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7)
- 2023(10040)
- 2022(8487)
- 2021(7852)
- 2020(6551)
- 2019(14594)
- 2018(14130)
- 2017(26959)
- 2016(14837)
- 2015(15847)
- 2014(15309)
- 2013(15241)
- 2012(14069)
- 2011(12412)
- 2010(11923)
- 2009(10609)
- 2008(10179)
- 2007(8634)
- 2006(7296)
- 2005(6077)
- 学科
- 济(54446)
- 经济(54389)
- 管理(36706)
- 业(36695)
- 企(27384)
- 企业(27384)
- 方法(24062)
- 数学(21755)
- 数学方法(21542)
- 农(17679)
- 地方(15622)
- 学(14153)
- 财(14047)
- 中国(13561)
- 农业(12365)
- 业经(11953)
- 贸(10551)
- 贸易(10543)
- 易(10170)
- 制(10063)
- 环境(9608)
- 技术(9099)
- 务(8667)
- 财务(8661)
- 财务管理(8647)
- 企业财务(8214)
- 银(7946)
- 银行(7894)
- 融(7874)
- 金融(7871)
- 机构
- 学院(198624)
- 大学(197918)
- 济(75349)
- 经济(73674)
- 管理(72317)
- 研究(71919)
- 理学(63980)
- 理学院(63041)
- 管理学(61775)
- 管理学院(61416)
- 中国(52039)
- 科学(50666)
- 农(47437)
- 京(41490)
- 业大(38860)
- 所(37965)
- 农业(37859)
- 研究所(35570)
- 中心(33678)
- 财(32674)
- 江(30328)
- 财经(26896)
- 范(26849)
- 师范(26436)
- 院(26368)
- 省(26066)
- 州(26024)
- 农业大学(25467)
- 北京(24731)
- 经(24561)
- 基金
- 项目(151022)
- 科学(117973)
- 基金(110490)
- 家(101404)
- 国家(100600)
- 研究(99673)
- 科学基金(84541)
- 社会(63782)
- 省(61563)
- 基金项目(60736)
- 社会科(60394)
- 社会科学(60373)
- 自然(59164)
- 自然科(57817)
- 自然科学(57796)
- 自然科学基金(56763)
- 划(51903)
- 教育(44301)
- 资助(43219)
- 编号(37138)
- 重点(34901)
- 发(32844)
- 计划(31786)
- 部(31783)
- 创(31662)
- 科研(30040)
- 创新(29761)
- 科技(28489)
- 成果(27308)
- 国家社会(26712)
共检索到276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鉴 刘方 朱健 陈祖拥 刘元生
为探究地层岩性变化对土壤锌(Zn)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采用地统计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境内262个采样点土壤Zn含量进行空间插值,并与贵州省地质图、岩性组合类型分布矢量图进行空间叠加。结果表明:贵州省区域土壤Zn含量水平可划分为中低锌区(0~80mg/kg)、丰锌区(80~200mg/kg)、预警区(>200mg/kg);贵州省土壤Zn空间块金系数达0.48,土壤Zn分布具有空间中等程度自相关性。土壤Zn预警区主要分布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土壤丰Zn区主要分布在三叠系和寒武系地层,而土壤中低Zn区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奥陶系地层。此外,同一地层上碳酸盐岩对土壤Zn含量水平的影响程度大于碎屑岩,且碳酸盐岩占比越高的区域,土壤Zn的富集现象越明显。结论:研究区域内土壤Zn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与地层年代有明显的关联性,碳酸盐岩比例是制约土壤Zn富集的主导因子,地层年代及岩性组合变化是导致贵州省区域土壤Zn含量出现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土壤丰Zn区是发展富Zn农产品的重要区域。
关键词:
土壤Zn 空间分布 地质岩性 地层年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安玖 胡庭兴 陈小红
对西南山地阔叶林区的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柳杉林的土壤表层有机碳(SSOC)进行了测定,并用地统计学理论构建了3种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小尺度上的SSOC半方差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生态系统间SSOC含量差异性显著,表现为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柳杉林,SSOC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相关性显著;天然阔叶混交林的SSOC空间相关性最强,次生林次之,人工林较弱;天然阔叶混交林SSOC在45°方向上空间变异最明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在各个方向上的变异均较弱;天然阔叶混交林SSOC的等值线较密,梯度变化急剧,天然次生林次之,人工林等值线稀疏,梯度变化不明显。这表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辛宜静 刘方 陈祖拥 刘元生 朱健
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了解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建设碳汇茶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区域茶园及周边林地和灌草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采用GIS聚类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茶园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异性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区域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范围为5.61~80.92 g·kg~(-1),其空间分布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变异系数为0.47);林地、茶园、灌草地三个区域的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34、29.80、19.65 g·kg~(-1);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评估,发现海拔是影响贵州区域茶园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素,海拔高度的变化明显地影响区域温度及降雨,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中下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降雨的影响。可见,通过调控茶园土壤水热条件,能有效地增加茶园土壤的固碳能力及提升区域茶园的碳汇效率。
