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7)
- 2023(9530)
- 2022(7971)
- 2021(7301)
- 2020(6250)
- 2019(14155)
- 2018(14071)
- 2017(25982)
- 2016(14409)
- 2015(16610)
- 2014(16865)
- 2013(16264)
- 2012(15042)
- 2011(13492)
- 2010(13848)
- 2009(13239)
- 2008(13551)
- 2007(12777)
- 2006(11473)
- 2005(10841)
- 学科
- 管理(55786)
- 济(51798)
- 经济(51699)
- 业(44135)
- 企(39677)
- 企业(39677)
- 财(20556)
- 方法(19402)
- 贸(19318)
- 贸易(19307)
- 易(18737)
- 制(18117)
- 数学(14883)
- 农(14861)
- 数学方法(14743)
- 中国(14068)
- 业经(13526)
- 务(13476)
- 财务(13427)
- 财务管理(13391)
- 体(12700)
- 企业财务(12560)
- 银(11864)
- 银行(11839)
- 学(11297)
- 行(11182)
- 理论(10965)
- 地方(10713)
- 划(10269)
- 融(10258)
- 机构
- 学院(204690)
- 大学(203928)
- 济(83622)
- 经济(81517)
- 管理(76805)
- 研究(68935)
- 理学(62811)
- 理学院(62125)
- 管理学(61240)
- 管理学院(60822)
- 中国(56151)
- 财(45169)
- 京(44010)
- 科学(39421)
- 所(34905)
- 江(34824)
- 农(34207)
- 财经(33201)
- 中心(32283)
- 研究所(30793)
- 经(29828)
- 业大(28836)
- 北京(27597)
- 州(26822)
- 农业(26603)
- 院(25543)
- 经济学(25256)
- 省(25232)
- 范(24884)
- 师范(24597)
- 基金
- 项目(126830)
- 科学(98356)
- 研究(95501)
- 基金(90404)
- 家(78587)
- 国家(77937)
- 科学基金(65806)
- 社会(59626)
- 社会科(56381)
- 社会科学(56369)
- 省(49706)
- 基金项目(47008)
- 教育(44241)
- 划(41548)
- 自然(41221)
- 自然科(40198)
- 自然科学(40182)
- 编号(39528)
- 自然科学基金(39461)
- 资助(37058)
- 成果(33767)
- 重点(28718)
- 部(28651)
- 制(28616)
- 课题(28523)
- 发(26577)
- 创(26153)
- 性(25400)
- 创新(24613)
- 教育部(24575)
共检索到33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虎
全国目前大部分地市县外贸管理体制呈不规则状态.人事上,地市县外贸人员编制、劳动工资归系统管理,而干部的任免、党政工团关系由地方政府管理,机构上,地市县外贸局属于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分,但其性质基本属于一个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单位,与地方县政府没有直接关系;业务上,出口收购上主要根据省经贸委计划及依托省外贸公司归口下达任务,省公司对农副产品基本实行买断制,工业产品主要是付给地市县外贸手续费和经管费,财务上,地市县外贸企业大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斌
地市县外贸是整个外贸系统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扶持发展出口商品生产、组织外贸货源的收购、加工、整理、储运等方面,地市县外贸的广大职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近年来,随着外贸经营环境的偏紧,许多地市县外贸企业开始出现亏损,有的企业甚至面临着破产和倒闭的危险,地市县外贸体制原先所固有的弊病也表现得日益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地市县外贸体制的现状与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绩令人刮目相看。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的确定,在客观上,对我国外贸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经贸部门各级政策必须更加科学、运行协调有效,并确保行政管理人员的廉政和勤政;从根本上实现经贸部门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促进我国外贸体制向国际贸易规范和市场经济靠拢。对这些问题,《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之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作了详细讨论,有可读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陶勇
财政政策既是一国政府用以调节本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国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支出和收入手段的应用,不仅对本国与外贸活动有关的生产企业产生影响,也直接对外贸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完善和规范我国与外贸有关的财政体制,是实现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在“大财政、小银行”的计划经济影响下,外贸宏观管理中的政府职能被强化,行政性财政手段成为外贸宏观管理的重要杠杆,直接对外贸部门的活动产生影响,导致了外贸宏观管理行政化和微观经营的低效率。目前,随着我国“复关”目标的即将实现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外贸财政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仁庆
1991年起,对外贸企业取消出口补贴,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还有不少的地县外贸企业不适应这种经营机制的转变,出现了出口供货额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滑坡等情况,处境十分艰难.在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下,地县外贸企业如何尽快冲出低谷,求得长足的发展.对此,由"扩大速度型"向"质量、品种、效益型"转变是地县外贸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规律,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进出口商品价格管理制度是关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主要目标是:协调国内外不同的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货币体系;以实现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相配合,减少国内外价格体制的相互矛盾与摩擦,减轻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的不利影响;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相互促进,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很显然,在这里进出口商品价格管理是有双重性质,其一,它是宏观外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凌云
本文在探讨了国内外图书馆宏观管理体制研究现状、方法与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图书馆体制改革建议,认为:健全制度法律体系是根本,它可以保障事权责任的清晰、信息权利的平等和监督、管理的高效。
关键词:
图书馆 管理 体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德凌
我国颁布并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后,并不意味着我国林业财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完结。如何从宏观上再构造我国林业财会理论和方法体系,仍然是摆在林业经济租财会理论及实践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特别是近年来林业财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所遭遇到的一系列始料不及的问题表明,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怀远
在评价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问题上,历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宏观效益论。这种观点不仅被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说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金融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部门。它通过各种资金借贷关系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又是平衡和协调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良性运转的有效的宏观间接调控手段。因此,完善金融体制是深化外贸改革和规范外贸行为的前提条件。《宏观外贸体制改革之三——与外贸有关的金融体制改革》一文,就与外贸宏观金融管理有重大关系的政策性融资、外汇管理制度和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规范我国外贸宏观金融管理的过程中,汇率制度是核心,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性融资是条件。只有在这三个主要因素得到同时完善的条件下,我国外贸宏观金融管理体制才能最终转向市场的间接调控和实现规范化的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溶沧
关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刘溶沧1994年是中国的大改革之年。也是中国满怀信心地大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年、攻坚年。尽管改革的任务决不可能在这短暂的一年之内完成,但它却拉开了全面改革攻坚战的序幕。中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都期望.以建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虹 李丹丹
文章将市场机制作为研究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出发点,提出"质量安全"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宏观质量管理体制的核心目标。文章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属性,分析我国目前宏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消费者缺位"与"政府越位"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社会质量监管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管体系的改革,是我国宏观质量管理体制改革,在路径选择上的主要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炳坤
深化农业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固然有赖于在构造市场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但是同样迫切需要改革国家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肖平
一、政府对农业实行多部门分段管理的体制回顾与现状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加工、购销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是相互分离的,政府对其实行多部门的分段管理,将农业分割得几乎不能称其为产业。概括而言,农业部门负责管理生产,商业部门负责管理农资供应和农产品营销,而外贸部门则负责农资和农产品的进出口。这样不仅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这一过程人为地割裂开了,而且使政府原本应当统一的管理变成了多家管理,各归一口,产销分离。由此造成农业管理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