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8)
- 2023(13978)
- 2022(11416)
- 2021(10049)
- 2020(8540)
- 2019(18502)
- 2018(17869)
- 2017(34263)
- 2016(18388)
- 2015(19923)
- 2014(19428)
- 2013(19387)
- 2012(17789)
- 2011(16044)
- 2010(16081)
- 2009(15154)
- 2008(14861)
- 2007(13409)
- 2006(11997)
- 2005(10958)
- 学科
- 济(107316)
- 经济(107218)
- 业(82037)
- 企(74965)
- 企业(74965)
- 管理(69994)
- 方法(39445)
- 业经(31258)
- 数学(31214)
- 数学方法(31086)
- 财(28165)
- 农(27102)
- 地方(23650)
- 中国(20936)
- 农业(20376)
- 务(19942)
- 财务(19934)
- 财务管理(19916)
- 企业财务(18934)
- 技术(17667)
- 制(16845)
- 划(16141)
- 和(15568)
- 学(15562)
- 策(15505)
- 贸(14954)
- 贸易(14948)
- 环境(14721)
- 体(14493)
- 易(14469)
- 机构
- 学院(278228)
- 大学(270911)
- 济(132255)
- 经济(130299)
- 管理(110643)
- 理学(96009)
- 理学院(95026)
- 管理学(93904)
- 管理学院(93391)
- 研究(92546)
- 中国(71400)
- 财(58029)
- 科学(54926)
- 京(54439)
- 农(50668)
- 所(46841)
- 财经(46780)
- 经(42619)
- 研究所(42471)
- 经济学(42011)
- 江(41634)
- 业大(41480)
- 中心(40993)
- 农业(40114)
- 经济学院(37901)
- 财经大学(34433)
- 北京(33253)
- 商学(32842)
- 院(32708)
- 商学院(32527)
- 基金
- 项目(184795)
- 科学(148195)
- 基金(138237)
- 研究(130772)
- 家(121293)
- 国家(120243)
- 科学基金(104781)
- 社会(90010)
- 社会科(85679)
- 社会科学(85655)
- 基金项目(73574)
- 省(73050)
- 自然(67099)
- 自然科(65629)
- 自然科学(65608)
- 自然科学基金(64539)
- 划(59773)
- 教育(57137)
- 资助(54712)
- 编号(48567)
- 创(41783)
- 发(41653)
- 重点(41649)
- 业(41278)
- 部(40486)
- 国家社会(38714)
- 创新(38352)
- 成果(36278)
- 科研(35183)
- 人文(35007)
- 期刊
- 济(151796)
- 经济(151796)
- 研究(80261)
- 财(47753)
- 中国(47492)
- 农(46443)
- 管理(46107)
- 学报(42199)
- 科学(40594)
- 大学(31904)
- 农业(31692)
- 学学(31372)
- 经济研究(25671)
- 财经(24947)
- 业经(24773)
- 融(24398)
- 金融(24398)
- 技术(24071)
- 经(21720)
- 问题(19645)
- 业(19194)
- 技术经济(18031)
- 世界(14937)
- 贸(14912)
- 商业(14876)
- 教育(14084)
- 现代(13952)
- 统计(13412)
- 经济管理(13141)
- 策(13120)
共检索到409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海芳 李思琪
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水平重要标识的微观因素,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需要关注。本文基于Gabaix(2011)的"颗粒假说"探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上市公司(地方主导企业)的特质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量,分析颗粒经济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31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当地主导企业的特质冲击显著影响当地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颗粒经济效应;将省级经济体扩大至各省份临界经济体、各省份所属经济区域,发现其中一些省份的主导企业对区域经济体的经济波动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量;不同企业群体对各省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量有所差异,从而为各省份宏观经济波动识别了一系列更为重要的微观起源。经济发展中应该对微观企业生产波动给予重要关注,尤其是地方主导企业,从而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晓东
网络技术催生了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已经从多方面向区域经济渗透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存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距离"的固有概念,虚拟经济摆脱了"区位"的严厉束缚,区域经济学原本依赖的空间基础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些基本原理在新兴的虚拟经济中失去解释力,甚至受到强烈的冲击。基于现实的新情况,积极探讨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和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创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虚拟经济 冲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付连军 王文举
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建立外部经济冲击对企业负债影响博弈模型,对罗斯模型(Ross model)进行拓展,可研究外部经济冲击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微观机制,而利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可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正向外部经济冲击会使企业提高负债水平,而当面临负向外部经济冲击时,资本结构调整缓慢,使企业前期累积财务风险不能及时释放,从而增大财务危机风险,引发经济整体衰退。
关键词:
外部经济冲击 博弈分析 负债 财务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钟春平
全球化对于相对封闭的国家和区域而言可视为一种外部冲击,这种冲击会对消费结构、市场、政府及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冲击的必要性和可能的效应源于个体效用函数。基于微观假设的多重效应可以在宏观上得以映证。选取外贸及人口密度等指标对中国各省市的实证分析表明,外部冲击的强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冲击的内在机制在于竞争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宇峰 汤余平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和RAS法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区域经济冲击的影响,并给出了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产业结构水平的最优收敛路径。在当前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价格上涨对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冲击效应,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能源区域经济的冲击效应将逐渐弱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卓