关键词:
茶园 土壤有机碳 空间异质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邹迪 王雪芹 王爵
可达性是指克服障碍到达指定地点的难易程度,资源可达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取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九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资源。根据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将这九种资源划分为固定资源、可变资源和流动资源三种类别。分别从公路、铁路和航空三个方面计算了交通资源的可达性,依据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进一步测算了其他八种资源的可达性。研究了各种资源可达性的测度方法,并且以贵州省为例,从县域层面上测算了贵州省各地的资源可达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资源可达性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月卿 邵晓梅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研究区2002年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得到了研究区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现实土壤侵蚀模数为28.70t(hm2·a),年均土壤流失量875.65×104ta,年均土壤保持量25095.73×104ta.旱地的土壤保持能力最小,研究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除对25°以上的旱地实行退耕还林、裸岩荒地植树造林外,还应加强对6°~25°的旱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贺中华 陈晓翔 梁虹 黄法苏 赵芳
干旱是全球性普遍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喀斯特流域水文干旱不能简单归因于"气候异常、降水量减少"。论文将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土壤类型、土壤相对覆盖度、土壤相对粗糙度、土壤相对湿度的遥感信息;从土壤系统结构与土壤系统功能的关系角度,分析土壤单因素单因子、单因素双因子耦合以及多因素耦合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研究表明:①土壤单因素单因子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即是土壤通道对降雨的土壤径流影响的体现;②土壤单因素双因子耦合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取决于其单因子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的程度;③土壤多因素耦合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即是土壤通道耦合对降雨的土壤径流影响的综合体现。因此,通过论文的研究,从土壤系统结构的角...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土壤通道 流域水文干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鹏 付同刚 王克林 陈洪松 曾馥平
为研究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基于规则网格取样(80m×80m),测定了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木连喀斯特小流域163个表层(0cm~20cm)土壤样点基本养分全氮TN(total nitrogen)、全磷TP(total phosphorus)、全钾TK(totalpotassium)、有效氮AN(available nitrogen)、速效磷AP(available phosphorus)、速效钾AK(available potassium)、有机质SOM(soilorganic matter)含量和pH值,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方法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阳喜
定向运动是一钟新型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开展定向运动课程能满足大学生身心、个性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观,拓展体育课程的空间,对丰富学校体育理论具有一定意义。根据贵州省特有的地形地貌,对目前贵州省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定向运动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定向运动 贵州高校 必要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承敏 任海利
国土空间是碳元素的载体,是碳代谢的重要场所,空间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区域碳代谢过程,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碳代谢平衡,对实现区域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及能源消耗等数据,通过碳失衡指数、碳转化系数法对贵州省2000-2020年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空间碳排/汇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ENA、生态效用函数等方法探讨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导致的碳代谢过程及其生态关系,进而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1)2000-2020年,贵州省国土空间格局变化以强碳排放空间占比增加与强碳汇空间占比减少为主要特征,2015年以来城镇空间碳排放呈负增长,农业空间碳排放增长加快,碳失衡指数由2000年的47.5%下降至2020年的27.2%。(2)2000-2020年,积极碳流、消极碳流、净碳流分别增长5.41倍、15.70倍、28.76倍,消极碳流始终大于积极碳流,碳代谢过程呈消极态势,城镇空间持续扩张是其主要原因。(3)2000-2020年间生态效用函数始终<1,2015年后掠夺限制关系呈上升趋势并占主导地位(55%),表明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对贵州省碳代谢产生消极作用,这与净碳流显示的结果相同。(4)2000-2020年,四种生态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以中部为核心向西部新增,2015-2020年间在中部、西南部出现集聚。本文定量的分析了贵州省碳代谢流量的变化、代谢异常及区域国土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可为调控区域碳代谢平衡、缓解人地矛盾冲突、构建更加低碳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李乐乐 赖梦霞 杜长霞 樊怀福
