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3.59.206.19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5)
2023(10863)
2022(9381)
2021(8683)
2020(7248)
2019(16994)
2018(16422)
2017(31514)
2016(16735)
2015(18760)
2014(18384)
2013(17827)
2012(16419)
2011(14453)
2010(13951)
2009(12315)
2008(11448)
2007(9189)
2006(7621)
2005(6434)
作者
(43438)
(36495)
(36448)
(34697)
(23142)
(17403)
(16605)
(14341)
(13966)
(12715)
(12577)
(12196)
(11578)
(11278)
(11143)
(11133)
(10758)
(10663)
(10566)
(10448)
(8803)
(8712)
(8675)
(8409)
(8282)
(8162)
(7842)
(7734)
(7247)
(7086)
学科
(74870)
经济(74814)
管理(52568)
(45149)
方法(41604)
数学(38335)
数学方法(37958)
(36952)
企业(36952)
(20163)
环境(18980)
中国(17454)
(16693)
地方(13948)
业经(13494)
(13388)
(12943)
贸易(12939)
(12610)
(12511)
(12509)
财务(12477)
财务管理(12449)
企业财务(11905)
农业(11413)
(10980)
技术(10073)
(10000)
金融(9999)
(9870)
机构
大学(224893)
学院(223450)
(99895)
经济(98409)
管理(94054)
理学(83148)
理学院(82428)
管理学(81081)
管理学院(80686)
研究(69442)
中国(53373)
(45307)
(44474)
科学(39904)
财经(37146)
中心(34966)
(34216)
经济学(32320)
(31435)
业大(31389)
(31108)
(30191)
经济学院(29596)
研究所(28737)
财经大学(28125)
北京(26629)
(26259)
师范(25996)
(25880)
经济管理(25529)
基金
项目(164312)
科学(132751)
基金(124899)
研究(118794)
(108094)
国家(107331)
科学基金(94984)
社会(79959)
社会科(76283)
社会科学(76265)
基金项目(66145)
(62346)
自然(61453)
自然科(60101)
自然科学(60091)
自然科学基金(59026)
教育(54700)
(52748)
资助(51279)
编号(45966)
(37608)
重点(36940)
国家社会(34976)
成果(34877)
(34733)
(34683)
教育部(33275)
科研(32654)
创新(32566)
人文(32525)
期刊
(92584)
经济(92584)
研究(60465)
中国(36531)
(35842)
管理(32562)
学报(31884)
科学(30212)
大学(25383)
(25045)
学学(23957)
技术(20083)
(18395)
金融(18395)
财经(18141)
农业(17434)
经济研究(16763)
教育(16529)
(15510)
业经(14135)
统计(13458)
问题(12324)
(12017)
理论(11571)
图书(11528)
技术经济(11180)
决策(10917)
(10882)
资源(10696)
实践(10452)
共检索到31097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万里  吕圆圆  
地方政府是理解中国环境污染的着力点,地方主导型经济增长与地方主导型环境治理对环境污染具有强化作用。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双重激励与相关制度缺位是地方政府过度经济增长亲和的根源。为实现快速增长,地方政府有内在的倾向放松环境管制,而污染治理支出不足则造成环境污染加剧。为有效证明上述观点,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2年省级碳排量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实证检验,分析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EKC假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逢文  刘年康  
基于199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人力资本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1993~1999年而言,1999年后环境污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有所减弱,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益在进一步增加,物质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大幅下降。最后,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皮天雷  
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脱钩分析领域最新的差分回归系数法,对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及其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二十年内绝大多数的省份没有实现过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环境污染;时间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整体而言"未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交替产生;区域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空间聚集差异性,东部相对处于未脱钩状态多于西部,中部次之,而且脱钩关系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的时间一致性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翔  华倩  
文章以中部江西、河南、山西、湖南和湖北五省2005—2011年的环境污染、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双对数模型探讨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U"型、倒"U"型、倒"∽"、"N"型中的哪个形态。由于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工业化进程的快慢,致使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脱钩的拐点迥异,并且各省份通过拐点的时间有先有后。实证的结果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较大的出入,表明各省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五化"同步的进程中摈弃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士春  何正霞  
利用1990~2005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污染方程和产出方程的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目前还没有越过环境曲线的拐点,中国环境压力很大;经济增长因素中,一方面出口的增长会带来环境质量的恶化,另一方面FDI对环境有改善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来推动,环境污染会抑制经济增长。控制污染不仅有利于中国短期内的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宜采取的对策为:实施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注重引进外资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婕  任荣明  
利用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出口、环境污染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互补效应,但出口与环境污染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正向影响因此不支持中国的"污染天堂"假说,而对外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间存在着非对称关系,即环境污染程度的上升导致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提高,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提高反过来能使环境污染有所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婕  任荣明  
利用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出口、环境污染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互补效应,但出口与环境污染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正向影响因此不支持中国的"污染天堂"假说,而对外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间存在着非对称关系,即环境污染程度的上升导致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提高,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提高反过来能使环境污染有所控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飞  董锁成  李泽红  
运用面板协整工具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对我国1985—2007年间30个省级行政区环境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以往研究相比,该方法的检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势值(power)和稳健性。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废气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变量间均呈现出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而EKC转折点并没有出现在过低的水平上。目前我国仍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在减排方面需要花费巨大的经济成本,中国在应对环境变化领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深入探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努力施行减物质化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寓涵  
中国的粗放式增长带来了收入差距与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两者治理目标的协调需要理清其内在联系。利用甲肝发病率和人口结构作为收入差距的复合工具变量验证了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正向刺激,在使用了工具变量之后,其显著性和影响程度进一步加强;能源消耗起部分中介作用,收入差距通过能源消耗这一中间机制来影响环境污染;所有制结构起到了前半路径的调节作用,所有制结构抑制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刺激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毛杰  赖小锋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菁  
通过建立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要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实行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型生产技术的进步。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数据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状况在进一步恶化,污染物的排放已经威胁到长期的经济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发展水平,重视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实施有效的以经济激励为主的环境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锋  
文章运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协整向量参数估计表明,中国人均工业SO2排放曲线带有明显转型期特征;初始经济结构、产业转型、环境治理投入的差异,是转型期特征的影响在省际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基于FDI、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构建含滞后项的动态联立方程模型,并在我国2003-2011年城市层面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的交互效应,高排放制造业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加剧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外资企业的进入具备"污染光环"特征,但城市较低的环境标准则会引导FDI进入高污染加工制造业;中西部城市相对于东部城市,FDI对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外资进入结构的调整以及环境质量的提升之间的关系是政策制定的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峰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FDI与四类污染排放数据,通过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粉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废气、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存在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本文基于EKC假说,进一步测度了引入FDI因素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演进趋势,文章认为,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长三角地区倒"U"型EKC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可能会出现"N"或"~"型波动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基于1993~2008年中国地区层面的数据,以各省区腐败案件的发案数作为腐败的衡量指标,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的联立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腐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败既可以通过降低环境规制或扭曲环境政策直接加剧环境污染,也可以通过降低收入水平间接降低或增加环境污染。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腐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先改善后恶化的动态变化,且受各地区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腐败对东、中、西部地区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梯阶差异。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