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4)
2023(7472)
2022(6603)
2021(6084)
2020(5497)
2019(13049)
2018(12792)
2017(24371)
2016(13700)
2015(15886)
2014(16222)
2013(16343)
2012(15566)
2011(14332)
2010(14450)
2009(13755)
2008(13845)
2007(12840)
2006(11135)
2005(10201)
作者
(44031)
(36891)
(36821)
(35324)
(23344)
(17780)
(16780)
(14475)
(13961)
(13156)
(12705)
(12383)
(11923)
(11922)
(11803)
(11591)
(11556)
(10964)
(10787)
(10783)
(9411)
(9228)
(9124)
(8584)
(8465)
(8303)
(8242)
(8210)
(7617)
(7585)
学科
(58514)
经济(58423)
管理(37491)
(36391)
(29311)
企业(29311)
方法(28982)
数学(25520)
数学方法(25246)
(16183)
(15356)
中国(14792)
(14684)
(13146)
(11823)
贸易(11818)
(11487)
业经(11327)
地方(11167)
农业(10372)
(9327)
(9215)
银行(9172)
(8812)
金融(8809)
(8719)
(8685)
理论(8665)
财务(8662)
财务管理(8631)
机构
大学(211066)
学院(207260)
(84307)
经济(82459)
管理(75562)
研究(74847)
理学(64615)
理学院(63800)
管理学(62517)
管理学院(62133)
中国(56328)
科学(48554)
(45721)
(43678)
(40441)
(39297)
研究所(36838)
业大(35294)
农业(34917)
中心(34234)
(32652)
财经(30691)
北京(29054)
(27730)
(27098)
师范(26718)
(26560)
经济学(26356)
(25487)
(24036)
基金
项目(135646)
科学(104282)
基金(97350)
研究(94085)
(87261)
国家(86533)
科学基金(71370)
社会(57850)
社会科(54585)
社会科学(54563)
(52836)
基金项目(51262)
自然(47791)
自然科(46627)
自然科学(46602)
(45870)
自然科学基金(45772)
教育(43646)
资助(41078)
编号(37760)
成果(31742)
重点(31494)
(30342)
(29057)
(27358)
计划(26924)
科研(26902)
课题(26877)
创新(25657)
教育部(25193)
期刊
(93992)
经济(93992)
研究(59744)
中国(42648)
学报(39899)
(39101)
科学(34313)
(31280)
大学(29047)
学学(27440)
管理(26577)
农业(25806)
教育(20666)
(18656)
金融(18656)
技术(17056)
财经(15794)
经济研究(14771)
业经(14598)
(14384)
(13571)
问题(12995)
(11514)
技术经济(10638)
(10453)
统计(10448)
业大(9998)
理论(9858)
图书(9312)
科技(9305)
共检索到311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介玉新  傅志斌  王杨强  殷常运  
在大面积人工填土的地基承载力计算中,中国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不考虑对基础宽度的修正,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偏小,对工程安全有利,但在一些情况下却不够经济。该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度量方法、相关理论原理和容许承载力的取值方法,探讨并推测了此前在人工填土、软弱下卧层等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选择上的可能依据。考虑到当前施工和监测技术相较于早期规范制定时已有很大进步,认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考虑修正地基承载力宽度,并且可适当提高现有的深度和宽度修正系数取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奥勇   吴京盛   汪雅   张亦恒   李雪娇  
伴随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科学评估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旅游、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界定了TECC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TECC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中国TECC呈上升趋势,四个系统协同演进,但各系统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2011—2021年中国TECC总体差异有所上升,区域间差异缩小而区域内部总差异在扩大,差异主要来自于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3)2011—2021年中国TECC障碍度总体上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高障碍指标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相关企业、就业人数、医疗水平和城市交通五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奥勇   吴京盛   汪雅   张亦恒   李雪娇  
伴随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科学评估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旅游、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界定了TECC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TECC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中国TECC呈上升趋势,四个系统协同演进,但各系统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2011—2021年中国TECC总体差异有所上升,区域间差异缩小而区域内部总差异在扩大,差异主要来自于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3)2011—2021年中国TECC障碍度总体上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高障碍指标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相关企业、就业人数、医疗水平和城市交通五方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春祥  
环境、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刚性约束。本文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对经济发展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以此为基础,对云南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高地  周海林  鲁春霞  甄霖  
发展与资源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依赖关系,这种实际存在的关系并不像目前流行的知识经济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通过开发技术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可持续发展不是不消耗资源,不是使发展完全摆脱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和依赖,而是要将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的限度以内,又不能使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总体分析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表明:①生态空间严重不足,全国大范围出现生态赤字,但把不可再生资源计算在内的生态承载力还有巨大空间;②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人口数量规模在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但一些地区表现出水资源人口严重超载;③我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略有剩余,保持长期稳定的温饱具有自然资源保障基础;④我国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十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娜  王伯铎  崔晨  张秋菊  
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生态系统(包括资源、环境)能否承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压力,以榆林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论证,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固废排放等的问题最为突出,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陈昕  彭小黎  
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研究其生态承载力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鞍山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矿业城市独特的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鞍山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判法,评价了"十五"期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状况,探讨了2010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五"期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压力、资源压力和生态健康等指标发展水平仍较低。生态承载力从超载逐渐转变为盈余状态,系统间协调度不断提高。按照鞍山市总体规划水平预测,2010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达到较安全状态,各指标没有低于临界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娟  史文兵  穆兴民  
科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科学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总结筛选出15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应用DEMATEL方法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现有水资源的数量,并不断提升水资源质量,能够促进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改变工业生产方式,降低工业耗水量,进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水资源承载力才能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崇杰  关卉  朱永安  鲁磊  孙媛媛  
通过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以湛江市为例分析了湛江市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设置情景分析定量预测未来湛江市重要开发活动与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环境承载安全程度体系,判断水环境承载的安全程度,提出提高湛江市水环境承载力的针对性措施与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一中  夏军  谈戈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 1 0a、2 0a、5 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 ,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 ,其中以采用A1 +B2 +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8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国民收入的75%,财政收入的75%以及80%的外汇收入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农业。同时云南省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更加突出,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备受注目。如何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云南省各种自然资源,并结合人口、技术、食物营养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分析、研究云南省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寻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和措施,探讨经济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林泉  文正祥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度、分析、研究 ,不但是对一旅游地进行开发、规划的有效工具 ,也不仅是被动地控制游客流量 ,不使其超过承载力的某一阀值 ,更重要的是 ,通过它可以指导我们主动地对旅游地进行合理管理 ,更好地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这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的现实意义。基于此 ,本文运用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来分析云南丽江云杉坪景区的合理环境承载力及合理的资源配置 ,以期为旅游规划和景区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永萍  户涛  支小军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条件下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文章建立模型,对新疆绿洲2001~2007年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高于实际人口数量,绝对差呈缩小趋势。同时,对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预测,2008~2015年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小幅度上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任重  刘攀  
本文采用生态占用和承栽力的计算方法,对1978至2007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并且注重各年份截面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生态占用不断上升,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小幅波动下滑;从省际角度看,各省区生态占用和承载力变化差异较大;除西藏外,大部分省级区域在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显示它们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成  刘觉民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别以湖南省、长沙市5区为参照区域,对芙蓉区2003─2007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芙蓉区综合承载力大于实际人口,呈富余状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明显低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