大预算监督的全周期发展状况。基于理论分析,围绕预算监督能力、预算监督行为和预算监督效能构建了我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可行性。选取2020年S省6个市级人大预算监督为研究样本,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为全面系统评价和掌握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提供了系统性的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早早  
如果从监督范围、监督参与者、监督程序、管理权与监督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温岭市和焦作市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温岭市和焦作市人大全口径预算监督工作不断发生着变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1.监督范围已经发生变化,并且会有更进一步的拓展。1999年开始的以部门预算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改革,使得政府预算重点逐渐从收入转向支出,因此与部门预算相关的问题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茜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工作的重心在于控制赤字规模与稳定预算收支平衡状态这两方面,即关注"钱是否够花"的问题。2018年3月,党中央提出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即更多关注"钱如何有效花"的问题。各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改革工作在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制度办法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始部署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优化路径研究是突出党委核心、明确分工与合作、并以大数据技术推进预算公开透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宏平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政府年度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本文将以闵行实践为基础,对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讨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雪冬  
本文比较了理解人大监督权的三种范式,经典理论范式、法律文本范式以及治理范式,并重点分析了治理范式下实现人大监督权的相关因素。在理论确立、法律明确的情况下,要使监督权有效地运转起来,不能依然抱怨理论的抽象或法律规定的不具体,那只能使监督权永远停留在字面上,必须重视对制度空间的利用以及监督权行使过程中涉及的诸要素的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慕华  
1999年预算改革以来,中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始真正地行使"钱袋子"权力,将政府的财政收支纳入人大监督的范围之内。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央不断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重要性,顶层设计日渐明确,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包括:预算审查前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收支政策审查监督体系的建立,预算执行监督的约束有力,决算草案的实质性审查,审计监督合力的构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建立预决算分析制度以及强化人大常委会监督合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切实提升制度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张庆澳  
地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地方人大在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中,初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时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监督、项目库建设监督、居民参与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监督、项目资金来源监督、项目绩效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一花  丁文文  孙超  
提升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绩效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笔者基于中国地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是否由市委书记兼任这一重要制度事实,采用2010—2018年272个地级市的数据和系统GMM方法,深入研究了兼任制度对人大预算监督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专任,兼任制度强化了人大预算监督效力。在发展压力与官员晋升压力小、财政自主度强与公众受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以及新《预算法》实施后尤其明显。进一步对地方预算收支结构和预算外债务的拓展研究表明,兼任制度对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非标债务的监督趋于弱化。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检后,本文的实证结论不变。本文的研究为新时期提升人大预算监督实效和推动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海生  陈杰  
加强地方人大对预决算进行全口径审查监督是党的十八大在财政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但如何从制度建设方面具体落实还存在很多尚待研究的地方。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上海某区地方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实际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在借鉴国外立法机构审议预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方面的具体建议。首先,地方人大作为立法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目前有关预算监督的法律法规,为全口径预决算审查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加强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地方人大审查监督的专业能力;最后,细化预算内容,切实落实地方人大对政府财力全口径预决算的全过程监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早早  
十八大以来,加强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工作备受关注。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改革过程与特点,分析现状与问题,为未来改革指明方向。本研究从监督范围、监督参与者、监督程序、管理权与监督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温岭市和焦作市的改革历程。结果发现,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正在以下四个方面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是预算监督范围随着政府全口径预算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二是参与到人大预算监督工作中,协助人大或者借助人大履行监督责任的参与者在不断变化,范围在不断拓展;三是加强预算的事前监督是改革的重点;四是地方政府行政预算管理权和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之间的强弱关系、互动方式,会影响地方人大全口径预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