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8)
2023(5139)
2022(4184)
2021(3915)
2020(3230)
2019(7309)
2018(7402)
2017(13387)
2016(7426)
2015(8273)
2014(8372)
2013(7615)
2012(7105)
2011(6380)
2010(6431)
2009(5859)
2008(5741)
2007(5225)
2006(4536)
2005(4145)
作者
(21175)
(17769)
(17538)
(16949)
(11268)
(8326)
(8042)
(7054)
(6807)
(6326)
(6051)
(6031)
(5770)
(5692)
(5557)
(5414)
(5214)
(5123)
(5063)
(5059)
(4684)
(4367)
(4322)
(4233)
(4001)
(3959)
(3819)
(3804)
(3708)
(3630)
学科
(28033)
经济(27993)
管理(19769)
(16061)
(13419)
企业(13419)
方法(11609)
数学(9029)
中国(8917)
数学方法(8911)
(8427)
理论(7671)
(7512)
(7430)
业经(7126)
(6953)
(6244)
(5522)
银行(5503)
(5502)
金融(5495)
(5313)
教育(4972)
地方(4933)
(4843)
农业(4837)
(3849)
贸易(3849)
体制(3831)
(3817)
机构
大学(103796)
学院(102010)
(39925)
经济(38966)
研究(36836)
管理(36613)
理学(31160)
理学院(30814)
管理学(30180)
管理学院(29997)
中国(27600)
(22944)
科学(22871)
(20017)
(18735)
(18255)
研究所(17152)
中心(16731)
(15751)
财经(15584)
业大(15307)
农业(14358)
(14323)
北京(14291)
(14208)
师范(14137)
(13698)
经济学(12994)
(12524)
技术(12264)
基金
项目(69105)
科学(53752)
研究(51909)
基金(49031)
(43557)
国家(43178)
科学基金(36063)
社会(32243)
社会科(30446)
社会科学(30442)
(26805)
基金项目(25127)
教育(24079)
(22814)
自然(22041)
编号(21984)
自然科(21555)
自然科学(21544)
自然科学基金(21119)
资助(19714)
成果(19099)
重点(15863)
课题(15280)
(15092)
(14716)
(14382)
项目编号(13864)
国家社会(13752)
创新(13425)
科研(13132)
期刊
(44888)
经济(44888)
研究(30950)
中国(22703)
学报(19113)
(16433)
(16222)
教育(15773)
科学(15629)
大学(14293)
管理(13769)
学学(13265)
农业(10829)
技术(8964)
(8351)
金融(8351)
财经(8292)
经济研究(7388)
(7257)
图书(7003)
业经(6944)
问题(5957)
(5500)
(5474)
理论(4905)
书馆(4855)
图书馆(4855)
科技(4838)
职业(4836)
业大(4791)
共检索到156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军,庄大方  
地球空间数据 (简称地学数据 )来源的拓宽、更新手段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使数据集成或集成使用的研究和实用化成为必需。简单地理解 ,地学数据集成是指不同来源、不同性状数据在相同环境下的使用。地学数据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及过程时空特征认知基础上的表达 ,地学数据集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性、地学过程时空过程的连续性、地学现象和过程的层次性、地学数据认知的一致性、依赖于元数据的地学数据的透明性、数据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等 ;在此基础上 ,作者在论文中描述了基于地学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地学数据集成概念模型和过程 ,并对地学数据集成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胡国强  
笔者认为,研究税收成本问题意义重大,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对政府税收成本和企业纳税成本的理论基础、内涵、构成及其决策模型进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而必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兴  杨志刚  庞弘燊  杨敏然  
[目的/意义]调研国内外科学数据集成的最新研究和实践进展,为促进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将科学数据集成体系划分为5个分支:科学数据集成理论、科学数据集成方法、科学数据集成技术工具、科学数据集成模型、科学数据集成平台,深入评析每个分支的最新进展。[结果/结论]为了提高科学数据集成效率,应大力推进科学数据的标准化工作,制定体现科学数据共享特点的、完善的标准体系,推动实现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规范化。为了科学评价科学数据集成的成效,需要推进科学数据集成评估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施华飞  孙东生  
本文从复杂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综合集成方法的介绍入手 ,并把综合集成理论的核心思想运用于机器设备技术寿命的界定 ,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处理并运用高性能计算机使这一非结构化问题通过集成主观意见和客观信息资料加以解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娄祝坤  张川  
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施政水平。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还没有全面开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在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财政项目绩效、地方政府绩效、单位绩效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建文  
本文立足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区域物流规划的适用性和原理释义的分析,构建了囊括设计原则、基本框架、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的区域物流规划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坚白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是不是要联系理论问题来考察?有的人认为核算体系问题技术性很强,没有必要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论证。我的看法是: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可以博采众长,不问来自东方或西方;但关于核算范围和核算体系的形成,因涉及指导思想问题,在理论原则上,我们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能和稀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尧明  
一、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背景及结构剖析传统质量成本是因致力于减少废次品损失,挖掘“矿中黄金”的需要而提出来的.所谓“矿中黄金”指的是质量上可免成本的总额,它的含义是在废次品上发生的成本等于一座金矿,对它进行开采,可以使投入的资金带来丰厚的报酬.传统质量成本理论的提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有其现实的客观背景.①5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雄胜  
真正要统一大家对管理会计体系问题的基本认识,必须要在建立管理会计制度基本理论依据方面有突破性认识,这种认识必须符合现代会计理论研究规范,同时能有效指导现实中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并充分满足在中国现实制度背景下管理会计发挥积极作用的基本需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卫民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在经济研究的领域中正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注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是经济理论与经济统计相结合的产物,正确地理解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核算体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伟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推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想。在指导日本教育体系改革上,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论凭借其"统合"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历社会弊端而主张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批判学校教育体系臃肿化而主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工具。个性化教育理论依据其"个性主义"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主张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基于缓和管制及选择自由的观点,构成了日本开展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起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琪  
首先分析区域物流规划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区域物流需求、区域物流资源和区域物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区域物流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选取一则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该区物流规划的综合评价结果。
[期刊] 征信  [作者] 章红  肖瑞婷  郝嵘  
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分析征信体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研究征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托探讨征信体系影响经济活动的机制,并对不同阶段征信体系的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志扬  张平竺  
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对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研究文献加以综述,然后基于财政分权理论提出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最后提出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主体框架:完善我国的地方税权划分,赋予省级人大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合理配置地方税种,完善地方税主体税种;合理确定我国地方税收规模,实现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提升地方税的征管水平,保障地方税体系高效运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崔海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