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5)
- 2023(7132)
- 2022(5852)
- 2021(5402)
- 2020(4550)
- 2019(10025)
- 2018(9685)
- 2017(17854)
- 2016(9739)
- 2015(11043)
- 2014(10842)
- 2013(10385)
- 2012(9691)
- 2011(8460)
- 2010(8973)
- 2009(8588)
- 2008(7397)
- 2007(6881)
- 2006(6195)
- 2005(5737)
- 学科
- 济(28509)
- 经济(28463)
- 管理(27214)
- 融(26292)
- 金融(26285)
- 业(24507)
- 银(24203)
- 银行(24179)
- 行(23518)
- 企(21169)
- 企业(21169)
- 中国(18496)
- 制(15919)
- 财(14395)
- 中国金融(11051)
- 体(10177)
- 地方(9936)
- 方法(9546)
- 务(8832)
- 农(8813)
- 财务(8800)
- 财务管理(8773)
- 度(8671)
- 制度(8667)
- 企业财务(8471)
- 数学(8065)
- 业经(8032)
- 数学方法(7968)
- 教育(7931)
- 理论(7728)
- 机构
- 大学(124717)
- 学院(124148)
- 济(46948)
- 研究(46328)
- 经济(45376)
- 中国(42834)
- 管理(42060)
- 理学(34614)
- 理学院(34206)
- 管理学(33470)
- 管理学院(33236)
- 财(28099)
- 京(26962)
- 科学(26360)
- 中心(23917)
- 农(23404)
- 所(23282)
- 江(21240)
- 研究所(20843)
- 财经(20707)
- 银(19764)
- 银行(18946)
- 经(18819)
- 业大(18246)
- 农业(18231)
- 行(17717)
- 州(17531)
- 院(17510)
- 融(17187)
- 北京(17183)
- 基金
- 项目(81133)
- 科学(62158)
- 研究(61483)
- 基金(56357)
- 家(49488)
- 国家(49016)
- 科学基金(40920)
- 社会(36972)
- 社会科(34965)
- 社会科学(34955)
- 省(33600)
- 基金项目(29119)
- 教育(29116)
- 划(27781)
- 编号(25630)
- 自然(25332)
- 自然科(24769)
- 自然科学(24754)
- 自然科学基金(24310)
- 资助(23172)
- 成果(22407)
- 课题(19512)
- 重点(18965)
- 发(17793)
- 创(17567)
- 部(17379)
- 性(16771)
- 创新(16419)
- 项目编号(16040)
- 年(15813)
共检索到211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向荣
地方金融办的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能有待改进和完善。其改革方向是:地方政府将职能定位于"统筹管理、协调服务",在此基础上规范地方金融办职能,统一地方金融办机构设置模式,建立"金融办统筹协调、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投资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基本架构,进而形成有效的金融分层监管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饶越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的互相渗透,凭借其成本及信息两大优势,为传统金融业务开辟新的渠道和市场,为开展小微金融提供便利,更以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融资困境这一现实背景为契机,在国内迅猛发展。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的梳理,讨论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重点关注问题。在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外部市场环境,探析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改革 金融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华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主体是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多边平台企业,其竞争表现出明显的双边市场特征,如不均衡的双边用户定价结构、集中度较高但不稳定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企业间复杂的竞合关系等。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充分考虑多边平台用户间网络外部性的存在,放松基于成本的价格规制,正确评价垄断的社会福利影响,建立综合性的消费者保护机制,促进平台企业间有序竞合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网络外部性 互联网金融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淑慧 贾婧
以我国上市金融企业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绩效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高管的固定薪酬在整体薪酬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并且相对稳定,其整体薪酬受到市场绩效指标影响的程度比财务绩效指标的程度高。这说明我国上市金融企业薪酬结构设计存在基本薪酬过于稳定且在整体薪酬中占比较高;薪酬设计缺乏弹性;对高管的薪酬激励主要以短期为主,缺乏与绩效挂钩的中长期激励等问题。须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进行制度设计。
关键词:
上市金融企业 高管薪酬 绩效 制度设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颖 芮正云
互联网金融具有便捷性、技术性和普惠性等独特优势,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隐患,监管的缺位势必将阻碍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政府监管对互联网金融自我规范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监管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自我规范能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政府监管 自我规范 演化博弈
[期刊] 改革
[作者]
柳学信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前提是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未来的国有资本监管体制将由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两部分构成。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侧重于国有资本运营和管理的市场化措施和手段。在未来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下,公益类国有企业主要通过政府的行业监管来实现,功能类国有企业通过产业政策实现扶持和引导,竞争类国有企业通过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法来宏观协调。应建立一个综合的国有资本管理机构来负责我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运营。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晶 张昆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一般银行之外的信用媒介主体及其活动,它们发挥着与商业银行同样的职能。随着"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特点愈加凸显,使得社会中的流动性被大量释放,房地产业、金融业被推向高潮,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国外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影子银行”运作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全厚
构建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财政风险、实现政府债务融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扩张有其理性因素,不能轻易否定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合理性。地方政府投资范围过宽、事权和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构成地方政府负债融资的非理性因素。应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调整政绩考核机制,继续深化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构建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有效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敏周 王远洲
伴随经济转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统一监管发展为现在的分业监管。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即"一行三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确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有监管专业化优势,监管主体之间权责明确,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突出监管重点,提高对金融细分行业的监管效率,总体上是有效的。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建华
民间金融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补充官方的正规金融缺陷的同时,由于没有设立针对民间企业融资的完善的地方监管体系,融资环境不稳定,容易产生融资风险。温州民营经济繁荣,但它对民间金融地方监管体系建设的操作接近于空白。民间借贷纠纷、非法集资等案件大量增加,企业资金链断裂,多地老板"跑路"等频发。文章从浙江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挖掘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通过政府协调监督、调整法律制度、实施企业自我约束及行业自律监管等优化对策来解决监管的缺陷问题。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地方监管体系 优化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显克 柯优员
温州金改三年多来,在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边界探索、民间金融领域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搭建、金融风险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路,初步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审监分离、属地管理、监管协调"为思路、以"法制先行,引导与监管并重"为原则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组织架构、监管方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温州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的建议,为各地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方金融 监管体系 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兰溪 陈振章
构筑基层金融监管体系的探讨孙兰溪,陈振章一、现行基层金融管理体制与履行监管职能不尽适应现行体制阻碍金融监管有效传导机制,影响宏观金融调控达到预期目标。体制因素是指同位(级)监管的力度削弱性,同域监管的利益共同性,同系统监管的亲和性,独立行使监管的弹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刘波 黄颂文
近年来,有关是否在金融领域适当强化地方职责,以便既有利于活跃基层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创新和多样化发展,适应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又有利于确保区域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讨论颇多。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意识与责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光昭
2008年以来,随着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的深入,全国省、市两级政府普遍加大了金融办建设的力度。现在,全国省、市两级政府普遍设立了金融办,在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许多市辖区和县级市也设立了金融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