以年产1. 5万t的木质颗粒燃料生产线为例,利用投资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方法,计算木质颗粒燃料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估算发展木质颗粒燃料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据木质颗粒燃料与煤炭燃烧排放的文献数据,比较了木质颗粒燃料与煤炭的减排效应。结果表明:木质颗粒燃料生产项目的利润较高,静态投资回收期仅为2. 55年,内部收益率为82%,具有经济可行性。同时,开发和利用木质颗粒燃料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木质颗粒燃料 经济效益 减排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单东
新经济是由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有机组合的复合体。面对新经济浪潮的冲击,我国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身。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新经济 冲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阿曼
以"速度经济"为背景,以"敏捷型组织"为研究对象,探析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病,以小型制造单元为空间范围来编制"研发预算",并以异质性的作业项目为依托构建面向产品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以完善全面预算体系,并借鉴ERP原理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
速度经济 敏捷型组织 预算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永安 邬龙
将区域经济增长与PM2.5污染二者的关系研究分为省市内部主要部门排放和省市间污染联动效应。主要排放部门包括工业、建筑业、机动车。基于VAR模型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表明,北京市工业、建筑业和机动车排放标准虽然严格,但排放总量远超环境承载能力,且受天津、河北的地区间污染传输影响明显;天津、河北受地区间传输效应影响较少,但其工业、建筑业和机动车排放控制不力,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直接影响。为此分别提出了应对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封北麟
运用递归的VAR模型,本文经验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其分类指数的传递效应;同时考察了其他宏观经济冲击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我国,汇率的传递效应不显著;汇率变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其分类指数的影响,显著大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其分类指数的影响;不同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显著差别;供给冲击是导致工业品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实际需求冲击是导致消费者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汇率传递效应 宏观经济冲击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货币政策的区域有效性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冲击对八大经济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军 张伯伟
本文利用非预期性经济波动分解模型,对中国2008~2009年季度经济增长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发现: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外部直接冲击和国内二级传导两条途径,引起国内区域经济的非稳定性变化,并呈现出从东向西顺序延迟和程度递减的特点;从各地区经济下滑产生的来源看,国内区域间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并不显著,东部地区主要源于国际外部直接冲击的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更多源于区域内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以及自身抗击外在经济冲击影响能力不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波动 外溢效应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昭仲
近年来企业簇理论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热点,企业簇的能量在于其具有的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簇理论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企业簇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企业簇 集聚效应 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振江 曹崇文 王德成
在研制的射流冲击试验台上 ,采用图像对比的方法 ,对玉米颗粒在气体射流冲击作用下产生流态化运动时所需的喷嘴出口气流速度与冲击室宽度、喷嘴直径、喷嘴间距和喷嘴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引入流化程度因子概念 ,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物料流化所需的喷嘴出口气流速度
关键词:
气体射流 颗粒物料 流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灵碧
我国石油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石油企业相对地方经济超前发展有其先天优势条件和客观因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长期看,只有从规范油地区域分工、互补功能、互惠共赢的全方位视角认知由石油企业拉动地方经济组合联动的模式切换,驾驭产业和城市的协调发展,突出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才能实现油地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油地关系 区域经济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财力冲击下的企业纳税遵从:征管效应还是迎合效应?
ESG榜单对企业融资成本冲击的异化效应
特质性银行信贷供给冲击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基于中国银行—企业匹配样本的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湖北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部门冲击与整体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以8大部门供给冲击对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例
知识产权保护的双重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冲击效应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1978~2005
不同经济开放度下灾难冲击的跨国传导效应与货币政策调控
商业银行部门、特质性冲击以及中国省际经济增长
共享经济视角的中国租车业需求与政策效应——基于企业内部数据与政策冲击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