盐胁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土壤中的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普遍的异质性,植物对这种盐分差异性十分敏感。深入了解植物对异质盐胁迫的响应模式,对于改善植物在非一致性盐胁迫下的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农业生产中,植物对土壤异质盐胁迫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综述了土壤盐分异质性分布成因及近年来盐分空间异质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成因及分布;(2)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对植物地上部生长的影响;(3)植物根系对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的响应;(4)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对植物生长和根区盐分含量的关系。展望了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可行性研究。参65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瑞 王茂强 吴孟珊 殷红梅
以贵州省青岩古镇为典型案例地,运用语义差别方法系统性地测度与分析了游客对古镇旅游地意象的功能感知与心理感知及其优化对策。结果显示:古镇游客的意象总体感知与其意象功能感知呈较积极态度,而古镇游客的意象心理感知则呈中立态度;具体之,在游客意象功能感知中,游客对古镇整体风貌、核心景区环境、基础设施、门票价格和内外交通便利性依次呈较完整、较整洁、较完善、中立和稍消极态度,而游客对古镇居民友好程度、主体空间商业化环境、镇域肌理文化氛围、镇域空间历史厚重感和全镇域社会文化意象的心理感知则依次呈较冷漠、较失望、较浓厚、较强烈和中立态度。基于此,认为优化古镇旅游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突破"门票经济"优化古镇旅游产业链、注重空间社会公正和空间肌理文化活化,可提升游客对古镇旅游地的意象感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杨春宇 穆学青 胡金海
文章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系统韧性理论评价框架,综合采用熵权TOPSIS方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和障碍度模型,探究2011—2020年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化规律及分维度空间分布模式,并基于多空间尺度诊断旅游生态系统提韧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1)在时间上,2011—2020年旅游生态系统韧性呈现上升趋势,贵阳市、遵义市上升幅度明显,但各市(州)旅游生态系统韧性的差异程度逐渐变大。总体上,经济较发达地区旅游生态系统韧性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在空间上,2011—2020年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韧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趋势,在空间上形成以“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中心向周边递减的异质性格局。(3)响应(R)是阻碍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提韧的主要维度;工业污染源治理资金投入占GDP比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是调节旅游生态系统韧性的主要因子。(4)提高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效能、遏制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缓解旅游生态空间与城镇空间矛盾、提升旅游生态系统功能是贵州省旅游生态系统空间修复的主攻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声凤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毕节退耕适宜性评价,计算各指标权重,以确定影响退耕适宜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退耕适宜性指标体系15个指标中,所占比重最大的4个指标依次为:土壤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量、人口密度和地质条件。AHP法结果基本符合毕节试验区实际,可以为解决退耕适宜性评价中分配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同时为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退耕 适宜性 贵州毕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甘静静 曾思齐 肖化顺 刘发林 彭其龙
基于GIS与地统计学原理,使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研究了湖南省青石冈林场土壤(0~60 cm)p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全磷和全钾空间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区土壤为酸性,pH值为4.36,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依次为20.47 g/kg、206.41 mg/kg、1.02 g/kg、0.32 g/kg和11.80 g/kg,该地区pH值变异系数最小,属于小变异,其他土壤养分变异系数在35%以上,为高度变异,变异强度为全钾(72.26%)>有机质(68.96%)全氮(66.96%)>全磷(47.06%)>水解性氮(37.16%)。全钾(49.58%)>全氮(46...
关键词:
木荷次生林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雁 侯艳林 李福夺
[目的]探明乡村民宿热点分布与影响因素,对推动乡村民宿集群化发展,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贵州省6319个乡村民宿为研究样本,采用核密度估算、密度场热点探测模型、空间邻域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乡村民宿空间聚集热点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研究发现:①贵州省乡村民宿形成361个空间聚集热点,其中大型热点40个,中型热点136个,小型民宿热点185个。②乡村民宿热点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状况良好、交通条件便利、自然条件较好、管理产业集聚、社会经济中低水平地区。③乡村民宿热点空间分异由旅游资源和关联产业共同主导,并受到生态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重要影响,其余因素影响作用较弱。④乡村民宿在旅游资源富集、关联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优良、交通条件便利地区的聚集分布,是形成乡村民宿热点的主要原因。[结论]未来,应牢牢把握乡村民宿分布特点,进一步促进乡村民宿与旅游资源、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乡村民宿的通达性、便捷度,推进乡村民宿集聚发展和集聚区建设,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